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风俗 清代豫南风俗流变试探

  【摘要】清朝一统天下,豫南社会安定,政府鼓励垦殖,社会风俗淳朴,清朝中后期因受社会发展、经商等影响,豫南社会风俗不断变迁。但风俗本身的稳定性以及地理环境对风俗的制约与优化作用使得其中一些风俗仍延存至今。
  【关键词】明清豫南风俗
  所谓风俗,据《周礼注疏》记载:"风谓政教所施,故曰上以风化下,又云风以动之是也;俗谓民所承袭,故曰君子行礼不求变俗是也。"[1]目前学术界从风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角度对此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就已有的研究来看,专门从历史风俗地理角度对清代豫南风俗的研究还尚为薄弱,笔者拟对清代豫南风俗流变作以简要论述,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一、豫南地理概况
  清代豫南设置南阳府、汝宁府2个府级、27个州县级政区。从地形上看南阳盆地坐落于豫西山地和豫南山地之间,盆地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桐柏山、大别山横贯豫南全境。从气候上看,大致以伏牛山和淮河干流为界,界以南属于北亚热带,界以北属暖温带,冷暖变化和干湿状况主要受季风影响,南北地区间的气候具有过渡性特点。地理环境状况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是影响风俗变迁的重要因素。
  二、清代豫南风俗概述
  清朝一统天下,社会初定,民安其业,风俗淳朴;清朝中后期社会发展,商贾游离,风俗渐变;清朝后期社会动荡、自然灾害不断,民不安其业,风俗丕变。
  (一)清朝前中期豫南的社会风俗概况
  明末清初社会动乱,民失其业。清初一统,社会趋于安定,民思其业,经济复苏,汝宁府"至明季兵燹,市里为墟,清初渐复业。"[2]由于明中后期秦晋商人经商于此,清朝初年,豫南人口稀少,秦晋商人依然活跃,并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国朝初兴,土满人稀,客农游贾,多自秦晋,人既愿谨又濡染圣化,故其士习朴勤劳,敦诗书不事浮华,犹有先正遗风,其弊近利学不适用"[3]。
  据顺治《西华县志》记载"兄弟无再世同居者,此风自汉已然。盖雁行既多则智愚贤不肖相去,奚啻倍徙。于是有分而和,不分而反乖者,分而成,不分而反败者,势也。或曰此妻子离间之故也,腐哉。"[4]豫南民间尚巫习俗依然存在,"渐入奢靡渐习游惰,尚鬼信巫,岁旱祈祷多戾礼。"[4]前志对"巫"在豫南社会功能、祭祀等作详细记载:"崇信巫觋,有疾鲜医药率祷于神以求解免,春祈秋报,各于里社歌舞饮食,天旱辄聚乡人鸣金击鼓,辇致神像以祈焉。"[5]清代早期,河南自然灾害频发,荒年屡现,穷者便逃荒,填充了部分地区劳动力之不足,也出现了赘婿之习俗,"民过凶荒负担而去,谓之逃荒,以致钱粮逋负他处,人至不问所自来,亦辄留止,招赘偶雇,往往有旧其窑者。"[5]豫南鄙俗依然存在,不但影响到平民生活,甚至动摇了社会稳定根基,"……岁计稍丰稔即家置酒相欢,竞一歉便窘迫,或妻子□□□□,闾间更习淫奢,崇势利篾少长之节。"[6]
  因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豫南重耕轻商、勤读修经的风尚发生了转变,"邑向来俗朴风淳,非横经即负耒,其逐末争子母之利者什之一二耳……今必四民不自失其业,而在上者又有以使之不失其业,则士力学而科第接踵农勤耕而仓箱盈室,太平之盛可复观矣。"
  (二)清代中后期豫南社会风俗
  历经清代前期的社会安定与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督耕桑隆,学校劳来劝相久焉。民事重农,力本织棉布及□□。"经济发展与繁荣,为传统风俗的延续奠定了基础,"雍乾后士勤于学,农安其居,绅衿循礼法。为乡里矜式,其务恒产,重迁徙,严闺阃,任恤之行,贞烈之节,所在有闻,风俗之厚,多可述者。"[2]汝宁府风俗特征主要重农、尚义、勤读,据《新蔡县志》记载:"人安农业,笃尚信义,老幼有劳逸之分,男女务耕织之事,贾不远行,粟不久积……尔宅诵读尔诗书者斯亦良矣,礼乐之兴抑亦矣诸百年兴。"南阳风俗依古,"我朝定鼎之后,民气渐苏,民风亦复百余年来……俗最近古。"
  从乾隆时期纂修的《重印信阳州志》记载来看,社会风俗已经发生了变化,"固己无采兰赠芍之风,粤自兵燹后,抑唯是伏腊飨之是急,何暇歌铜蹄,弄潮汐乎,虽然昔也,径卖是耻,今也招摇,昔也冠履秩如,今也倒置,昔也节啬是崇,今也狼戾,江河日下,安抵哉。夫上行为风,下习成俗,幸司风者古道是敦,当有奉青苹之末,而靡焉者。"
