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容忍度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初探】

  摘要:英语在发音、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化背景等都与汉语不同,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歧义模糊现象。本文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和语言学角度简单介绍了歧义容忍度的概念,接着对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分析了歧义容忍度对二语习得的关系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差异有效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歧义容忍度,以便更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歧义容忍度;二语习得;测量
  一、歧义容忍度的概念
  歧义容忍度(tolerance of ambiguity)是指语言学习者在认知方面主动地容忍、接受同他的知识结构、价值观等相冲突的思想、概念、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认知奠定基础。对歧义容忍度的研究始于美国心理学家Frenkel-Brunswick对歧义不容忍的研究,Frenkel(1949)指出歧义不容忍是希望尽快得出结论,并拒绝不一致、不清晰观点的倾向。Budner(1962)认为,歧义不容忍是一种将陌生的、复杂的、难以解决的歧义情景视为心理恐惧来源的倾向。Norton(1975)认为,歧义不容忍是将所接受任何模糊的、不完整的、多样的、可能的、结构混乱的、不确定的、不连贯的、相反的、有矛盾的、或不清晰的的信息是可能或实际造成心里不舒服或威胁感的倾向。Chappell & Roberts(1986)认为歧义容忍度高的人易于接受模糊事物,歧义容忍度低的人不易接受模糊事物,并为此感到焦虑。Mclain(1993)发现,歧义容忍度高的人不仅更愿意冒险,而且更易接受变化。
  在外语学习中,经常遇到模糊的、复杂的、陌生的语言现象,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遇到歧义现象,会影响其学习效果。有些学者为了找出歧义容忍度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探讨。例如,Naiman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和法语听力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Chapell & Roberts(1986)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和场独立对英语学习的影响。Ely(1986,1995)和国内的张庆宗(2004)都深入的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和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关系。
  二、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
  要探索歧义容忍度对二语学习的影响,研究歧义容忍度对外语教学的建议和启示,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一般研究者采用两种量表,一种是由采用由Budner设计后来被Norton修改的歧义容忍度测试量表。在量表中有“陌生”、“复杂”、“不可调和”等因素。
  另外一种量表是Ely(1994)设计的,在特定场景中测量学生个体歧义容忍度的量表。特定场景指写作,听力,阅读等练习。在Ely设计的量表中,有12个问题,分别代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各个层面,如听、说、读、写、语法、词汇、文化背景知识等。量表中的每个问题都有四个选项:“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选项得分由4分到一分递减。把12个问题的分数相加即是歧义容忍度得分。得分在12-48分之间的学生为歧义容忍度正常,分数越高歧义容忍度越低。低于12分的学生为歧义容忍度过于高,高于48分的学生被视为歧义容忍度过低者。
  三、歧义容忍度对二语学习和教学的启示
  英语作为二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标语在语言和文化背景都与本族语有很大区别,目标语的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文化背景对于学习者都是陌生的,歧义现象是外语学习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外语的这种与母语的差异性导致歧义的发生。学习者对歧义容忍应既不采取完全抵制的态度,也不应该完全接受,对歧义容忍应该有个全面、清晰和正确的认识。歧义容忍度是影响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外语学习本身充满了各种歧义现象,适度容忍歧义现象有利于外语学习,容忍度相对较高的学生外语学习成绩较好(Naiman,1978)。歧义容忍度较低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易产生焦虑、紧张和不自信等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和效果。歧义容忍度较高者易于更好的学习语言,并不意味着歧义容忍度越高越好,歧义容忍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目标语与本族语的混乱,学生太容易接受各种语言现象,也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歧义容忍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外语学习。
  首先,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意识到有歧义容忍度的存在是正常现象,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随着语言的学习适当的调整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歧义容忍度测试,这样教师会了解学生的歧义容忍度水平,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对那些歧义容忍度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运用以下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自由讨论、分组讨论和故事复述等。此外,教师应尽量禁止学生携带英语词典和英语电子词典进入课堂,培养学生在新语境下的猜词能力。对于歧义容忍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应该多进行翻译、听写和精读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准确性。
  四、结论
  本文可应用于增进教师和学生对相关问题的了解和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差异有效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歧义容忍度,以便更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udner, S. Intolerance of ambiguity as a personality variab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62,(30):29-50.
  [2]Chapelle, C. and C. Roberts. Ambiguity tolera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 as predictors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 Language Learning. 1986, (36): 27-45.
  [3]Ely, C. M. 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the teaching of ESL[A]. In J. M. Reid (ed.).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C]. Brooks/Cole Pulishing Company.1995, 87-96.
  [4]McLain, D. L. The MSTAT - 1: A new measure of an individual’s tolerance for ambiguity[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93,(53):183-189.
  [5]Norton, R. W. Measurement of ambiguity toleranc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75, (39):607-619.
  [6]王立非.认知风格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山东外语教学,1998,(4).
  [7]余心乐.关于中国英语本科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推荐访问:容忍度 歧义 初探 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