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到“智联”,企业数字化转型迎来新一轮革命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继续立足实际,突出“市场主导、数字支撑、国际视野、多元共存”的新特色,特别强调要发挥互联网科技优势,促进大湾区产业链全面升级。

“互联网+”侧重模式创新,“智能+”关注效率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姚建明认为,传统“互联网+”是把各个行业或者各个企业以及企业的各个部门等加到一个互联网平台上,更多情况下是模式创新为主,因此关注企业之间、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及价值提升是关键,而“智能+”的实现则需要技术下沉到设备终端和业务流程各环节、行业价值链各节点上,从应用为主的模式层面到效率为主的运营层面,关注重点发生了迁转。“智能+”一方面提高了运营的效率;另一方面肯定要对企业的战略定位产生反向引导作用,倒逼企业从战略层面考虑由智能技术及其关联模式支撑起来的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可能性。企业传统的战略制定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但在运营层面有了“智能+”以后,情况可能要反过来。“智能+”平台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大系统前提下的技术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技术平台。比如说虚拟现实行业和医疗养老行业就可以通过“智能+”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医养行业的事情,还可能由此催生出很多外围和边缘的商业和运营模式。

中小微企业的策略与机遇


  对于“智能+”时代来临会为普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怎样的挑战,姚建明认为,“智能+”带来的挑战最直接的肯定来自技术层面,技术的形成需要培育,这个过程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的投入。他建议,考虑采取协作、联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某企业有好的模式,其他企业有好的技术,彼此通过联盟可以为客户提供系统性服务,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智能+”平台上发挥的作用也不同,需要看它的类型,是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企业,是金融企业还是贸易企业。以前在网络平台上,中小微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在平台上去销售,它们在平台上多数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现在“智能+”出来以后,企业可以更便利地参与和融入到其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这种普遍联系的模式就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發展机会。

推荐访问:互联 新一轮 数字化 转型 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