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角度下的保险与传统金融的对比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中国居民个人存款额逐年增大,同时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理财文化的宣传,也带动了传统理财方式的快速进步。由于中国人天性比较谨慎,因此,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传统金融理财方式,本着稳中求胜的态度,在传统金融投资领域内,往往除了投资股市和债券之外,投资的渠道并不是很多。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原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得信托理财取得了新生,尤其是在中国大型保险公司推出理财服务,并不断地推进保险公司内部金融体制、理财业务细化及推进的过程中,出台了很多积极的理财尝试规则,不断进行集合理财计划和多样化理财服务的改革深化,为中国人的理财方式带来了新的选择。

关键词:企业角度;保险;传统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9)33-0168-02

一、保险与传统金融投资效益的优势

1.传统金融理财产品投资效益特点

传统的金融理财产品目前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在我国,虽然人们选择的理财渠道相对比较狭窄,仍然是主要集中在金融理财产品投资种类方面,但是实际上保险投資类目已经涵盖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金融理财产品种类范围[1]。最常见的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比如说外币理财和人民币理财,外汇理财产品中对于产品的结构性外汇理财收益率的计算,是决定其效率和价格的重要因素。外汇理财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的差异比较大,同时风险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固定收益的外汇理财产品,但是这种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往往收益率较低,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理财产品风险更低、收益更大投资产品的需求。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一般来说分为债券型理财产品、信托型理财产品、申购型理财产品和新型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收益相对较低,但是收益率也不高;同时收益率与期限密切相关,以一年期及以上期限的种类为主,一年期的理财产品一般收益率在2.5%左右,个别产品达到3%,收益率在所有理财产品中来看,并不占据非常高的收益排名[2]。

另外一种非常受人们欢迎的理财产品,就是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但是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包括限定型产品和非限定型产品,这些产品,可能还会被细化分类为债券型产品和货币市场类产品。混合性的证券公司产品往往不容易被人民大众所掌握,人们在选择证券理财产品时,往往会选择相对风险较小,操作起来相对简单的短期金融工具,或者依托证券公司来进行投资收益,自主把握的能力不够。人们目前对于风险更小,收益率偏低,但是相对比较稳定、容易操作的短期金融工具更为渴望。因此,证券公司在央行的鼓励之下,推行了很多新型的理财产品,比如说,类似FOF型理财产品的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高,并正在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2.保险投资理财产品投资效益特点

保险投资产品的理财服务内容主要是对于连接保险和分红保险进行产品的提供,还有万能险,也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固定收益提供项目,保险理财产品一般来说都是依托于固定收益的证券范围,这些证券产品在收益模式上更加保守,因此在保本的基础之上,可以保证风险更低[3]。这种投资产品收益虽然低,但是却非常稳定,该保险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也被广泛应用在连投保险领域,这种连投资的风险除了有保障保险效益之外,可以为人们提供保险产品,保障人们的医疗或者养老安全,同时也可以进行类似于股票等投资收益较高的部分。虽然这部分投资的风险收益较大,但是投连险受到很多资金比较充足的投资商人喜爱和推崇。分红型的保险投资收益是不同的,分红型的保险红利来源于三个方面,无论是死差异费、基本差异还是利差异,其中的红利部分大部分都来自于利差异投资,因其收益率较高,年度分红率也较高。人们最喜欢在保险投资收益类型选择万能险,由于万能险相对比较灵活,个人账户的价值随着投保公司投资收益的变化而不断变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保险公司内部在定期处理,根据实际回报收益所计算的个人账户收益比例统计的过程中,分红险承诺客户享有固定的收益,而万能险则承诺可以保底,并在保底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平均值更高的收益,万能险相对来说风险和收益都处于中上水平,总的性价比很高[4]。

