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之深层思考】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摘 要:苏联的解体有很多原因,但归根到底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以及恰当的认识社会主义及其发展阶段,从而处理好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关键词:苏联解体 原因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王兴隆(1986―):男,山西晋中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运动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王清龙(1987―):男,湖北荆门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运动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苏联解体,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有社会和人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但是从总体上看,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进而处理好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二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及其发展阶段的问题。
  一、苏联长期坚持“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严重误导内外政策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理论问题。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及其发展阶段,关乎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思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极大的鼓舞了无产阶级的斗争。但是1848年革命的失败证明他们急躁了。其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在这里,马恩认识到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列宁根据其所生活年代的实际,作出了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预测,并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但是垄断也有其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能说资本主义的垄断已经发展到了最完备的形式和阶段。在当代,跨国公司是最具垄断力的集团,其在某一方面控制了市场,但是并不是垄断的最高阶段。可以预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跨国集团将逐渐增多,最后国家以一个实体来参与和领导垄断,继而区域化的集团形成联盟,在其区域内和世界范围内发挥作用,最后,世界形成了统一的大市场。只有到那时候,统一的市场才最终形成,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才齐备。但是这并不否认一国可以单独建成社会主义,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取得了卓有意义的成效,令资本主义社会刮目相看。但是,社会主义的全球实现只能是待世界统一的大市场形成之时才有可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过早预测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切实际的,不可取的。错误的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并为此实施一系列举措是要付出代价的,苏联的解体即是明证。
  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长期性之后,分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便有了意义。未来社会的基本构架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长期和平共处。苏联正是在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上发生了重大失误,导致了其长期和美国对抗,当然美苏冷战是双方的结果,但是到八九十年代,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还坚持资本主义已经快要灭亡的错误理论。在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应该和平相处,开展合作和交流,共同吸收其优秀的成果,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
  二、苏联对社会主义及其发展阶段的认识存在错误
  马克思是一个严谨的学者。针对当年俄国关于其是否可以跳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疑问,马克思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最后在给查苏里奇的回信中,却只是简单的表达了不排除其可能性,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的研究,表明人类社会从古至今需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其间虽有不同和交叉,但是总的规律是正确的。现在观之,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即从经济或者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待,人类需要经历农耕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在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看,发展商品经济或者说商品经济的极度发展便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这也符合马克思的观点。这样,无论一个国家是否跳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都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当今社会主义国家之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大多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生产力不发达,所以必须首先引入市场发展经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正是由于对发展阶段及其社会主义的不当认识,导致了苏共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实行计划经济而否定商品和市场的作用。在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最好的选择。
  苏联虽然在二战之前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但是还是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农轻重的比例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农轻重的比例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生存环境的局限,各国在发展初期都坚持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思路,这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问题是在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如何正确处理农轻重的比例。社会主义国家大多重视再生产,导致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少,享受不到社会发展的成果,长此以往,会影响普通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所以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是当今执政党必须关注的大问题。纵观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大问题一直难以有正确的认识,导致社会主义国家走过了一系列的弯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应该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其基本的理念应该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自由而努力。这也符合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当今民主社会主义和东方马克思主义尽管有诸多区别,但是在关注人民福祉,实现人类自由方面是相同的,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可以有所不同,只要最后都可以实现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就可以说,我们都回归到了马克思。马恩的经典社会主义阐述的是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但是对现实中的落后的社会主义没有过多的描述。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错误认识,导致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无论苏联还是中国在这方面都有太多的教训。我们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便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
  总之,苏联解体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及其历史过程,恰当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并在社会主义及其发展阶段和模式上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道路。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推荐访问:思考 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