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网【紧跟课改步伐,,优化作业设计】

  摘 要:传统模式下的地理作业以教材知识传授模式和应试教育为指导,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不能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教师应遵循新课程标准,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重视并创新设计中学地理作业,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设计;指导思想;地理作业类型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130-02
  新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理念、目标、教材选编、教学模式、教法学法乃至地理作业的设计等诸多领域。2012年地理新课标修订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强调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然而,传统的地理作业设计存在较多弊端,作业内容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业设计单一,只注重格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这些机械、滞后、封闭的作业模式,缺乏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无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进行地理学习。因此,新形势下的中学地理作业要进行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一、中学地理作业创新设计的意义
  中学地理作业是学生巩固地理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重视中学地理作业的创新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课改的实效性。
  对中学地理作业进行创新设计,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教材知识、课外地理知识,还有利于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锻炼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与他人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加地理学习兴趣。
  对中学地理作业进行创新设计,为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地理教师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视野更加开阔,还要求地理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差异,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同时也促进了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快了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二、中学地理作业创新设计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中学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中学地理作业的设计应该符合新课程标准并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中学地理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巩固和提高,要在探究过程和方法论方面得到升华,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体验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地理作业不应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应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应具有基础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等特点。因此,中学生地理作业的创新设计应该以新课程标准及其体现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
  三、中学地理作业创新设计的几种类型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地理作业的设计打开了开阔的思路。中学地理作业的创新设计,要摆脱传统作业模式的影响,不仅内容和形式要创新,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也要创新。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的理念之一,而思维的开放性是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
  1.设计巩固型作业
  这种类型的作业通常以针对性的典型试题为主,形式可以是填图、填空、选择或综合题,穿插于课堂讲课过程之中,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注重关注学生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以体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巩固。此类作业应当少而精,适用于当堂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思维和解题能力。
  2.设计分析型作业
  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对热点新闻的分析,帮助学生学习各种地理原理与知识,科学地认识各种地理现象,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培养其地理素养,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此类作业设计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真分析,动脑思考,思维得到创新。设计题目既要依据教学目标、又要贯彻创新性思维的要求,引导学生认清地理现象的本质,分析地理现象的来龙去脉。例如,讨论2010年—2012年云南连续干旱的原因;分析四川地震灾区地震发生、分布、影响烈度的因素,为重建家园提出建议;分析2009年7月日全食的形成及在我国不同地区的观测效果等。
  3.设计实验型作业
  这类作业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地理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可以让学生按照以下材料和步骤设计一个实验,模拟地球的运动,理解其地理意义。
  实验材料:地球仪(或其他小型球体)、手电筒
  实验步骤:
  (1)用手从左向右慢速拨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方向。
  (2)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
  (3)打开手电筒,代表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观察地球自转时昼夜半球的交替现象,注意晨昏圈的位置和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当太阳光直射北(南)回归线时,观察晨昏圈位置的变化,注意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出现的变化。
  4.设计开放型作业
  以往的地理作业题或检测题,教师在设计时往往只设计了一个唯一的、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在批改与评价的过程中,难免只考虑这唯一的“标准答案”,从而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多设计高质量且答案不唯一的作业。
  此类作业的设计,要求答案是开放性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全面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让学生的答案闪现出创造性的火花。例如,利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地图知识,以:“我帮学校做规划”为主题,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拓宽学习空间、培养爱校和保护环境责任感的目的。
  在讲解“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后,教师可以设计“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这样的题目。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只要能根据课本知识,并与西部地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自圆其说、合理合情即可。
  5.设计合作型作业
  该类作业的设计通常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称之为专题型作业。由几位学生自由结合成一个合作小组共同完成,通过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分工调查、共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将结论用小论文、小报告的形式展示合作成果。通过撰写小论文,可以使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产生新的认识,由理论走向实践,使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此类作业的时间相对长一些,或几个星期,或半个学期。
  这类作业的设计能够使学生主动深入社会,走向大自然,最大限度地收集资料,并做到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归纳,能够把获取的资料融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充分体验合作和成功的乐趣。
  以上五种类型地理作业的设计是笔者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地理作业设计的认识,每一种作业类型也不是只能独立存在和使用,它们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将它们有机结合运用于适当的对象,更能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开放性、时间性的特点,也更加符合地理学科的新课程理念。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地理作业的创新设计,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地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推荐访问:作业 紧跟 课改 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