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年孤独》观看_《百年孤独》的现实性

  《百年孤独》作为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对当代拉美文学有着“爆炸性”的影响,并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堪称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关于《百年孤独》中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学者与批评家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只关注了书中“魔幻”的表现方式,而鲜有对书中“现实性”进行详细论述;绝大多数读者也只被书中的“魔幻”成分所吸引,而忽略了隐藏在其背后的“现实”的思想实质。
  众所周知,魔幻现实主义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真”。马尔克斯给读者们呈现了变幻莫测、风格独特的美丽画面,那些故事给人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马尔克斯是用了一种我们陌生的笔法,把人们所经历过的,所熟悉的,甚至是正在忘记的历史,出乎意料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去寻找作者创作的真谛,了解作品的现实性。
  从魔幻现实主义“不失真”这个创作原则来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要表现的就是生活的现实,而不是虚幻的想象。

  一、拉美历史的现实

  《百年孤独》真实而神奇地描绘了一个小镇,特别是一个家族一百年来的产生、发展、兴旺和衰亡。马孔多镇和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家族的百年历史就是哥伦比亚以及拉丁美洲百年来的历史现实。
  拉丁美洲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西方殖民者的到来改变了它的孤立状态,但同时更加剧了拉美地区的生活恶化,他们以各种欺骗的手段巧取豪夺,贪得无厌地掠夺了拉美人民的大量财富。这一历史现实也在书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马孔多本来是一个和谐幸福的村庄,四海为家的吉卜赛人的到来打破了它的宁静。
  《百年孤独》中提到的美国人在马孔多经营香蕉种植园,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这也是历史的现实。美国人入侵拉美地区之后,建立了许多香蕉种植园,以此来压榨和奴役拉美人民,当时的美国联合果品公司被拉丁美洲人民称之为“绿色的地狱”。
  在非社会主义国家,两党政权和轮流执政的事情屡见不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哥伦比亚是由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大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书中的两党派进行了长期的较量与内战,为夺权不惜做假票。最后,“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唯一区别不过是自由派五点去望弥撒,而保守派是八点去。”两党之争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存在,他们为自己所谓的信仰大打内战,而最终的受害者是无辜的人民。

  二、拉美孤独的现实

  在美洲被人们发现之前,整个拉丁美洲都是与世隔绝的,哥伦比亚也不例外。这种长期的隔绝造成了哥伦比亚这片土地的孤独。作者是一个本土作家,他创作的目的就是要真实地表现他所生活的现实,即哥伦比亚和整个拉丁美洲的现实。
  哥伦比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孤独的。它位于南美洲的西北部,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大片疆土被丛林覆盖,安第斯山又把各个国家分隔开来。甚至18世纪还没有邮政,1961年才有从首都到海边的铁路。也正是拉美这片孤独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拉美人的孤独。
  布恩地亚家族一家七代人都在孤独中生活。第一代的霍赛・阿卡迪奥・布恩地亚晚年被绑在树上,孤独地说些人们无法理解的话,自言自语终了残生;第二代的奥雷良诺上校一生戎马生涯,发动了32次起义,多次死里逃生,到后来却整天把金币铸成小金鱼,再把小金鱼化成金币,不断地机械重复;阿玛兰塔最后也一直织着她的裹尸布,边织边拆,无聊地反反复复……后面几代也在重复着前人的孤独,消磨着生命。这样孤独性格的恶性循环,让人们感觉生命似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整个家族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他们都孤独茫然,没有人去用心交流,用心去爱,人人都在自己狭小的空间中孤独的生活。如果把这扩大到整个拉丁美洲,我们就会不难理解拉美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内部的隔绝与孤立;反过来,国家的孤立,必然会造成人们的落后和孤独。这就极其严重地影响了拉美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并最终造成了经济的落后,政治的闭塞,文化的愚昧。
  马尔克斯在与门多萨谈话时指出:“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他的意思是说,拉丁美洲的人民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摆脱孤独,民族和国家才能振兴。

  三、拉美神奇的现实

  《百年孤独》之所以被冠以“魔幻”之称,是与书中描写的神奇的景象,人物、事件的“荒诞离奇”分不开的。其实,这些都是拉美本身就存在的神奇的现实。
  拉丁美洲长期的孤立与闭塞,造成了它的愚昧与落后,使他们惊讶于先进文明,如磁铁、冰、电影等等。同样,由于拉丁美洲长期的与世隔绝,外界人们也并不十分了解拉丁美洲。于是拉丁美洲拥有了许多不为常人所理解的“真实”。在拉丁美洲人民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外地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这是因为拉美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大量本土的“神奇的现实”。
  其实,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就是一部“神奇的编年史”。马尔克斯认为欧洲读者之所以对他所讲述的魔幻表示极大的兴趣,而忽略了其中的现实,是因为他们的理性主义妨碍了他们。拉丁美洲的日常生活告诉我们,现实中充满了奇特的事物。他在《番石榴飘香》就举了很多拉美神奇现实的例子:如美国探险家F・W・厄普・德・格拉夫在亚马孙河流域的旅行中见过一条沸水滚滚的河流;有一个地区只要人一说话就会降下一场倾盆大雨。
  拉美现实的神奇,造就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拉丁美洲,书中所描述的神奇事情根本不是捏造的,这些事情恰好是平时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拉美社会由于历史的现实,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怪事发生。所以在拉美,神奇的事情不需要想象,而是信手拈来。卡彭铁尔为此曾经写道:“拉丁美洲的生活,从根本上讲,就是不连贯,异乎寻常的怪诞。在拉丁美洲,一切都显得不符合常规:……在现代化的城市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和印第安人的原始集市为邻,一边是电气化,一边是巫师叫卖护身符。”这说明,拉美这片大地有着无穷无尽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些神奇的现实在那里“随手可以拈来”,魔幻现实主义才会在拉丁美洲得以生存和发展。

