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南方(二篇)】 什么观冷眼

  当 官   南方人对当官的看得很淡,不像北方人,见到一个后面带“长”的,都一脸谄媚地笑,美其名曰:尊敬。   这倒不是说北方人没有骨气。北方地广人众,以种五谷度日,春播秋藏,靠天而收,日子过得相当拮据。因此,“学而优则仕”是每个家庭对子女最大的期望。
  十年前,乡镇没有合并时,我老家所在的镇(属湖北襄樊地区)辖区面积有200平方公里,人口近7万人,当官的就那么几个,普通老百姓一辈子没见过镇长脸面的可以说是一网一箩筐。这种官能不让人敬畏么?
  一年的夏季,县里为了重视麦收工作,县委书记亲自带着四大家领导以及新闻媒体、保驾护航人员近百人,来到我家的责任地里进行现场割麦。县委书记头戴草帽,脚穿胶鞋(当时是雨后天晴,地里还有些稀烂),挥舞着镰刀,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我去送水的时候,县委书记突然拉住我要跟我合个影。我吓得愣住了,那年我才十一岁,浑身上下穿得破破烂烂不说,还光着一对脚丫子呢。
  县委书记没有顾忌那么多,一把就拉住了我。我趔趄着到了书记身边。霎时,所有媒体的镜头都聚在我们身上,喀嚓、喀嚓声不绝于耳。
  等照片洗出来一看,我和书记之间空有很大的距离,足足可以挤下一个人来。我站在书记的右边,书记并不看我,双目带笑看着镜头,他右手提着的镰刀,因刀口上翻显得寒光闪闪格外耀眼。
  就这张照片,竟成了我大伯――这位土改时就当上村支部书记向乡亲们吹牛的资本:看看,我侄多有出息,能和县太爷一起照相呢。
  到了南方,由于经济发达的原因,对当官的又有了一层新的了解。以前在老家读书时就听得这么一个笑话,说是南方的父母告诫孩子,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才能当老板;要是不好好读书,就让你去当官。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它确实反映了南方人比较注重实际,那就是多挣钱,有了钱,什么都好办。毕竟,当官只是极少数人偶然的一个机遇罢了。
  曾跟一位身价过亿的民营企业家聊天,他说,在南方当官,若一心为民,清正廉洁,大家还是很佩服的;反之,连狗屎都不如。可见,当官有多难。
  因有钱的人多,所以南方当官的都很平易,也很朴素。我遇到最大的官员是一位省部级领导,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吏了。他来视察工作,十多个人相陪,我做记录,大家说说笑笑,比较融洽。领导讲话声音洪亮,高屋建瓴。但在最后他表示自己为农民的上访而深感不安时,把“惴”字念成了“揣”。
  不知是有意或是无意,他的话一结束,大伙依旧拼命鼓掌。我想,他若真的错了,若过后没人提醒,那真是他的悲哀;若是他有意考验别人,那将是官场上的悲哀。
  古语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我等这些凡夫俗子呢。

  吃 饭

  我最喜欢同南方人一起吃饭。不论生疏,三五人聚在一起,各点一个喜爱的客家菜,就打人头饭。
  酒一般是不喝的,若说喝酒,地点准在卡拉OK厅,并且多数是喝啤酒。
  吃饭就是吃饭,上菜时要上汤,喝上一碗,肠胃顿觉舒畅,然后饭菜共进,风卷残云,一会就饱了。这在北方可是不行的。特别是我老家。
  在我老家聚会,人少时最起码得四个菜,三个菜都不行(据说是骂人的,要成双不成单)。这在餐馆相聚还好说,若在农村老家万一弄不出四个菜呢?那就捣个蒜汁,加点盐,兑点水,淋点油,放在一起,也要凑够四个盘。为此,我们那里流传这么个顺口溜:
  四个菜一壶酒,
  老虎杠子五魁首。
  吃了饭我就走,
  大事小事都没有。
  可见,相聚除了四个菜外,必须得有酒。我们那里说请吃饭,其实就是请喝酒。菜上好后,就斟酒。酒是白酒,酒盅一般都是七钱的。先喝一个满堂彩(同桌的人共同站起来干杯),再喝一个门前清,接着是点发酒、坐庄酒、友情酒、认识酒、孝敬酒(一般由主人的小孩来斟)……一杯接着一杯,几圈过后,开始划拳猜枚行酒令。你若说不会,那好啊,总会数数吧。得,就猜火柴棒。
  一顿饭下来,米粒未进一口,反而把胃里的老本贴了出来,又呕又吐的,全便宜主人的那些鸡呀狗啊的。
  在我老家,只有酒令结束后才上饭。绝对不允许先吃饭再喝酒,更不允许边吃边喝,若有人逆行,就叫坏了规矩,不识抬举。而南方人就不拘这些小节,他们看中的更是身体的健康。若在酒桌上遇到一两个会喝酒的,酒瓶往他面前一放,能喝多少喝多少,愿意怎么喝就怎么喝,没人干涉,没人劝,自得其乐。
  曾参加一个同事的婚礼,放流水席,八个人一张台,不论官职大小,不论亲疏贵贱。凑够人数就开席,十个大碗菜往上一摆,再放上一瓶酒,能吃的就吃,能喝的就喝,主人不再客套,客人也不怪罪。吃完饭,抹抹嘴就走。主人还等用桌椅再待下一席呢。
  我初来南方时有点看不好。渐渐习惯了,反觉得这种吃饭实在、实际又实惠,于是,我每次返回老家,都向乡人宣传南方人的吃饭方式。他们却总是嗤之以鼻,说,什么玩意呢?
  我哂笑。

推荐访问:冷眼看 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