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因文学知识而更美】 乐乐课堂官网首页

  摘 要:在历史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不能局限于历史课本,甚至也不能局限于历史单科知识,在课堂中,教师要有联系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来适应新课程的变化。其中,文学知识与历史课堂的联系可谓十分密切。
  关键词:历史课堂;文学知识;导入;深化
  “文史不分家”的说法自古有之,在中国先秦时期,文学作品往往也包含史学和哲学思想,如《诗经》;而史学巨著同样也具备文学的诸多素养。“其史如文,文亦如史”,司马迁既是伟大的史学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任公曰:“熟读左传、战国策,于学文有益。”文学和史学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平时教学中,由于传统课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单单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往往忽略学科之间横向的联系,对学生的知识拓展和能力发展有诸多局限。在历史新课程下,出现很多新颖材料,其中不乏很多文学材料或与文学相关的资料,如2007年广东新高考专业测试第10题:“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首诗出自海昌太憨生的《淞滨竹枝词》。
  新课程对我们一线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思维的改变莫不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转换教学思路,改变传统教学的机遇。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妨适当加强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文学知识的联系。
  一、导入: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以文学作品为材料作为历史课堂的导入,创设历史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学下我们习惯于采用复习的方式来导入新课,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学习的方法,但无法吸引大多数学生的眼球。若换一种方式,采用与课堂相关的文学知识作为导入课堂的方法之一,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乐趣。
  如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先播放孙中山先生撰写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的配乐朗诵:……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在学生陷入情境之时,教师问:“是役”指的是哪次战役?它与武昌起义有什么联系?在情境创设下,学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
  之中。
  二、理解:多层设问,加深理解
  恰当地联系文学作品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
  同样以《辛亥革命》为例,学会辩证地评价辛亥革命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对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学生一知半解,缺乏感性认识。在课堂中引入学生熟悉的鲁迅作品:《阿Q正传》,将这篇文章的某些片段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也相约去革命。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龙牌固然已经碎在地上了,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读完材料,教师设问:赵秀才和钱洋鬼子是不是真正的革命党?他们砸龙牌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还要顺带拿走宣德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更能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三、深化:重温经典,开阔视野
  学生除了通过学习获得文学知识外,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涉猎较多的课外文学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大历史背景下的文学经典。如学习美国南北内战,介绍斯陀夫人(被林肯誉为“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废奴运动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当然,通过阅读,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把学习延伸到课外,“一本好书胜过一个好老师”,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历史教材少不了一个‘情’字”,但究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历史知识更有生命力和感召力,如何引导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冲动,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反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学会选择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学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知识和感悟历史的能力,使他们的认识得到升华。当然,作为教师,知识储备应该得到不断地充实和更新,只有如此,才能给学生那杯水提供足够的知识和智慧的养料,才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美丽。
  参考文献:
  [1]顾柄权.上海风俗古迹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书评.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3]李惠军,聂幼犁.历史教材不可缺“情”.中国青年报,2006-09-26.
  (作者单位 湖南省益阳市一中)

推荐访问:更美 课堂 知识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