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面试技巧_例外原则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摘要】基于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泰罗提出的例外原则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针对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辅导员应准确定位,运用例外原则处理好班级程序化工作和例外事务,加强班级的品牌项目和特色建设。
  【关键词】例外原则 辅导员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21-02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学生管理部门及辅导员都面临着一种尴尬的情况:辅导员整日忙忙碌碌,为学生管理尽心尽职,被越来越多的事务性工作纠缠而抽身不得,但管理效率较低,对自身职业发展茫然。面对如此困境,必须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攻克此难题,而科学管理创始人泰罗提出的例外原则对改进辅导员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准确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高校辅导员的三重角色做出了明确规定:一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二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三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辅导员只把自己看做是一名“管理者”,习惯用行政方式进行班级管理。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关于“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出现的“帮助”、“引导”“指导”“协调”等关键词来说,多数辅导员更多地强调自身的“权威”和学生的“服从”,一方面,抱怨事务性工作缠身;另一面,却因其定位不准,导致对工作职责理解不全面、履行不到位。
  2.部分辅导员漠视学生的个性发挥
  准确把握学生群体共性特征及单一学生的个性,是辅导员顺利开展班级管理的基础。相对于具体学生的个性而言,辅导员更重视班级的共性特征,甚至以班级合力、团队精神、整体利益等为借口要求学生“牺牲小我,换取大我,放弃个性,追求趋同”,其结果必然导致班级成员的个性创造和个性发挥被扭曲和湮没。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本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社会活动,如果漠视学生的个性表现,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的要点和重点就无处着手,即使整日忙忙碌碌,但工作无的放矢,只是徒费精力而已。基于此认识,可以说对学生个性的把握程度,决定了班级管理质量的优劣和辅导员管理水平的高低。
  3.部分辅导员对班级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辅导员只满足于做一个上传下达的“桥梁”,表面上完成了学校规定的事务工作,但缺乏对班级情况的深入分析及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二是部分辅导员为了职称评定和经济利益承担了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导致精力分散,疏于班级管理,对学生放任自流;三是部分辅导员根本就不热爱这份职业,只是将它视为事业跳板,甚至想通过“不作为”实现早日转岗;四是频繁的人员更换造成管理脱节,新进辅导员在工作中磕磕碰碰,虽然工作热情较高,但离“全面、准确、深入、积极地履行工作职责”还有较大距离。
  4.辅导员职业倦怠情况较严重
  不仅是辅导员自身,学校领导和行政管理部门也对辅导员角色理解模糊。后者认为班级的任何事都是辅导员的责任,而且要求“管好学生,不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包揽了从学生的思想引导到生活指导,从入学教育到毕业离校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在如此负荷高、压力大的状况下,辅导员极易产生倦怠情绪,逐渐对工作丧失热情和兴趣,不再尽心尽责,表现为情绪衰竭、情感疲惫、内心焦虑、精神消沉,对工作和生活持否定、消极和偏激的态度,喜欢冷嘲热讽和唱反调。
  二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施行例外原则的必要性
  例外原则指的是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把一般的日常事务(例行工作)拟就处理意见,使之程序化和标准化,然后授权给下级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是科学管理应用最广泛的原则,目前这一原则不只是适用于企业管理,已深入到各种形式的组织管理行为中。针对辅导员的种种困惑,我们有必要将例外原则引入班级管理中。
  1.有利于辅导员推动班级管理规范化
  管理的真谛可以通俗表述为“事情做得好,事情做得少”。处理好其中的“好”与“少”的关系,正是例外原则的精髓体现。辅导员在运用例外原则过程中必先明确班级管理的程序化工作和非程序化工作的分类。凡是班级管理中经常、反复出现的工作内容都可归纳为程序化工作。这些事项应该通过相应的制度来管理。而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环境改变的适应等非程序化工作,则通过辅导员的管理决策来完成。这样,既可避免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所带来的焦头烂额,又能清晰地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和处理班级大事,从而推动班级管理的规范化。
  2.有利于培养学生骨干管理能力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对高校班级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辅导员好比集团企业的董事长,各班班长就像分公司的经理,其他班团干部和学生党员则像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对于班级程序化工作,辅导员要敢于授权和善于授权,让学生骨干依据制度设计管理目标、管理计划及实施管理,自己则做好一个导师、参谋和监督员。如此,才能充分锻炼学生骨干的组织管理能力,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3.有利于落实学生“三自教育”要求
  班级管理的要义在于“管”在程序化工作,“理”在例外事项,“理”通则“管”顺。基于此,大学班级管理的思路可以简要地归纳为学生自我重“管”,辅导员用心在“理”。辅导员的“理”重在理清思路、理顺关系和处理好突发事件。这对学生能否顺利进行自我的“管”起到决定作用,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对自己行为的主动负责精神,使班级成员的潜力发挥出来,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 对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落实例外原则的建议
