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小人物_小人物折射大历史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天津老城的一个小院子里,一个叫来子的懵懂少年,跟在老祖母的身后,目睹了一幕又一幕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小院子里如同正在上演着一出鲜活的舞台剧,住在院子里的每一个小人物都在客串演出。在他们命运的变化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年发生的一切,历史的沧桑感渗透在叙述的每一个细节中,并缓缓地流入我们的心底,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就是侯军先生的新作《那些小人物》带给我的感受。
  在这本书中,侯军先生用平实朴素、甚至口语化的白描笔法,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一些往事和故事。对于那个特殊的年代,诚如侯军先生在后记中所言,“并不想做任何的是非判断,也无意张扬或贬损那个年代的任何人物”。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和故事的亲历者,侯军先生只是在回忆和记录,记录那些活生生的存在。通读全书不难发现,为了保持记录的客观性,侯军先生在全书的写作中没有任何刻意的煽情或者是故作深刻的评判。正如这本书的副题“我那十年的私人档案”所要表明的这是作者对童年往事的真实回忆。
  在侯军先生的记录中,无论是那位一直苦于无房结婚、后又遭受丧妻之痛而终身未娶的柱子哥哥;还是争强好胜、总要与人一比高低、最后因为宠物猫的暴死而顿悟的董姨;抑或那个有着男孩性格的、给来子更改名字、偷吃芒果的陈家二丫头……每一个小人物都那么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在一个个笑中有泪的故事中,引发我们共鸣的也正是这些小人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或卑微脆弱或高尚坚强的品行。同时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小人物的人生悲喜剧在某种意义上讲并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跌荡起伏,更是社会的时代的折光与缩影。在作者笔下的小人物身上演绎的是那个非常时代的大历史。
  用小人物书写大历史的写作理念,在近年来的文学创作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把目光投向底层民众和寻常百姓,用小人物的生死歌哭书写历史的曲折进展,凸显社会的浑重背影,使作品小中见大,体现出严谨的现实主义精神。
  令我肃然起敬的是,早在十年前侯军先生动笔开始这部书的写作时就已经决定把小人物作为他写作的对象,并为此付出了十年的时间而从未放弃。熟悉侯军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追逐潮流和张扬个性的人。确切地说,关注底层,关注小人物本来就是他的性格使然。因此同文学创作中的小人物形象不同,侯军先生笔下的小人物更为亲切和真实。配上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的插图,那段历史便形象地微缩于一人、一家、一院之中了。
  侯军先生在后记中说到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一是要对童年故人“长相忆”,二是让世人,“特别是比我更年轻的朋友们”“从他们的故事中透视到那个非凡年代的一些真实剪影”。
  当我的眼角每每为书中小人物的命运而湿润时,我知道侯军先生已经实现了他的写作初衷。

推荐访问:小人物 折射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