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之一,但越来越多的学生畏惧写作,一些高中生甚至认为写作文是在浪费时间。每次上写作课,看着他们一张张“苦瓜脸”,我似乎看到上面写着“写不出来”。如何帮助并且正确引导学生面对写作甚至让学生爱上写作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写作其实就是一种自由的表达,不存在会写或不会写的问题,而在 于你是否愿意表达。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把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表我心,对学生来说应该没问题。我们是为了表达心声而写作,不为写作而写作。

 我一直坚信文字有无限魅力,于是在初次上写作课时,我不急于让学生动笔(刚开始这一决定也是学生迫切希望 ,“不用写作文,那多好啊”),而是范读了一些优美、精彩、深刻的短文。当然了,这些文章都是我精挑细选的,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这也算作投其所好吧!记得第一次我读了一篇《什么是语文》,读完后我一句话也没说,就看学生的反应,如何听他们小声地嘀咕着“谁写的,真好”,羡慕的

 神情毫不掩饰地挂在了脸上,我心中窃喜。后来我还给他们读了华盛顿的演讲词、乔丹的演说词、甚至刘德华给母亲的生日祝词,学生们表现的兴趣极大、热情高涨,一向“讨厌”的写作课在他们心中逐步占了一席之地。接下来的一个阶段我鼓励学生自己找文章来读,并且口头说明自己推荐的理由。他们中有人读了海子的诗,有人推荐韩寒的文章,也有人喜欢郭敬明的《幻城》…… 对写作的排斥畏惧心理就在谈论自己喜欢的作品过程中逐渐消失了,羡慕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甚至有人开始跃跃欲试,想拿出自己的文章与他们心目中的好文章一比高下。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这时老师就得主动了。

 二、培养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

 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写作,首先表现在老师随意布置作文题,想到什么翻到什么就布置什么,作文训练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没有具体有效的训练内容及步骤, 老师准备得不充分,没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就很难指导学生写作,学生作文时自然也就无所适从了。其次平时的作文训练内容单调、枯燥,不注重生活积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而这样的题目要学生做到有话可说,发挥出作文水平来,真的很难。

 我想何不给学生以创作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驰骋思维的想象空间,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章呢? 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初、高中生大都涉世未深,见识不广,生活范围相对狭窄,所以我们要尽量回避那些学生无话可写的题目,不然的话学生即便写了作文交差,想来多半也是敷衍了事,凭空编造,词不达意,很难出精品。

 因此在话题上要注重话题的阶段性,连续性,系列化,贴近生活。对于刚升入高中的新生,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肯定也有新的感受,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新”为话题让学生作文,指导学生写作时告诉他们要写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个阶段也是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较陌生的时期,我们以“展现自我”的话题作文。。再者此时有人开始了第一次的寄宿生活,离开家人生活要自理了,也有人不适应高中的学习,也有人一直留恋初中的学习或同学……他们面对许多这样那样的困惑,于是我们就以“困惑”为话题,使他们感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第二个阶段学生已经熟悉了周围环境,也开始适应高中生活和高中学习,思想也日渐成熟,看待问题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此时我们就他们的成长让他们自己回顾总结一下,也是学生乐意的,请他们以“成长的烦恼”、“成长的快乐”、“我的一次重大决定”“误会”“诱惑”等为话题,

 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想象乐趣,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告诉学生:“一千个作者,同样要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我们引导学生关注了自己的生活和成长,同时我们也要引导他们关注他人和社会。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如何对待这些爱护帮助他们的人,对他们要说些什么呢?让学生以“感恩”为话题,抒发真情,畅所欲言。对于高三的学生,面对更大的压力,指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简单的说人生追求似乎很重要了,更要教会他们面对挫折。我们以“完美与缺陷”、“心态与人生”“面对狂风”“沧海桑田”“精卫填海”等为话题,让学生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有自由度的题目,学生见了定会眼睛一亮,精神振奋,产生出强烈的写作冲动。

 当然,除了话题式作文训练外,我们还可以训练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等,注意作文训练的多样性,让学生有选择,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进行充分的自由创新写作。无论怎样使学生有事可叙,有人可记,有景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使学生写作有源头活水。

