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你是我羽翼下的风 [乌珠穆沁的羽翼(散文)]

  当记忆的渴望伸向远方,当青春的火焰重新燃烧,每个年逾花甲的人都要回望来程,去搜寻脚下飘零的一枚枚树叶,辨认那纷杂的叶脉上,可否存留着有关自己的身影。   我于1969年初,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直到1983年离开,在美丽的乌珠穆沁草原工作、生活了十四个年头。二十多年来,期间,虽然回过两回,都也来去匆匆。这两年又想与几位朋友结伴回草原看看,去年秋天,总算如愿以偿。那时,乌珠穆沁便似一头小鹿在我们心野中欢腾,因为那是我的第二故乡。
  故乡在我们倾情回忆中是一片金色的圣地。
  故乡在我们青春岁月中是一杆多彩的旗帆。
  故乡在我们盛年时代又是一处羔羊的牧场!
  1969年3月底,我从内蒙古农牧学院毕业后,按照分配通知到集二线上的赛汗塔拉站下了火车,那时根本买不到去锡林浩特的班车票。不但天天客满,而且,每天刮漫天的黄风。只是遮天蔽日的黄风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们称为沙尘暴。也许习惯了,人们的脸上看不出有多少焦虑,等了三天的班车票,着急也没用,天天两顿一角钱一张的骆驼肉馅饼,吃得都忘了毕业分配的事。等买上票,坐上车,漫漫草原路,足足走了三天,才赶到锡林浩特。可现在,通天柏油路,放眼到天边。原来三天的路,我们只跑了五个多小时就到了。交通、通讯这两大难题真是分割贫穷和富有的两大屏障,如今,无论海角天涯、山乡僻壤,到处是地球村。再从锡林浩特到西乌旗的154公里路,原来要走三个多小时,现在不到四十分钟我们的车队已缓缓驰过小吉林河。已经开辟成旅游圣地的成吉思汗�望坐骑的哈拉图山,在我们的视野和心空中五彩缤纷地移向远方。路旁的旗老煤矿早已从我们记忆的废墟中重新崛起,旗水泥厂、砖瓦厂在我们的辨认中,向我们展示生机勃勃的风采。
  西乌旗,白音乌拉镇,一个祥云缭绕的草原深处小镇,扑过来,扑过来了!三十年,二十年,十年,乌珠穆沁带着历史的音容微笑着迎来久别的亲人。
  我们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旗所在地的西坨岗上,矗立起了那么雄劲的三名摔跤手雕像,定神一看,乌珠穆沁雄壮神勇的形象一下子兀现出来。真带劲!
   自北元达延汗以后,乌珠穆沁就是摔跤手的家乡。1961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七名国家摔跤健将十一名是乌珠穆沁的选手。一百年前威震草原的摔跤手都仍扎那,五十年前的国家级摔跤健将僧格,内蒙摔跤队的教练额尔登白乙尔、色音白乙尔,都是乌珠穆沁人心中的英雄。
  看到雕塑草原的英雄,不由自主地让我们产生敬意,引以自豪。就在审视和欣赏的瞬间,我突然感到古老的草原,领悟了和谐文化的作用,显现这个地区和民族的象征,才具有穿越时空的震撼和凝聚力。只有凝聚才有和谐。
  一片天高云淡的塞外仲秋;一个魂牵梦绕的草原小镇;听到了几颗游子的心音!
  几对目光同时在寻找,寻找昔日的天空,寻找昨天的记忆,寻找自己遗留在这里的愉快和青春!
  站在雕像前看一眼旗所在地,变了!一切都变了!我们在西乌时,那时不到一万人口的小镇,不算三层的栋古尔庙,只有发电厂、气象站有二层简易小楼,现在满眼的青砖红瓦,几十座四五层以上的高楼。来不及放眼,来不及叹息,来不及寻找,我们便来到原来是西沙窝子的上面盖起的“乌珠穆沁宾馆”。白墙蓝瓦,似江南书院,像名人豪宅。客厅内,满墙装饰的飞马肥羊,满廊弥散着歌吟酒香,更有丽妆少女,笑迎远客。一派比家还佳的感觉。早有服务员过来,询问是否有需要服务的事情。
  1980年,旗里派我接待“文革”后第一批香港的画家和演艺人员,下榻的旗招待所连付费洗衣服的地方都找不到,面对客人们的疑惑,我无言以对,只好指给她们简陋的盥洗室。今非昔比呀!感叹中早有领导和朋友们在这里迎候。
  渴望重逢,渴望相聚,渴望我们依然年轻,渴望我们不老的心灵!我在西乌草原工作时的机关里的同事基本上都退离休了。虽鬓飞白雪,但都能呼唤出彼此的姓名,握手,拥抱,絮语,欢笑!
  每一回握手都是一次回忆,每一次拥抱都是一种问候!
  其实,那个场面,看一眼都是岁月的馈赠,笑一下都是绽开的心花。
