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奔向“鸟巢”_刘翔鸟巢退赛

  “鸟巢”亮度不能仅靠刘翔         笔(笔者,下同):刘翔的崛起与亮相,是东道主在北京奥运会前的亮点与经典之一,曾有人这么形容他:“一个追风少年,一步跳在世界面前”。他去年12秒88破世界纪录,加之雅典田径场还有一枚女子万米的金牌,更使人们对中国田径在北京奥运会的前景表现出更浓的兴趣与更热的期待。您怎么看?
  嘉(嘉宾,下同):作为中国田径队的一员,我非常感激国人的关注与厚爱,但我同时觉得更有责任将实际情况与项目特点与大家多作些交流,使国人对刘翔,对中国田径队的期待能建立在更为理性科学的基础之上。许多人对中国田径的认识是从刘翔开始的。刘翔不仅是中国田径界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但这么长的赛事,这么大的场面,我们的主旋律能否唱响,光靠刘翔一人是远远不够的。而这点恰恰是我们的软肋。
  温故而知新,让我们先回头看雅典奥运会:除刘翔的男子110米栏与邢慧娜的女子万米两枚金牌外,中国田径队在奖牌榜上还没有一块其他成色的奖牌。全队52人(男20女32)参加31项(男子14女17)比赛,4—8名中一共也就6人次。参加多赛次径赛项目的运动员共11人,一轮就淘汰6人,第二轮又被淘汰3人,占径赛参赛运动员的八成以上;田赛项目27人参赛,除2名全能运动员不计在内共25人,及格赛就被淘汰20人,也占田赛参赛运动员的80%!中国田径整体水平不高,多数队员大赛参赛能力不足,这一基本状况至今并未得到根本扭转。这正是我们备战2008年奥运会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实力保证惊人的12秒88
  笔:实力是基础,训练是保证。怎么解释去年7月11日在瑞士洛桑,刘翔以12秒88的惊人成绩刷新英国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之事?事后连孙海平教练都称未想到。而恰恰在这年,刘翔脚伤,整整两个月没穿钉鞋,又放弃了莫斯科世界室内锦标赛。就在洛桑前的巴黎大奖赛上,刘翔也只跑了13秒1g,专项技术训练也不系统。您怎么看这一点?
  嘉:从现场情况看,刘翔破世界纪录有美国阿诺德逼得很凶所起的促进作用。整整10个栏架,两人都难解难分,最后冲刺刘翔仅领先一肩。阿诺德也以12秒90破了原世界纪录,赛后两人紧紧拥抱,祝贺对方,感谢对手。
  训练是基础。应该说去年3月那次受伤纯属意外。多年来,孙海平教练对刘翔的训练安排可谓慎之又慎,无论比赛还是训练,准备活动时间之长,手段之细,在世界范围内堪称凤毛麟角。所以,这么多年来,刘翔基本没伤。这也是保证他能坚持长期系统科学训练,从而独步世界之巅的客观条件。好在这次意外伤也不重,使刘翔也意外得到了多年连续征战之后正常训练情况下难以实施的调整机会。
  
  “速度不是在跑道上练成的”
  
  孙海平有句名言:“速度不是在跑道上练成的”。他们在跑道外的练习时间,一直占一半以上。这一受伤,反倒让他们更有足够时间加强身体专项素质训练。在上海莘庄训练基地,我也去看过几次。他们的训练很特别,上专项素质课,用杠铃等传统器械很难奏效的力量练习,都被孙导组织的各类其它器材替代了,还经常是好几人围着刘翔使劲,刘翔腿上还缠满拉带,人人累得满头大汗。这段日子,他们围绕着以腰髋关节为中心的周围肌肉群大做文章。受了伤,专项技术意识和素质反倒更上一层楼。虽然刘翔的平跑速度在世界跨栏顶尖选手中非常一般,估计全程下来要输0.2秒左右,但综合起来,专项总体素质不比任何一人差。刘翔能独步世界之巅,除心理因素外,技术与能力上主要靠两手,一是栏与栏间技术,二是专项素质。养伤期间,多年征战所带来的肌肉系统的疲劳也得到有效清除,心理上对专项技术训练有了新鲜和渴望的感觉。伤愈之后,只需几次训练比赛,就完全找回技术感觉,出好成绩是水到渠成之事。7月11日破世界纪录后,去年9月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世界田径大奖赛总决赛中,他又跑出了12秒93的优异成绩。能在两个月内两次跑进13秒,绝无偶然与侥幸可言。
  再扯远一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倪志钦,1970年11月以2.29米破了世界纪录后,本来很有希望至少再破一次。当时,我与他在一个队里,看到他差不多每次早操只要稍稍活动,就能跃过2米20以上横杆。1971年夏,在阿尔巴尼亚,他两次要2.25米一跃而过,冲2.30米重心已过,但小腿碰杆,非常可惜。事后,他自己总结道,破世界纪录后,训练面越来越窄(往往就是打球、蹲杠铃,过杆),身体健康水平和专项技术能力得不到有效保障,专项素质训练不足,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刘翔大赛能力,中国田径的一面镜子
  