二、保险如何在改变中国人的生活

1.保险和依托保险的投资发展背景

西方一直有非常完善的保险和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在全球化的互动过程,使得西方的制度和中国的制度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的融合,因此,在投资型保险发展的过程中,投资连接型保险和投资分红型保险,成为人民大众非常喜爱的投资种类。在吸取西方国家保险种类和保险类目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在参与保险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喜欢用投资专家的意见来对于账户进行统一的管理,在投资连接保险和保险费用成本运作管理的过程中,习惯性的将保费和共同基金的投资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向[5]。因此,在这个基础之上,保险公司和依托保险公司发展起来的行业在中国逐渐有了新的发展,目前我国保险业和依托保险发展的投资环境,往往由保险人和保户共同承担投资风险,这种由保险公司将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保险项目,不仅可以保障人们的医务和养老安全,而且还可以承担一定的分红和红利,受人欢迎,也逐渐成熟,与传统的金融投资方式相比,具有非常重要的优势。

2.保险给中国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影响

社会保险和企业保险,结合商业保险,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各种有赖于保险公司经营的类型产品呈现出多元化的差异,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保险公司收取保费可以用于银行存款、购买国债金融债务、中央企业债务和证券投资基金,因此有效地调节了金融市场,提升了金融市场的投资活跃程度,使得金融市场的低迷情况得到了改善,在宏观经济层面,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而从微观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投资不同种类的保险经济,可以完成人们对于理财意识的转变,人们对于预知医疗风险投资回报率,以及各种管理费用的计算,在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管理人的建议和长期的经验积累之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熟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政府监管体系的使用,也促进了保险经济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6]。我国政府要求保险公司经常公布其资金使用状况,而政府对于保险公司的有力监管,帮助保险投资企业、金融企业逐渐走向更多的领域。

三、保险对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目前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举足轻重,而产业结构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在发达国家持续增长的实践中已经证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定要保证经济的良性增长,尤其对于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战略框架和效果的分析,这样做有助于对于未来的经济分析提供更加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保险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保险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保险的发展,逐渐的引起了量的增多,改变了质的性质,保险业总量的增长,针对保险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而保险投资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使得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不断发展。中国保险产业结构良性运行引起的增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为主动的适应世界经济金融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背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保险经济满足了金融经济日益发展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可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在非常开放的背景之下建立起持续和快速增长相一致的保险产业结构[7]。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保险投资的快速增长和内容的丰富,可以促进产业价值链的重组和重构,在提升整个保险产业功能社会产出率的过程中,引导合作替代垄断,就可以形成运行效率更高的有竞争优势的保险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链。在中国,针对全国或者地区性的保险产业结构可以促进保险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决策,形成一种更加自然和客观的保险业發展现实场景。保险业发展要求在保险经济活动的工具和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提升量的影响范围,在对于保险功能增多和保险产业绩效提高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量的增多和质的调整,这样就可以将保险总量的增长和保险结构的优化做到更好的水平。对于保险费收入的总规模和保险资产的规模控制,灵活地使用保险资金投入运用规模和等量的增加控制风险管理,降低保险基数和保险投资的不合理成本,就可以使得保险业逐渐结构优化。保险行业的优势会带动依托于保险业发展的整个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就可以帮助增多保险功能,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将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劳动力吸收的效率和保险投资的综合利率相结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8]。

四、结语

中国保险业目前已经发展了长达30年,在这种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和扩张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了保险投资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阶段,在这种结构性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从全球保险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在保险发展的趋势上,持续的会有不同类型的保险投资项目彼此共生。在未来,国际化的保险市场发展必然会优化整个产业和保险产业结构,将保险资源和保险技术共享的业务融入到一个统一的国际化保险大市场,从而可以促进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保险业的繁荣和稳定。

参考文献:

[1]肖义.互联网金融业务增长模式及其对传统金融的借鉴[D].山东大学,2015.

[2]林炫伟.关于保险利润与保险人力资源的实证研究[J].上海保险,2014,(10):35-39.

[3]许新强.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和原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密其宝.基于博弈分析的银行保险金融控股模式共赢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5]吴光军.大显股份金融投资将成利润增长亮点[N].上海证券报,2007-09-29(010).

[6]夏晓辉,周斌.市场新宠儿: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J].上海经济,2006,(02):54~55.

[7]田喜信.保险利润浅析[J].甘肃金融,1998,(07):34~36.

[8]汤鹰,刘海涛.关于保险资本和保险利润的探讨[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3,(01):43~45.

作者简介:

袁雷鸣,供职于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访问:角度 金融 分析 与传统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