  作家孙犁认为“如果知道生活是源泉,能不断深入生活,加深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那么文章不只可以写得好而且可以写得短些”。(《关于短篇小说》)

 另外,近来高考、中考作文命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扩大学生联想力和想像力的作文命题的出现,也给以前枯死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一时我们就要培养学生做个有心人,要求学生每周写三篇短文,随时记下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一瞬,老师每周也能进行一次讲评,作文讲评注重真实、以情动人的文章,让学生明确从生活中选材,提炼思想的重要性,进而培养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皆素材的写作素养。

 其次阅读是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提高认识生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张志公先生说得好:说到最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而班主任总是为学生看形形色色的课外书而头痛,其实只要我们引导得好,又何必“谈书色变”呢?阅读是间接的生活积累,学生写作无话可说,也是阅读量不够造成的,这里虽然有客观的原因,但是缺少老师的引导也是主要因素。所以我主张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外书籍。教师可以推荐几本书,学生也可自荐书目。为了使读书有效,让学生写读后感,每两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使人

 丰富阅历,扩展眼界,在长期的读书积累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思想活跃,开始关心国事,因此,及时抓住同学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即兴作文,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奥运会时,让同学们关注女排赛、足球赛,然后要求同学们写新闻短讯。美国大选时,让学生撰写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文章,观点明朗,论据充分。海啸发生后,同学自觉拿起笔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关注,感情真挚。这样,学生的写作练习充满了生活情趣,其乐无穷 。收到了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同步提高的效果。

 学生的潜力被激发出来。

 除了有意识,多方位提醒,督促学生观察社会,老师也要在写作规范、写作技巧上指导点拨。高一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还未掌握好,有些学生连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也辨别不清。我们可以先进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单项练习,这种单项训练篇幅短小,笔力集中,学生易于掌握,为进一步写综合性的内容复杂的文章打下了基础。

 然后我们就文章的结构、语言结合范文(或片断)进行分析点拨,对照比较,使学生对写作中的一些基本技能有个清楚的认识,再进行单项练习,以便熟练地掌握各种技能 。为文章增色。

  四、及时批改、讲评学生的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有教育家说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可见,鼓励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多多少少有些成就感,毕竟那是他们劳动的结晶。每次课堂写作训练,我总见几个先完成作文的同学,私下交流着自己的作品,足见他们期盼别人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因此我作文批改总是很及时,不超过一周的时间。以使学生对作文的期望值不减。

  批改时我们既要寻找每个闪光点又要指出文中明显的失误,既要有技巧的点拨有要作出情感的反应。老师的评语不在多而在于切中要害,让学生读后感觉到老师是认真看了我的作文的。那么下一次他会更认真地对待写作,因为他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教师善于在改评中作出正确的指导,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相互信任的关系,特别是对作文中流露出低调、消沉情绪的学生,我们要多给予关心,甚至可以面批进行交流,而不是批评责怪。

 上好讲评课也是保证写作有效的一个环节,每次作文讲评都力求上成精品课,让学生爱听,既有思维方式的指导也有审题思路的探索,既有佳作的欣赏也有病文的点评修改,既有老师的讲评也有同学的返评。每次讲评突出一点,然后连点成线,再连线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任务。老师精选优秀的作文在在班级宣读,我在宣读前先和小作者沟通一下,因为有人不愿意当众宣读自己的文章,特别是文章涉及私事的时候。宣读优秀作文一方面是对小作者的鼓励,进一步更

 生动地表现生活,另一方面也能激励其他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水平。老师选择的作文不要局限于几个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面要广,选择写作有进步的学生的作文未尝不可,抓住每一篇文章中的显著特征,哪怕是一段文字,几句话,甚至一个标题。有一次我还表扬了一位卷面比以前整洁的一位学生,有了教师耐心细致的工作才会有学生更重视写作的结果。

 “日光把金色的诗琴,赠给恬静的繁星,让他们弹奏永恒的光明”(泰戈尔)。教师把生花的妙笔,还于可爱的学生,让他们谱写多彩的人生。帮助我们的学生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让他们放松自己,为兴趣真情而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期待不断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这也是我们搞科研、忙实验所期待的。

推荐访问:写作 爱上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