  笔:记得您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无论是刘翔还是他的队友,在“鸟巢”能否亮丽,一看平时攒的实力够不够,二看这一已获得的实力到时候能不能充分发挥。那么,在搞好训练的基础上,是否将系统总结刘翔比赛经验,是提高更多队员的大赛能力的一种较为现实与可行的渠道?
  嘉:当然。但刘翔是刘翔,再说项目之间也有许多的不可比性。但借鉴他的经验,对解决大赛的“临门一脚”问题的意义重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打好奥运会,参赛者首先要打好各种比赛。“大赛”应该是个能伸缩的概念,不同层面的运动员有着不同的内涵。我认为它应该是作为一个具体的运动员所能够参加的最高类别的比赛。这类比赛在不同层次都属于意义重大,关注度高,自己准备也充分的比赛。对承担奥运会任务的运动员来说,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以及亚运会等都是,奥运会当然属重中之重,大赛之最。
  
  “临门一脚”有标杆
  
  笔:对大赛能力的检验,有否量化标准。
  嘉:这“临门一脚”功夫,应该看其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既有训练水平,挖掘了自己最大潜能的综合能力。大赛能力强者,自然是指能发挥自己近期既有水平,表现个人或赛季的最好成绩,完成了比赛任务,取得较好名次者。
  大赛能力应有四个层次。一属超常发挥,超出自己已有的最佳水平,如刘翔2004年8月在雅典奥运会一气将他以往的最佳成绩从13秒05提高到12秒91,平世界纪录:2006年7月在洛桑的国际田径大奖赛中以12秒88破世界纪录;二是正常发挥,达到或基本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如2006年9月在斯图加特的世界田径大奖赛总决赛中刘翔以12秒93夺冠等:三是基本发挥,接近了自己的正常水平:四是发挥失常,甚至表现出“业余水平”。
  第一种情况当然是我们奋斗的最高国际。但这需要同时具备诸多条件,还不容许有一丝闪失。难度极大,要求人人如此,时时如此,并不现实。
  正常发挥,应该是指达到或接近自己当时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与许多室内项目不一样,田径大赛都在室外进行,有温度、 湿度、风速、风向等差异,竞走,马拉松还有坡度弯路海拔等更多不确定因素。另外,大赛的长距离跑是以夺名次为目标,有个战术运用配合问题,不一定能够或者非要拿出自己最佳成绩。田径项目多,很难有个统一的量化指标。依我看,在比赛条件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跳高大致在比赛规定的一个高度差内,跳远在10—15厘米以内,短距离跑在1%~2%左右等均为正常发挥。
  另外,还可以参考所取得的名次情况。现在国际上流行一种推论,凡进入世界(年度,下同)排名前20名者,在一次特定的世界级比赛中,理论上均具有进入前八名的可能:凡进入世界排名前8名者,理论上均具有夺取奖牌的可能;凡进入世界排名前三名者,应该具备夺取金牌的机会。如果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当然算出色高度发挥,而不管其成绩是否为本人最佳。而只要成绩没有太离谱、参赛者较多而名次又大致在排名范围内,也可认定为正常发挥。如长跑项目除基本发挥已有成绩水平这一标准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比赛要求,以战胜应该战胜的对手,取得应有的名次为另一标准。这大概也可以算是人们对我们的田径国手表现考量的一个参考依据。一般而言,在最高水平的大赛中能有第一种(超常)或第二种(正常)发挥的,大致在参赛者的三分之一左右。
  笔:您认为,田径与其它项目比,这“临门一脚”还有什么区别?要解决好还需在哪些方面下更大功夫?
  嘉:田径是挖掘人体最大潜能的运动,又主要通过个人“单打独斗”来表现。即使有战术,也要在同等实力下才有意义。所以这“临门一脚”的能力主要还是在挖掘和表现自身最大潜能方面。
  