  1.正确认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教育部关于高校辅导员的三重角色定位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职能明确的状况相比较,仍是一个比较虚的概念,只能对辅导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无法使辅导员对自己形成明确的预期。受此影响,在工作实践中,辅导员自身的定位容易出现偏差,往往只关注于班级事务的处理,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咨询服务这两块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辅导员在定位自己工作角色的过程中,要提高两个认识:第一,“管”是基础,“导”显功夫。班级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基础抓起,这个基础就是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到位,但当代大学生更渴望辅导员成为他们的“辅导者”,希望辅导员从他们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活过程中能够提供良好的思想引导和咨询服务。这正是辅导员核心业务发展的趋势,也是辅导员业绩提升的关键。第二,在班级建设中,辅导员工作重要,但学生自我管理更重要。当代大学生普遍带有个性释放、自主意识强烈的特征,他们抵触事无巨细、包办代替的管理方式。辅导员应顺势而为,积极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针对学生心智发育尚未健全和社会认识缺乏等方面。   2.善于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程序化
  辅导员的工作往往被形容为“千条线,一根针”,在千头万绪的繁杂事务中,若不能做一个清醒的管理者,则可能导致辅导员只能埋头“处理”事情,而不是在“管理”。辅导员有必要根据例外原则,对班级事务进行合理分类,可以将学生课堂考勤、寝室卫生、文明规范、学业档案、作息管理、安全教育、文体活动等一系列常规工作程序化,并制定明确的书面规章和程序以确定标准和指导行为。此项任务的关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程序化工作必须是班级日常管理中反复、经常出现的事务,且主要依靠学生骨干牵头完成;二是班级建设目标的明确和班级配套制度的制定,在班级制度的建设中,可能难以全面或精细,但必须要将制度内化为学生公认的处事方法和准则,体现班级的核心文化;三是所有依靠学生骨干完成的程序化工作必须能接受学生的监督和辅导员的掌控。这样,既能将辅导员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又能体现班级建设公平高效的原则。
  3.积极掌握和运用授权艺术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例外原则,其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要敢于和善于授权给学生(尤其是学生骨干)。辅导员的权力不是体现在行政力量,其本质是责任、资源和服务。辅导员的授权就是要形成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强化责任意识、共享校园资源、以相互服务实现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在对学生骨干授权过程中,辅导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学生骨干明确的内容主要是责、权、利。“责”体现在学生骨干对班级程序化工作的充分落实;“权”意味着学生骨干依据制度履行程序化工作的管理权和决定权;“利”是学生骨干在班级管理中得到锻炼,班级管理质量明显提升。二是与学生骨干共同规划班级建设方案,设定班级建设目标,使学生骨干充分明确自己的权限与责任,激发他们的热情和责任感。三是加强对学生骨干的指导和培训,在学生骨干实施目标计划时要进行方向性指导,在其实施任务、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其偏差。四是要给予学生骨干支持和信任,用心关爱他们,使之发挥潜力,不断地鼓励学生骨干提出合理建议并放手让其行动。
  4.主动掌控和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是辅导员工作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也是辅导员例外管理的难点。虽然高校非常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对校园危机事件采取了严密的预防措施,但正如一些研究所指出的:“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已有所形成,而在这个阶段,不恰当、不科学,甚至是糟糕透顶的家庭教育给学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学生中如果出现什么变动,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辅导员肯定是事件的直接处理者,这种角色他人无法替代。为此,辅导员应主动思考,系统谋划班级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在常规工作中,实施“安全知识教育”。辅导员可以利用班会和周末晚点名的机会开展法制校规、专业思想、恋爱观念、心理维护、生活安全等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变能力;在特殊时期和针对特殊学生启用“危机预防制度”。辅导员要通过班团干部和信息员两个渠道及时掌控班级信息,建立心理问题学生档案,在关爱学生的前提下有效实施干预;当学生紧急事件发生时,辅导员要严格遵守学校所制定的“危机处理办法”,镇静应对,控制事态,果断处理,做好善后工作,努力将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转变为凝聚班级人心的良机。
  5.将主要精力用于班级的品牌项目和特色建设上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程序化后,辅导员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总结班级建设经验,提炼班级核心文化,构思班级持续发展的思路。一个先进集体的形成不只是具有扎实的基础工作,更需体现在重点工作的突破和特色工作的创新。因此,班级的品牌项目和特色建设越来越引起高校管理层的重视,是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重要课题。对班级来说,品牌和特色是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帜,代表着这个集体的核心竞争力和精神风貌;对辅导员来说,班级的品牌和特色是一种事业追求和管理理念,是辅导员价值实现和业绩提升的关键;对学生来说,班级的品牌和特色是一个磁场,吸引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班级建设中。作为班级管理的灵魂人物,辅导员应抓住工作重心,做好班级的品牌项目和特色建设,力求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事务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三大职能的均衡实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康斌.大学班级管理与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杜爱平、杜桂贤.现代企业管理的十大“新”原则[J].行政论坛,2002(2)
  [3]李奕林.高校辅导员工作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以富〕

推荐访问:辅导员 则在 例外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