  我当时经常下乡,结交了很多乡、苏木的领导和牧民。当问及我曾撰写并发表在《锡林郭勒日报》《人民日报》的长篇人物通讯原巴棋宝力格党支部书记玛日古赛时,同事们告诉我,玛书记早已作古,那里已勘探出五处十亿吨煤炭储量,够我们开采一百年,牧人们正在编织新时代马背民族的崭新生活。我曾撰写的另一篇通讯,则是时任巴拉格尔牧场党委书记,被牧人称为“额吉书记”的特木勒同志。通讯在《内蒙古日报》整版发表后,特木勒成为全旗干部学习的榜样。可他也魂归长天,在他工作过的草原上,如今已建起闻名京津的“蒙古汗城”“游牧部落”等旅游景区,长期种地不打粮的农业队,也已退农还牧搬迁到百里以外的道伦达坝草原。
  发展,在我们谈话间一日千里;和谐,在我们探寻中吉祥百年。朋友们打探多的还是我的创作。乌珠穆沁草原给了我文学的生命,我的短篇小说《虔诚者的遗嘱》,被人们认为鲜活而生动地记述了千古草原改革开放初期的嬗变,就是这一缕馨香载着乌珠穆沁和我的名字,飞向文坛,飞向阳光。所以,乌珠穆沁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是我永远朝拜的一方圣地!
  碰一次酒杯,把我们相互的思念撞出叮当的声响。
  说千次保重,让我们晚年的时光牵出快乐与健康!
  留几张合影,愿我们心与草原山水相依、草鲜花香!
  第二天,我们踏着突如其来的仲秋大雪,去欣赏雪后的敖包山和小镇全貌。
  镇后面的敖包山可不像我们在时那样一个山包几个沙坑、几棵小树,现在是“白音乌拉公园”啦!当我们踏雪登山,呵!一处古香古色的亭廊,十三座至尊至圣的大型敖包,九九八十一级登山阶梯,还有几处正在兴建中的设施呢! 我在西乌工作时就住在敖包山下,从敖包山下往前数第二排那一间,就是我住过的家。真是倍感亲切呀!当我看见那熟悉的房脊,脱口说了句:“老骥三匹踏云来,故地心曲诗撞怀……”
  过去的草原小镇,哪有什么柏油路,除了镇中心有个十字路,其它街巷,都是夏天积水、冬天堆雪的坑洼泥土路。可现在,不但主要街道硬化了,今年还要建巴拉格尔河湿地公园、文化广场,把所有街区巷道都要硬化、亮化,争取成为全国小城镇示范镇呢。建设文化名旗,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全旗各族人民心中的旗语。
  回眸以往,“文革”刚过时的草原,不但百废待兴,而且百孔千疮。当时西乌珠穆沁旗也是“名扬海外”。1972年69名兵团知识青年在扑火时牺牲;1977年大雪灾损失了24万牲畜,解放军的坦克车为羊群铲雪开道……都是史无前例呀。
  可现在,小城镇示范已在全国榜上有名,中央电视台《与你相约》综艺频道,曾现场直播了一台西乌珠穆沁旗的节目,让全国观众看到了美丽的乌珠穆沁草原。更使人钦慕的是,这里举办的2048名蒙古搏克比赛和800匹蒙古马大赛相继挑战世界吉尼斯记录都获得成功。西乌珠穆沁草原靠文化、靠智慧真实地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文化,成为草原的羽翼。印证了回荡在人民大会堂里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和精神的动力”的时代强音。
  见面会上我们向老领导、老朋友们一一敬酒,我们还到几位朋友家去看望。
  一声声问候比三年坛子奶酒还醇厚飘香。
  一阵阵说笑比十里轻风细雨还润腹沁脾!
  多少以往,在彼此的回忆中成为岁月美好的追述。
  多少希冀,在时光的突奔中化作人生绚丽的彩虹。
  乌珠穆沁之行,让我们了却了一桩心愿,续写了一支心曲!找回了心灵的慰藉,壮美了绚丽的晚情。
  旗领导为我们饯行的酒宴上,我就把在敖包山上没想起来的后两句诗哼出来:
  “老骥三匹踏云来,故地心曲诗撞怀。老宅新居情犹在,万缕千缘天地开。”
  我的话音刚落,草原姑娘们捧着哈达、奶酒唱着优美的《乌珠穆沁之歌》给敬酒来了:
  碧绿草原托载着座座白毡房
  河流像飘带蜿蜒向远方
  云雾绕山林花果送清香
  百灵鸟唱着歌嬉戏你身旁
  啊哈啊哈荷……
  神圣的地方乌珠穆沁草原
  我要把你的美丽永远歌唱……
  我们不由自主地和姑娘们一起,唱着草原最美的歌。歌声洗亮了以往,洗亮了晨星。
  曾长期担任西乌珠穆沁旗副旗长、现为锡林郭勒盟委巡视员、牧民出身的朝伦巴特尔,高兴地带着我们去参观过去他在草原深处筹建的号称“亚洲第一大敖包”,酒宴上,他又以那不大流利的汉语既郑重又诙谐地告诉我们:“旅游招商呀,和谐文化啦,黄牛改良赚大钱嘛!”说得我们由衷地笑了好半天。天地情怀,和谐美满!泪花溅起酒香,在我们心头久久地飘绕……
  乌珠穆沁用浓烈的情意,额吉般拥抱着远方的游子;探望第二故乡的我们也完成了“怀旧之旅,感恩之旅,激情之旅!”
  感念乌珠穆沁的恩德,祝福乌珠穆沁长出鲲鹏的羽翼,在九天自由飞翔!
  
  责任编辑 哈 闻

推荐访问:羽翼 散文 乌珠穆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