  清朝后期由于山陕商人经商豫南诸地,社会风俗每况愈下,"通年丰则粟无斗储,年凶则室如悬磬,兼有晋楚流氓杂居,贸易或冒伪饰之禁而倍徙射利,或乘乡民缓急而称贷取盈因之,风气日以浇,物力日以攰。"豫南部分地区迷信之风盛行,"又曰崇信巫觋,有疾率祷于神像,冀解免,乡农春祈秋报各于里社辇致神像,神附其人,名曰捉马觅,旱魃产于何地,以水浇产妇发辄得雨,名曰浇旱婆。"遇到饥荒之年,逃荒成为民间习俗,"遇凶荒负担而去,曰逃荒他处,人至不问所来,亦辄留止佣雇,往往有被其害者。"
  当然,豫南社会风俗变迁也不能一概而论,部分地方依然保持传统社会习俗。"气习概多敦朴,君子务于文义以名羡相高,农民于耕作以俭啬自守,近郭人士彬彬温雅,远乡恂恂质实朴不至,陋咸自爱重廉耻。"甚至到民国时期风俗依旧,"俗尚淳朴,绅士庶无敢纷华,宴饮不罗珍馐斋茶并列,服饰不耀珠玉,荆布相安。"
  三、清代豫南风俗变迁的原因探析
  风俗变迁受多种原因而成。由于豫南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民风变化主要受到流民迁徙、山陕商人经商等因素影响,但鄙俗却沉淀社会之中,甚至今日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一)社会稳定与否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从清代豫南社会变迁来看,风俗深受其影响。在清朝初年天下初定,社会安定,民乐其业,君子读书重义,里人务其业,乡里和睦,尚义知礼。清朝中后期因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动荡,民离乡背井,出现趁食、赘婿等风俗。山陕商、外来人员杂居,社会风气渐有转变。
  (二)风俗的传承性
  当然,风俗一旦形成,在民间具有沉淀性,甚至成为民间习惯法的重要来源。方志对于地方风俗的记载多有美溢之词,而对于劣俗记载不多,王士性在其著述中就万历年间豫南风俗作详细记载,在清代地方志中,偶有记载,而今天这些风俗在豫南某些地方依然残存:2010 年7 月,我返回故乡平舆县×镇×村就王士性笔下的风俗作田野调查,顶着烈日,走村串巷,问之乡野父老。据其言之:解放前社会民俗中关于无子继嗣问题,在民国31 年村内曾发生过一例。村内一泼皮无赖,与死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在死者前跪拜摔盆、握供鸡而成为继嗣,霸占了财产,此事曾打官司到汝南,但因民俗习惯问题而败诉。因社会动乱、灾害不断,曾村中发生爷孙杀害父亲而食之的悲惨现象。为了活命也出现流落异乡要饭,即所谓到"东乡要饭"。村中重耕,而少奸滑,有能力者而役同姓者比较常见。时至今日无子而终者涉及到财产继承问题,因现行法律实施而不复存在。"人吃人"及"趁食"现象因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而成为历史;然而同姓中有力蓄而役的现象在民间依然存在。
  五、结语
  民俗具有极强的区域性,即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是在民俗地域环境中形成并显示出来的。民俗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所制约,都在不同程度上染上了地方色彩。民俗地方性特征的形成是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发展及社会风尚传统的独特性有关。由于豫南地区以农耕为主,在清朝初年社会风俗总体是勤耕、崇礼的风尚。"士知向学矣,农知力耕矣,士大夫家皆知循礼矣,人重菽粟、布帛,不作淫巧奇技,则淳朴重礼之风可渐几也!"实际上风俗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特征有关,但人为主观倡导也是极为重要的。但因风俗的特征鄙俗依然在社会中存在。
  参考文献
  [1] 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卷33.(文渊阁四库全书 )
  [2]民国·魏松声等纂:《正阳县志》卷三,成文出版社,民国五十七年第317页。
  [3]清·潘守廉修:光绪《南阳县志》卷二,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五年第238页。
  [4]民国·潘龙光等修:《西华县续志》卷五,成文出版社,民国五十七年第264页。
  [5]清·杨廷望纂修: 康熙《上蔡县志》卷一,成文出版社,民国六十五年第123页。

推荐访问:南风 流变 清代 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