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奸臣”潘仁美叫声刷子|潘仁美

  湮没在历史中的不只是真相,还有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在中国,杨家将的一门忠烈深入人心,而潘仁美则是一个大奸大佞的小人。这个遭人痛恨的潘仁美在历史中真有其人,只是名字中间少了那个仁字,名叫潘美。只不过,这个历史中真实的潘美,却是一位足以被后人敬仰的正面人物。
  潘美行武出身,青年时代就与当时同为青年将领的赵匡胤等人交情甚厚。后又直接参与了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皇袍加身。
  为了让北宋王朝迅速稳定,潘美曾单刀赴会,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把欲与新朝一决高下的陕帅袁彦给劝降了,成了赵匡胤心目中的孤胆英雄。此后的数十年中,潘美南征北战,公元974年,在攻打南唐的战斗中攻破金陵,俘虏了南唐后主李煜。紧接着又率大军北征北汉,俘虏了北汉末帝刘继元。为了安定北方,太宗令潘美重建太原城,成了北宋第一任太原知府。之后,潘美北伐契丹,节节胜利,因军功卓著被封为代国公。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开国功臣能保留军权者无几,其中就有潘美。可见赵匡胤对潘美信任到了何种程度。
  世人认定潘仁美是奸臣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他害死了杨业,但其实造成杨业之死的元凶也并非潘仁美(历史中的潘美),而是另有其人。
  宋太宗雍熙三年,十余万辽军入侵北宋,宋兵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西路即由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王�为监军,与辽兵接战于朔州。杨业认为,按兵力对比不能硬攻,要以巧御敌。监军王�却邀功心切,主张强攻,甚至还讥讽杨业说:“你不是叫杨无敌吗,现在敌人当前,你干嘛不冲上去呀,难道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打算吗?”这话说到了杨业的痛处。杨业本是北汉降将,虽战功赫赫,受宋帝信任,但毕竟不是根正苗红,理所当然地要被嫡系所排挤,所蔑视。
  杨业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服从。临行前,杨业老泪纵横地对潘美说:“此次出击凶多吉少,我本是降将,蒙皇帝器重,愿意以死报国。”杨业与潘美约定,在陈家谷以援军接应他后,只带了少量部队,以卵击石地迎着十万辽军就杀了上去。但当杨业带着残余部队撤退到陈家谷时,却迟迟不见援兵的踪迹,兵尽伤重的杨业,最终被大辽军队俘获,绝食三日后壮烈而死(不是当时撞碑而死的)。
  难道潘美真的没有派援军接应吗?不是的。杨业刚走,潘美和监军王�就带着部队埋伏在陈家谷。但杨业兵败的消息传来,胆小的王�决定带兵撤离,潘美虽加阻止但态度不够坚决。要知道,在宋太宗一朝,监军权力甚大,是皇帝安插在将领身边的耳目,潘美对王�也不得不敬上三分。于是,最终导致了杨业的死亡。
  有人说潘美嫉妒杨业,正好借刀杀人,这种说法完全是没有依据的。潘美是北宋开国元勋,地位崇高无比。而杨业只是一个降将,纵使皇帝再赏识,地位也与潘美相差甚远,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所以说,造成杨业死亡的直接责任人是监军王�。当然了,作为最高统帅,未能有力节制王�,潘美必须要负上“不能制”的责任。
  得到杨业阵亡的消息后,宋太宗把主要责任人监军王�开除公职,潘美因“不能制”被连降三级,一年之后,病逝于太原。
  人们常说“野史杀人”,现如今,知道潘美攻城拔寨之功的人不多,咬定他是北宋第一号大奸臣的人却比比皆是。一代儒将,白白的被钉在耻辱柱上这么多年,真要为他叫声屈啊。
  (刘哲荐自《翻阅日历》)

推荐访问:奸臣 刷子 叫声 潘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