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流行歌曲及演唱方法的演变和发展


  [摘 要]我国流行歌曲及演唱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上海形成后波及全国。由沈心工在学堂发起和推广的学堂乐歌,把学堂乐歌发扬光大的李叔同,然后才是把流行歌曲推向商业化运作模式的黎锦晖和其他作曲家和歌手,我国流行歌曲及演唱经历的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大融合阶段。总结中国近现代流行歌曲及演唱方法的特点和种类,最后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关键词]沈心工;李叔同;流行歌曲;演唱方法;演变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4-0155-04
  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流行歌曲的发展已进入繁荣时代。由此,梳理中国近现代流行歌曲及演唱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显得十分重要,将为我国流行歌曲创作、演唱方法的发展尽一份力。据调查,现在大众认为我国流行歌曲及流行演唱始于改革开放初期,最早是从邓丽君的歌曲开始的,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始于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老歌,他们认为流行歌曲之父是黎锦晖。笔者在梳理这段历史中发现:一是向前追溯到沈心工、李叔同时期,他们对流行歌曲及演唱方法的发展和演变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应该说他们才是流行歌曲及演唱方法的先驱开拓者,然后才是黎锦晖等人;二是中国流行歌曲先在上海萌芽发展后,又带动影响港台及东南亚流行歌曲的发展,再由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回流影响大陆,然后才是现代欧美大陆港台东南亚等地的中西音乐的国际大融合;三是流行歌曲最主要的特点,首先应具有大众性、流行性、文化娱乐性,后才是商业性。根据流行歌曲的汉语释义:“1.在一定时期内受到普遍欢迎,广泛传唱的歌曲。2.指通俗歌曲。”流行歌曲应分为流行通俗歌曲、流行民歌民谣、流行革命歌曲、流行艺术歌曲、流行群众歌曲、流行影视歌曲等。
  一、萌芽阶段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沦为英美法德日等列强的租界,大批外国人在上海定居,使欧美等国的流行音乐也悄然渗透到上海,工业革命的产物如歌舞厅、唱片、广播电台、电影也随之而来,改变着上海人民的生活方式。新文化运动后,庚子赔款资助的留洋学生带回的新音乐文化,也催生了中国流行音乐的萌芽。流行歌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最初的萌芽是和沈心工有关的,最初沈心工在南洋公学师范学堂学习,后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并创立了唱歌课。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他1904年先后出版了自己根据日本和欧美旋律填词的中文歌曲集《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1911)和 《民国唱歌集》(4集,1912)。1937年重新修订,精选出82首,汇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和《学校唱歌集》十几集,这两部歌曲集出版之后,中国许多学校开始开设乐歌课。他是开创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先河的启蒙音乐家,被李叔同称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从1903年沈心工在学校创立唱歌课,推动中国近现代新音乐启蒙运动开始,中国的音乐事业跨越了几个时代,才有了长足的进步。沈心工发起的“乐歌运动”是继教会与教会学校里的圣咏、军队里的军歌之后,把西式集体歌唱的演唱方式,广泛引入到了中国的学校,使中国广大中小学生开始接触到欧美流行歌曲的雏形。他也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1]继续把学堂乐歌发扬光大的是李叔同,他不是直接把外国的歌曲旋律照搬过来,而是根据歌词的思想意境进行改编,把歌词和旋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学堂乐歌不只是流传于学校,也走向普通大众而广为流传。1903年,他创作了《祖国歌》,1905年出版《国学唱歌集》,1906年在东京创办中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词隽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选作插曲或主题歌。这也是中国近现代出现最早最经典的流行歌曲。学堂乐歌的普及,影响了以后从事流行歌曲创作和演唱的许多词曲作家和歌手,为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奠定了基础。早期流行歌曲是都市化大众音乐,有不少歌唱亲情、友情、爱情、祖国大好河山、美丽风光的作品,使人民很容易产生共鸣。流行歌曲的诞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的社会生活。演唱方法上以大本嗓为主,直白没有太多方法和修饰。[2]