  大赛“软骨症”种种
  
  笔:为何多数人会在大赛中表现不如人意?有人如此解释我田径队在雅典两极分化的结果:是因为我们有些队员很少出国参赛,有的第一次出去就面临奥运会这样的顶级赛事,可不是一进赛场就晕了!黑压压的体育场,呼声震天掌声如潮;耀眼的灯光如同白昼;巨大空间,极易产生渺小感与孤立感;语言障碍环境不适导致心虚,加上与实力悬殊的大牌明星同场竞技,不产生不良生理反应才怪!您如何评价这一论点?
  嘉:你所说的情况确实存在。我国部分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已经达到一定或较高的水平,但是总难在世界大赛中充分发挥和表现,很多情况下总是强调“年轻”,“经验不足”、“不适应”、“心理不稳定”等理由。这从其次具体比赛而言可能略有一些道理,但从整体而言却是言不及义,未能找到问题的根本症结。比赛级别越高,公众关注度越高,与自己的利益关系越密切,压力也就越大。众所周知,水无压力不流,只要压力恰当,人体会产生积极、有价值的反应。如大赛前人会兴奋,心率加快、充满激情,进入临战预热阶段。许多人在危急情况下表现神勇,以及动物界的“狗急跳墙”现象等都证明这一点。但什么东西都有度,压力过大,人就会承受不了,心情紧张、焦虑,血压偏高,头痛,甚至还有吃不下饭,严重的还会使新陈代谢发生紊乱。有的一临大赛,就会严重失眠,有的还习惯性地拉肚子,哪怕吃的再当心都无济于事。这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飞人”有钢索般神经
  
  笔:人称刘翔有钢索般的神经,他的沉着、冷静与坚强,与他的年龄几乎不成比例。您与他有较多的接触,能否再谈得细一点?
  嘉:刘翔则恰恰相反,他的训练年限虽然不长,但近几年参加各类比赛特别是国际比赛的次数却是中国运动员中最多的。2003年“非典”疫情严重影响训练比赛达四个月之久,但他全年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仍高达20场35赛次。现在,他早已适应了冬天参加国内外各种室内比赛,夏天参加国内外室外系列比赛的节奏。2004年夏,为适应雅典奥运会多数项目晚上比赛的情况,训练局专门给田径场安装了夜照明设备,队里也安排了多次灯光下的夜间训练。尽管如此,不少队员仍不适应,一进场就发晕。而刘翔从不参加夜间训练,因为他早已适应欧洲晚上比赛的环境和条件了。
  再说心理素质,在雅典奥运会田径比赛开始9天后,我国田径项目在奖牌榜上仍然颗粒无收,刘翔自然成为争夺奖牌的最大希望。在“众望所归”的巨大压力下,他表现出惊人的坦然和镇定,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询问和关切,他总是淡然回答一句:“我争取进入决赛。”事实也是如此,跨栏比赛要跨越10个栏架的障碍,每轮赛次的任何不慎(包括自身失误和他人影响)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只有进入决赛才能放手一搏。按照和教练员一起制订的比赛方案,刘翔在确保不出任何差错和合理分配体力前提下,顺利通过预、次、复三个赛次进入决赛。在整个过程中,发生了阿兰·约翰逊在次赛中技术失误摔倒退出比赛以及杜库雷在复赛中跑出13秒06年度世界第二好成绩这两件意外之事。各种议论与担忧形成了无形的压力。但刘翔未受任何影响,没有丝毫的惊惶失措。对前者,他深感遗憾与惋惜,对后者,他只说过一句:“跑那么快干吗?我只要保证自己进决赛就行了。”一个当年仅21岁的年轻运动员能在如此重大的赛事与险恶的环境中保持高度的自信和沉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各类大小比赛的磨练,使之在技术、能力与心理上逐步成熟,完全成为世界一流高手。
  刘翔“钢索般神经”的造就,值得大家深思。中国田径运动不能陷入总是年轻,总是不适应,总是缺乏经验,总在锻炼队伍而总不进步的怪圈,必须要有观念和认识上的改变,必须使训练工作从整体上主动与国际接轨,让运动员更多地经受锻炼和考验。只有这样,千载难逢的北京奥运会才不会留下大的遗憾。
  
