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


  摘要:歌唱艺术是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与情是歌唱艺术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它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辅相成,又辩证统一。在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中所讲的:有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它就是“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它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也是演唱者追求的目标,使人在音乐中得到艺术的享受,达到感人的境地,才能诠释出音乐的技术与艺术之美。
  关键词:声音;发声;情感;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是我国声乐美学基本原则之一,它用精炼而又概括的语言表达了歌唱艺术审美的标准和完美的境界。
  一、声乐演唱中科学发声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
  歌唱通过科学发声,表现音乐形象人物情感。用艺术化的声音和情感化的旋律来表现音乐文学语言,从而抒发人的思想感情。声乐艺术根据人类声音的特点,发挥人声的表现力,形成人類最直接的艺术表现方式,是最具感染力的音乐表演形式之一。
  1、呼吸:在做呼吸练习的时候,需要先把正确的演唱姿势做好,腰要挺直,肩胸放松,眼望远处,然后叹口气,使胸部放松,开始吸气,吸气的时候,打开口腔,上口盖要稍微的提起,以后腰为主,将腰围向外扩张,让气息自然吸进,要感觉腰和后背有扩张的感觉才可以,这样胸部就有了打哈欠的感觉。
  2、发声练习:多做能获得气息支点的练习,利用科学的哼唱方法,调节自己的歌唱共鸣。要张开嘴歌唱,把喉咙打开,相对稳定喉头,上下牙松开,下巴放松,舌尖轻轻抵住下牙。
  3、共鸣:共鸣腔体分为胸腔、咽腔、鼻腔、口腔、头腔。在艺术家们的探索中,将人的声音分为低、中、高三个声区,即胸声区,混声区,头声区。在歌唱中,他们三者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实际上他们是相互相依、相辅相成的。低音区主要对应的结构是胸腔共鸣,中音区主要对应的结构是口腔与咽腔,高音区主要对应的结构是鼻腔和头腔。
  二、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训练方法
  1、对作品的熟悉:当我们拿到一首作品,应该先熟悉这部作品的歌词和旋律,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用朗诵的方法来阅读、熟悉歌词,因为朗诵可以对歌曲的情感表达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处理,可以体验用语言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功能。其次,熟悉旋律,要把旋律中的音准、节奏、节拍唱准确。
  2、分析、理解作品:准确的分析理解作品,领悟其内涵是一个歌唱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一首好的作品,总是要揭示一个主题,反映社会生活的现状。熟悉作品后,要对作品进行分析,分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观点、艺术风格、情感表现的方法等等,从而正确地理解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思想与情感。
  3、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当我们演唱一首作品时,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的形象,把自己变成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临其境的进入角色,丰富的想象能使我们的表演更细腻,只要把歌曲的情绪和意境想象的很具体,就会真实和生动的表现出来,达到情真意切的效果。
  演唱时,要把握住作品的思想内容,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演唱中融入进去,表现的更加投入,这样才能把握住作品特有的艺术特色。只有加强对歌词内容的体会,准确把握情感的基调,使情感的表达与歌曲的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才能达到感人的效果。如果没有丰富的感情和表达情感的愿望,就不会有绵延至今的歌唱艺术。
  三、声音与情感的关系及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开的。由于二者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因此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需要正确处理,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要做到声情相结合,必须避免走入二者关系的误区。
  在歌唱艺术学习中常常存在重声轻情的问题。声音是手段,是为作品服务的,用歌声表达情感是歌唱的目的。有些人以炫耀自己的声音技巧成为歌唱的目的,忽略了情感,使声情脱节。在学习美声的学生中表现得更明显,因为他们在学唱时,进行大量声音技巧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盲目追求声音技巧而忽略了情感的基调。歌唱中过多的强调气息、统一、共鸣等,一上舞台,他们就为声音而紧张,这样的歌唱是有声无情,僵硬、呆板的,缺少艺术感染力。
  在歌唱中,盲目追求情感的表现,不重视声音的训练,声音缺乏正确的技术支持,也是无法达到真正的歌唱情感表现的。如果歌唱者声音不规范,很随意,该弱弱不下去,该强也强不起来,上气不接下气,一个长乐句要分成几小句来唱,这样的情感表达就失去了歌唱艺术的价值。所以,有技术支持的声音才是歌唱艺术表现的正确手段。
  四、结语
  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正是歌唱艺术的最佳状态。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和正确的声乐技巧,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出众的音乐理解力、音乐表现力和文学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这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学习。学音乐的人,无论他的演唱技巧如何高,如果他不会去表达情感,那么他不是真正的艺术家。
  总之,演唱者要具有很高的素质和修养,才能把握声音与情感之间的协调,完美统一的展现歌唱的艺术魅力。

推荐访问:声情并茂 声乐 浅谈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