  二、发展阶段
  1920年曾留日留德的音乐博士萧友梅回国,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音体专修科、北大附设的音乐传习所和北京国立专门学校音乐系任教。1922年萧友梅出版了我国最早的歌曲教材和个人作品专集《今乐初集》,1923年又出版了《新歌初集》,这些都对流行歌曲的诞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1927年蔡元培、萧友梅创办的上海国立音乐专修学校(国立音乐院),聚集了大量的外籍音乐专家以及留洋归国的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音乐家如黄自,世界著名钢琴家俄罗斯的查哈罗夫等,培养了贺绿汀、冼星海、李焕之、江定仙、刘如曾等音乐家[3]。把学堂乐歌的形式继续发扬光大的还有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流行乐、歌舞、儿童歌舞剧之父的黎锦晖,1916年他参加了北京大学音乐团活动,在这里黎锦晖得到了规范系统的音乐学习,为他今后开创流行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期间,他编写了两种歌曲集:一是《平民音乐新编》,以器乐曲为主;一是《民间采风录》,以声乐曲为主。他先是创作了24首儿童歌舞曲和11部儿童歌舞剧,后又写了几首爱国励志歌曲,通过他的歌舞团演出在社会上广为流传。1920年开始黎锦晖创办了明月音乐会,1927年黎锦晖创办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所专门训练歌舞人才的“中华歌舞专门学校”,率团在杭州演出时写出了反映普通民众爱情生活、带有民谣小调风格的被称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的《毛毛雨》,由他的女儿黎明辉首唱,后被灌成唱片流传至今。1928年,中华歌舞专门学校改名美美女校,5月又改名为中华歌舞团赴南洋演出,首先到了香港后又到新加坡等地,其间为了筹集中华歌舞团的回国路费,他又出版了16册流行歌曲《家庭爱情歌曲100首》,如《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夜深沉》《小茉莉》等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流行歌曲。1930年又重組成明月歌剧社,1931年4月,聂耳报考“明月歌剧社”,主考人黎锦晖慧眼识英才,破格录取他为乐队练习生,聂耳师从乐队首席王人艺、外籍教师普杜什卡刻苦学习小提琴,黎锦晖为他取名“聂耳”。1931年9月,由于电影业的兴起,为了歌舞团的生存,更名为联华歌舞班,隶属联华影业公司,聂耳也于1932年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一厂工作,并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乐部工作,同年底,聂耳应聘为联华影片公司二厂的音乐部主任,为影片《新女性》作曲并配乐,他在此工作到1935年初[4]。1931—1936年,黎锦晖又创作了不少和电影有关的流行歌曲,他把西方爵士音乐和本土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全中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推广传播,他的歌舞团培养了我国最早的流行歌曲明星,如周旋、白虹、严华、黎莉莉、王人美、薛玲仙、胡笳、徐来、英茵、张仙琳、严雯等。当时一个美国音乐人出版了《黄色人群音乐》发行到全世界,外国音乐专家称黎锦晖的音乐至少把中国流行音乐史向前推进了20年。在中国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他的作品是各大外商经营的大唱片公司竞相争抢的对象。他的作品文字通俗易懂,音乐语言简练、生动、明快,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及李叔同所倡导的学堂乐歌的传统。同时,他又是运用民间音乐素材的能手。在歌曲里,民歌、小调、曲牌等均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在歌曲创作民族化方面,黎锦晖无疑是一个先行者,继承发展民族乐舞的传统,秉承中西合璧、雅俗共赏、改进俗乐、创造平民音乐的主旨。当时流行歌曲的风格主要有探戈、狐步等,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在上世纪20到40年代他创造了中国文化事业特别是流行音乐的“里程碑”,毋庸置疑,黎锦晖是把流行歌曲和演出推向商业化模式的第一人。[5]

推荐访问:中国 流行歌曲 演变 近现代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