  要“从游泳中学会游泳”
  
  笔:在现有条件下,中国田径军团如何尽快提高大赛能力?
  嘉:大赛能力以平时实力为基础。如100米与11O米栏,在奥运会与世界锦标赛上都要比4轮才决出胜负。既要不冒险确保晋级,又要留有余地保存体力,这谈何容易!我们一些较好的短距离径赛队员,之所以第二枪比第一枪差的远,主要是实力不足。预赛已将能量消耗殆尽,次赛自然力不从心。这就不能简单归咎大赛能力不足。当然,在一些远度项目上,如跳远、三级跳远以及投掷,确保前三跳、前三投拿出高水平,也是战术课题之一。
  大赛能力不会从天而降,需要从训练中从平日的大大小小的比赛中积累。要切实把握各种规律。如高原训练何时下山最有利,有人说是赛前4天,有的说还要多一点。倒时差赛前几天到达赛地为好,有的认为两个时区(经度差30度)花一天最好,有的不以为然。到底哪个准?这里既有共性,也会有个性。既有时间地点环境改变等不同条件,也有各人的个体差异,就是同一人也会有波动。对赛前训练的安排,比赛现场对运动员的调控,运动员心理调整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如何精确到位,既不是不足又不要过,从而让队员保持好的兴奋状态,这 些都是大学问。我们有的恰恰相反,赛前训练情况越好,变数却越大,越不易掌控,越容易出问题。平时的付出积累,赛前的宝贵资本统统付之东流,像踢足球那样什么都做了,就差在那临门一脚,你说冤不冤?愧不愧?孙海平敢说,只要给他三天时间,他就能让刘翔随时参赛,并拿出十三秒二几以内的较高水平。我们有几位敢这么说7我们能够从中悟出点什么呢?
  对训练,我们要尽可能地接近实战,如增加一些难度,提高质量,严格要求,还可人为制造一些紧张气氛,适当多搞些测验、模拟比赛等。当然,只要有可能,就应尽可能多参加一些比赛。国际上现在流行以赛带练,某种情况下甚至以赛代练,这也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比赛是一种积累而不是一种消耗,只有尽可能多参加比赛,才能逐步适应各种比赛,最终驾驭比赛,从而成为一种比赛型选手而不是训练型运动员。大赛能力也是比出来的,而不是养出来的,“从游泳中学会游泳”是提高大赛能力的最佳途径。当然多数选手哪怕是承担北京奥运任务的选手,也不一定能有刘翔这么多的国际比赛的机会。但国内比赛呢,我们的大奖赛,冠军赛、锦标赛都用足了吗7现在还有一些优秀运动员全年报名参比赛的次数还不到10次,一些重要的全国比赛,还有不少人弃权,理由是没有准备好,怕影响训练,怕加重伤病。这么娇气,哪能在赛期长、赛次多,竞争残酷的大赛尤其奥运会这样的大赛中杀出重围呢! 态度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认知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在大赛中照样晕,可能照样再吞以往的苦果。而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我们没有这个时间了。这一点,我想再呼吁一下,真希望能引起业内人士重视,也能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与帮助。
  
