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文化的追溯中生成_追溯码生成

  梦,是文化的根基。梦,是精神的寄托。以梦的名义,芸芸众生的内心诉求便得以最大程度的昭示;以梦的名义,人心底所坚守的那份真便永不褪色。所以说,有梦,人生便有色彩,有梦,生命才有意义。
  俊义聪慧,俊义之梦也因此多多。他在二十年的艺术创作中,由散文、篆刻、书法、绘画,层层扩展,铺排开来。他那文人情怀,他对文化的体认就像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大梦,牵系着他在艺术的世界里向前走――一直向前走。

  唐代张彦远曾强调,“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这个意气指的是性格、气质、情绪、志趣,这正是艺术家创作成功的关键。因为非有意气而不可能有真。没有真,便没有书画艺术中弥漫的气韵。我多次观俊义挥毫作书和奏刀篆刻,他挥毫作书的任性洒脱,他奏刀篆刻的果敢自信无不透着意气二字。也是这意气成就着他独特的笔法和独特的刀法,而他的艺术精神也随着他的笔法和刀法扑面而来。
  观俊义的书、画、印,使我想起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的几句话:“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在这里,心的作用,心所创造出来的意象世界,才是真正的艺术。正是心境不同,意气有异,才有艺术不同的魅力。俊义的书、画、篆刻以及散文都鲜明地呈现着他的内心世界,呈现着他内心世界对存在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对文化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正是这种理解,使他的书画能够超越现象世界,而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正是这种理解,使他能够于篆刻的方寸之中,展示出一种宽广而静穆的境界;正是这种理解,使他的散文透着人性的素朴和率真。

  俊义的艺术创作具有典型的文人品质,这种品质不仅体现在他书、画、印、文的无所不通,更体现在他作品中那种文人特有的精神独立性。正是这种独立性,显露出他那素朴、淡泊、闲和、纯静的艺术风格及对高逸的追求。
  “逸”作为中国艺术审美鉴赏的尺度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最早似见于六朝的棋艺领域。如《梁书•武帝纪》云:“六艺备闲,棋登逸品。”至唐代,该概念开始进入书品领域。李嗣真的《书品后》定李斯、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五人之书为逸品,置于上品之上,被奉为书法艺术的极致。同时,该概念也开始进入诗品领域。到北宋,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则将逸品置于神、妙、能三品之上:“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
  逸标志着艺术创作活动由物我二分,到物我交融,到物我合一,到超越物我的一个过程;逸,标志着由技巧到技巧运用自如,到超越成法,出于法度之外;逸,还标志着由形似到形神兼备,到传神得其天真。逸有清逸、雅逸、俊逸、隐逸、沉逸、纵逸之不同。逸虽近于奇,而实非有意为奇;虽不离乎韵,而更有迈于韵。我以为俊义深明其中三昧。

  从俊义的艺术创作行迹来看,他更倾向于对清逸和俊逸的追求。清逸和俊逸与他那素朴、淡泊、闲和、纯静的艺术风格有一种内在的呼应,他正是通过对自己素朴、清淡、闲和、纯静的不断提升,而向清逸和俊逸上溯的。他的散文立意无奇,却又耐人寻味;遣词无华却又隐意深瞻。他的书法粗头乱服,却能尽展家法;用笔奇肆,却能一派天然。他的篆刻奏刀凌励,却不失中和之美;布局奇险却能现平常之心。他的山水画亦是散淡简远,尽显宁静之美。俊义在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了意气和常之气,极美和中和之美的分寸,总是能够平淡中见新意,奇险中出自然。

  俊义的作品有一种静气。静气是一种宝贵的气机。作为艺术家,只有当其能在喧嚣的尘世中澄怀观道、静以处之方能真心显露,方能妙悟天机,方能达于艺术的致境。正可谓,胸无杂念俗虑,静而观圣人之道,然后得之。恽南田曾说:“自非凝神独照,上接古人,得笔先之机,研象外之趣者,未易臻此。”诗要孤,书画要静,篆刻要奇。宁静方可致远,方能得高雅之意。静气在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中国艺术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俊义能够于此有所悟应该说可喜可贺。
  (责编:刘贤)

推荐访问:追溯 生成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