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新闻出版广电局体制改革_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成效卓著

  一场深刻而巨大的变革正在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悄然展开      去年阳春4月,组建数年的中国出版集团不动声色地更名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虽仅仅在原来名称的最后增加了2个字,但这两个字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它标志着这家最引人关注的出版集团正式转制为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家企业身份的出版单位。
   2004年的12月下旬,《北京青年报》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内地传媒企业海外首发上市“第一股”。
  随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样的“突破”或者“第一”越来越多。
  全国3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属新闻出版系统的就有21家。一年间,这些试点单位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理论、实践和工作上都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概括一年多的试点工作说:稳步推进,势头良好。
  
  转制,打破体制束缚的瓶颈
  
  有业内人士将2004年称之为新闻出版业的“转制元年”。的确,困扰多年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问题,在这一轮的改革中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转制”也就历史地成为今年新闻出版发行领域改革中的“关键词”。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的说法,新闻出版单位的转制有两个层次,第一是指一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第二是一些已经转为企业的新闻出版单位,将由单一的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转制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
  根据各试点单位的改革实施方案,7家图书出版单位和6家发行试点单位的目标是全部转企;8家报业试点单位则以不同模式进行改制:4家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和《北京青年报》《今晚报》两家综合类报社在现行事业体制下,将其主业(党报及子报、子刊的编辑出版)与其发行、广告、印务及传输等经营性资产相分离,剥离出来的经营性产业组建为企业。而《中国证券报》《电脑报》等专业类、科技类报社将整体转制为企业。
  
  激活,从内而外做大做强
  
  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每一个新闻出版发行单位都面临严峻挑战。转换机制,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内部活力,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是全行业必然的选择。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3年来完成了全省除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外的18个市、94个县(市、区)新华书店的“事转企”改革,全面变革新华书店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旧体制。到2004年4月20日,四川112家新华书店5678名国有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全部转换了“国有身份”,其中,2000多名职工通过竞聘上岗,3000名职工自愿选择分流。包括董事长在内的领导干部一律取消行政级别,彻底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同时,还取消了沿袭几十年的事业结构工资制,实行岗位绩效分配制度。
  市场化的用工和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热情,敬业爱岗蔚然成风。集团在改革中逐步完成了从行政式管理向产权管理、从事务性管理向战略管理、从计划管理向绩效管理、从单点管理向系统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过渡,建立了母子公司管控模式,初步形成了“管而不死、活而有序”的运行机制,激活了企业的内在动力。
  
  归位:政府职能只“管”不“办”
  
  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政府部门主管主办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行政管理部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司空见惯。
  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依法行政,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
  广东省作出大手笔动作,成为2004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广东省出版集团从成立到重组历时4年,其实就是集团在人员、资产、利益和管理等方面与政府管理部门逐渐剥离的过程。到今年6月,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与出版集团彻底实施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将原由省局直接管办的13家企事业单位以及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的国家股,连同这14家单位的党组织关系、干部管理关系一并划归到集团,之后集团整体转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被授权经营国有资产,为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扫除了体制性障碍。

推荐访问:卓著 新闻出版 体制改革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