  朱建华1984洛城之憾
  
  笔:近二十年间,中国田径的世界顶尖高手,另一个也来自上海,1963年出生的朱建华。从1983年6月到1984年6月,他曾先后以2.37、2.38,2.39米三次刷新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即便在洛杉矶奥运会前的热身赛上,他也跳过2.33米,是我整个代表团中赢取金牌实力最强的希望最大的。遗憾的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中,他仅以2.31米获取铜牌。而1983年出生的刘翔恰恰相反。这里能总结一点什么吗?
  嘉:这两人都是天才,都是我国体育界的功臣。但这两人缺少可比性,不仅隔了一代人,项目也不同。当然有一条是明显的,是因为当年那个历史条件,朱建华参加国际比赛比较少,与高手过招也少。在那种干扰大、竞争激烈甚至残酷的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与抗干扰能力恐怕不如刘翔。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他三破世界纪录与洛杉矶奥运会上得铜牌的情形。他首破世界纪录(2.37米)是在1983年6月五运会的北京预选赛上,当时其它比赛都已进行完毕,在非常安静与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他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二破《2.38米》是在1983年9月第五届全运会的决赛中,全场应该是作了最好的配合,朱建华在起跳前,鸦雀无声,跑道上所有的比赛都临时停顿下来:三破(2.39米)是在德国一个叫埃伯斯塔特的小镇上的一个手球场上安排的一个跳高单项比赛中实现的,虽然两个对手很强,但参赛者不多,朱建华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从容不迫地调整,亮出最佳战绩。然而到了洛杉矶,就没那么好的条件了。助跳跑道上不时有各种径赛队伍穿梭《跳高助跑要利用径赛跑道》,比赛时间拖延过长,他的对手在关键时刻磨磨蹭蹭又打乱了他的节奏,朱建华在无助中想找胡鸿飞指点,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另外,刘翔的外语能力比朱建华强点也应该是一大优势。
  
  雅典决战前,孙海平亲口对我说:“八成(夺冠)把握”
  
  笔:事后有人总结说朱建华未能夺金重要原因是状态出的太早了。您怎么看?
  嘉: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我的观点一直是月圆则亏,引而不发更好。学过生理的人都知道,兴奋过后就是抑制。就拿百米来说,最高速度也就能保持2秒钟左右。短跨跳等速度力量型项目,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转换更快。任何项目,最佳状态不可能在短期内重复。调节状态是一门科学。所以,要提高大赛能力,无论对运动员本身还是教练员,要掌握项目的全过程,认识水平、控制能力决定最终效果。细节决定成败。刘翔他们的准备活动也非常可圈可点。雅典两小时的整个过程,刘翔只与孙海平说了两句话,一是“师父,帮我拿瓶水。”“二是上场之前”师父,请相信我。”连罗(超毅)主任站在他面前足足一分钟,刘翔硬是没看见,可见专注到何等程度。去检录途中,刘翔的双脚有劲的似乎要将地板踩漏,孙海平当即对我说:“八成(夺冠)把握。”希望竞走成为“鸟巢”掘金人
  笔:竞走是我国的传统强项,女将曾拿过两枚奥运会金牌(1992年巴塞罗那陈跃玲、2000年悉尼王丽萍),世界锦标赛也拿过金牌,世界杯收获更丰。但这一项目很特殊,除距离超长,气候环境影响大,还有裁判因素。据测,O.05秒之内的腾空肉眼是看不清的,而在高强度快速行走中,又是很容易出现腾空的。而规则又规定判别依据是肉眼而不是仪器,这是否增大了变数与偶然性7咱们怎么办?
  嘉:裁判因素是不能左右的,我们应该相信多数裁判会公正执法的。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练好我们的技术,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做到体力好时技术无可挑剔,体力不足时技术不变形。
  北京奥运会竞走设3个小项,即男子20、50公里与女子20公里。这三项目我国选手在训练中都有很高的水平,现在要紧的是将训练水平能在我们所希望的大赛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表现出来。
  与许多项目不一样的是,竞走训练苦,比赛更苦。这里既有体力上的,更有心理上的。我们队员的发挥也有上乘之时,可惜往往不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我认为竞走需要比别的项目更多地下功夫研究比赛制胜方略。
  前几天(2007年3月下旬),我去深圳看了国际竞走挑战赛暨全国竞走锦标赛。男子50公里比赛2公里一圈,开始8分36秒,后程10分17秒!。前程拼下的时间,后程却用加倍的时间去偿还。深圳比赛与许多国内外比赛相似,许多人包括很可能承担奥运会重任的队员的走法如出一辙跟住第一集团,能跟多远跟多远。似乎没见有人敢以我为主,按照自己的节奏走的。他(她)们普遍担心孤军作战压力大,太累,前头要是被拉下来,后头很难追上。而事实并非如此。有多少世界级竞走名将,都是“我行我素”的孤胆英雄,“笑在最后,笑得最好”。当然,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竞技中,理论上最有利的始终运用平均速度做不到。但相对平均总可以吧。如400米,前后200米时间差一般不超过2秒为好。我想举美国迈克尔·约翰逊的例子。他是当今男子200米(1 9秒32)、 400米(43秒18)两项世界纪录保持者。在当今400米的顶级选手中,惟他一人200米在20秒之内。按理说前200米,他应该是 轻松领先的。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不仅从不领先,还经常在八位参赛者中列五六位,后200米才后来居上。我还想举自己初次参加400米比赛的例子,在一个赛季里,三次比赛出现了三次截然不同的结果。记得当时我200米最好成绩是21秒9,头次比400米,我头200米跑22秒1,结果欲速则不达,最后的直道几乎是走着下来,成绩51秒开外;第二次,头200米我放了一点,跑22秒7,结果全程跑48秒8:第三次前半程再大胆放一点,23秒5,结果全程48秒3,仅差全国纪录O.1秒!两年后,当我200米具备20,8秒水平时,虽没专门练过400米,但可以将全国纪录提高到47秒3(分段成绩:200米22秒7、300米34秒7)。这一水平虽然很低,但道理应该是相通的吧。短短的400米尚且如此,几十公里的超长距离更有合理分配体力问题吧。
  还有,刘翔赛前的准备活动一般是两个小时。项目不一,竞走倒不必花这么长时间,但要确保到位。我们有的队员有错误观念,怕影响体力,想边走边活动开,一举两得,结果是埋下了祸根。比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时开局强度就很高,我们的队员跟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有的还破坏了自己的节奏与计划,主动权完全拱手交给了别人。
  竞走要在北京奥运会再放异彩,有利条件很多,当前要紧的是解决好练就多种适应能力问题与赛前安排问题。而据了解,这些问题各竞走组教练都在认真抓紧落实。我当然盼望,竞走也定能在北京奥运会上表现出大家所希望的水平。
  