  四、原人物与原事件的还原

  一部作品的真实性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根据它所描绘的人物和事件是否在现实中存在来判断。如果说作品中的人与事都是活生生的现实,那它当然属于一部现实作品。《百年孤独》中的许多人与事都是有原型的。
  书中有些人物的奇特描写在我们的历史生活中也是存在的。一个人长猪尾巴固然是不可思议的,但早在1884年、1885年和1892年,世界上就已经报道过数百例“有尾人”的例子,我国也在1959年沈阳地区发现一个有尾的女婴。这种尾巴其实是脊柱的延长,任意切断是非常危险的。作品中也提到一定要到十三岁后才能动手术截掉,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书中还写到毛里西奥・巴比洛尼亚身边总有黄蝴蝶围绕着打转转儿,他的原型就是曾给马尔克斯外祖母家换电表的电工。在马尔克斯大约四、五岁的时候,他住在阿拉卡塔卡外祖母家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电工换电表。在他来的时候,马尔克斯看见外祖母一边用一块破布赶蝴蝶,一边叨唠:“这个人一到咱们家来,这只黄蝴蝶就跟来。”从《百年孤独》中不仅能找到众多的人物原型,还可以找到众多的事件原型。书中有关真实事件的描述也比比皆是。例如文章的开头――“许多年后,奥雷良诺上校面对行刑队时,准会想起父亲带她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基于怎样的真实呢?在马尔克斯小的时候,他的外祖父马尔克斯上校带着他去见识过冰块。在那个时候,冰块在拉美这个孤立落后的地方还是一个稀罕物。马尔克斯有一天对外祖父说他还没见过冰块,外祖父就带他去香蕉公司的仓库。让人打开一箱冰冻鲷鱼,把马尔克斯的手按在冰块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年孤独》正是根据这一事件开的头。
[ 2 ]   马尔克斯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旁边就有一个很大的香蕉园。香蕉工人大罢工,历史上也确有其事。它发生在1928年,当时拉丁美洲沿海地区的香蕉工人不堪忍受香蕉公司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组织起来,举行了大罢工,结果,就如书中所述,数以千计的工人遭到了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
  马孔多镇长堂阿波利纳尔・莫科特来到村里,他专横独断,硬要大家把房子涂成蓝色。这一事件的原型是什么呢?1935―1945年间任萨尔瓦多总统的马丁内斯,他独裁专断,认为红纸遮住街灯,就可以控制猩红热的传染,于是下令把全国的路灯统统用红纸包起来。这两件事情的性质是多么的相似,马尔克斯就是根据这件荒谬的史实写就的看似荒谬的故事。

  五、马尔克斯眼中的“现实”内涵

  马尔克斯是一位本土作家,他写的是拉丁美洲的历史现实。由于拉美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以及神奇的现实等等因素,造成了拉美地区人民所认为的“现实”与其他非拉美居民所认为的“现实”内涵的不同。拉美居民坚持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世界上是有神与鬼的存在的。马尔克斯既然生长在拉美地区,自然他眼中的“现实”内涵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在评论界把他称为“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时,他一直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单纯的现实主义作家,而不要“魔幻”二字。
  加西亚・马尔克斯心目中的现实不仅包括我们常见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自然现象,还扩展到各种拉美的文化现象和思想观念,包括了各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或者说,在我们看来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在马尔克斯看来也是心理上客观存在的“现实”。例如,神话传说、生死轮回、阴鬼迷信等思想观念,以致于人们把他的作品归为幻想类型的小说,或者说读者只注重了这些魔幻的地方,而忽略了现实。
  许多人认为《百年孤独》中有许多关于鬼魂的描写,因此而否定了《百年孤独》的现实性。这些有关鬼魂的描写是否影响了它的现实主义价值?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鬼魂的说法在拉美人民的意识中是存在的。尽管这在我们看来是迷信的,但它几乎在拉美的各个民族都是存在的。
  另外,有鬼魂情节的书并不一定是非现实主义作品。例如,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就是一部现实主义代表作,其中就有不少关于鬼魂的描写:例如第一百零一回,凤姐在探望探春的路上遇见贾蓉的前妻秦可卿,说道:“哎呀,你是死了的人哪,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还有第十六回秦氏的弟弟秦钟死后,许多鬼魂、判官来捉他,他央求等宝玉来了之后与宝玉谈一谈再走……这些都是鬼魂的描写。很显然曹雪芹是将东方佛教和道教的人与鬼、生与死的传统观念写进了小说,既然《红楼梦》这样写鬼魂可以是现实主义巨著,那么《百年孤独》当然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了。
  马尔克斯把拉美人民眼中包罗万象的现实都写了下来,作为一个本土作家,他认为自己是个社会现实主义者,他写作的内容就是他所看到的一切。这“一切”,就是他眼中的包括客观存在的观念的“现实”内涵。
[ 1 ]

推荐访问:现实性 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