【“手”“心”里的寄托】非蛇鳝之类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MSN上遇到一个朋友,签名是“不喝牛奶之后,我的胃会沉到哪里?”   所有的人都会嗅到嘲讽其中的悲凉与无奈。看到了那些道歉、声明和处理。几乎算是色荏俱厉、声泪俱下了。理智告诉我,当监管的重拳出击、奶制品企业面对着生死存亡的关头,牛奶其实是可以喝的,“我们的胃”暂时不会再冒着沉沦的危险,但是我们的“心”却在拒绝。我们用放空我们“胃”的方式,表达着我们“心”的不满、失望甚至是绝望。
  说实话,直到现在我依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三聚氰胺”,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也都搞不清楚这个生物或是化学问题,但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一个字眼:“安全”。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我们都依赖于陌生人,衣食住行都系于那些我们一辈子都不知道名字的人。换句话说,每个人事实上都将生命托付于他人。从“理论”上说,早上出门的那个公交车司机如果心情不好,我们的生命其实就处在风险之中。
   牛奶由“营养品”变成了“毒品”之后,“理论”变成了“现实”。而且转换的范围如此之大。而且我们知道了此前的种种丑闻。作为普通人,“三聚氰胺”之前,我们面临过“苏丹红”;之后,又面对了“刺五加”。除了用“胃”来“投票”,我们似乎毫无办法。
  办法肯定还是有。一位7月份有了小宝宝的同事,从很远很远的郊外挖了土来,堆砌在不大的阳台上,“开荒种菜”,“自力更生”。
  办法肯定还是有。有高官放出“狠话”:“谁对老百姓的生命不负责任,我们就对他头上的乌纱帽不负责任”。这些已见多不惊的“痛快”之辞,连同近来的官员问责、监管的“严刑峻法”,都像竖起了一把达摩克利之剑。只是,寒光闪闪的器械,从来与“外科手术”联系在一起,“心”会随着毒瘤的割除而康复吗?无论“病人”、“医生”还是“旁观者”。
  办法肯定还是有。借助遗忘。有意无意,善良加无奈。就像“非典”之后,频繁的洗手,再次成了生活的累赘。
  已经有了无数普通人的激愤、声讨和抗议,也已经有了数不清专家的理性分析、对策和建议。现代社会足够复杂,有些时候眼花缭乱的言论反而模糊了我们选择路径的方向。那位担心“胃”的网友倒是给了我一个朴素的回答: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想一想吧,我们为自己的东西添加了多少过量的‘三聚氰胺’?”
  是啊,将前面的观点反过来看,不是在说:有很多人的“生命”正寄托在“我”手、心里。难道不是吗?

推荐访问: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