  “鸟巢”决胜看12秒90,愿刘翔终有一天12秒85
  
  笔:最后一个问题仍回到刘翔身上,他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尽管刘翔本人说过,他12秒88的世界纪录能保持到他当爷爷之时,当然那是在调侃中说的,也许不能当真。那您认为他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何时还能再破人类的这一极限?另外,孙海平教练亲口跟我说过,北京奥运会110米栏决赛,谁能跑到12秒90,金牌就拿下了。您怎么看?
  嘉:刘翔何时再破世界纪录,谁也无法预料,但他肯定还有潜力,还有提升的空间。你看,除个例外(如雅典奥运会),那么多大小比赛与外国强手过招,他几乎每次都是后来居上,特别是前三栏落后较多,这不就有提升空间吗。另外,他的过栏技术近乎完美,无论什么比赛,他几乎从不打栏。但栏上技术还有潜力可挖。据专家估算,各种条件同时具备,再提到12秒85左右并非天方夜谭。至于北京奥运会110米栏决赛,孙导说得对,已经到了第四枪,比赛都进行4天了,再强的对手也很难在这规定情境中超出自己的极限,12秒90,金牌拿下了。当然我们最希望那是刘翔跑的。
  4月10日,“飞人”刘翔与“鱼”美国菲尔普斯(前不久澳大利亚墨尔本游泳世锦赛上,他一人独吞7枚金牌,更新4项世界纪录)在北京我们训练局的田径场相聚,双方共勉一年后北京奥运再作贡献。孙海平则从他们的热烈交谈中思考如何借鉴这位“外星人”的经验,为己作用。孙导总结说:“那就是要创新。”他说,他已经带过三批队员,刘翔是第三批。“但如果我与刘翔的训练观念与手段还停留在以前,练得再好,很可能也就是13秒50水平。”要打破平衡,一定要有新的刺激:要突破,一定要有新变化。“现在是12秒88,要提高到87,甚至85,是我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崭新天地。我们必须寻求新的方法,运用新的手段……”
  现在,刘翔,孙海平以及国家队,上海方面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刘翔与中国田径事业的人,都在殚精竭虑,为完成这一神圣光荣使命而共同奋斗。
  
  责编 柏强

推荐访问:鸟巢 奔向 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