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呼叫中心人力资本投资路径初探|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状况及其路径初探

  【摘 要】从传统服务业中延伸并衍生出的多种新兴服务业为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率做出巨大贡献。而新兴服务业多属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如呼叫中心。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在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环境中,如何将潜在的呼叫中心人力资源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本,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呼叫中心 人力资本
  一 呼叫中心人力资源现状
  受信息技术发展和数据传输成本下降的驱动,呼叫中心几乎在世界各国都经历了引人瞩目的增长。当今的呼叫中心已直接推动了客户服务、产品营销、品牌认知和利润创造等企业和社会功能,为各类型企业所广泛使用。根据2010年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到2012年,中国外包呼叫中心的坐席总数将达到100000个,年均坐席增长率为25%。面对国内外巨大的呼叫中心业务市场,我国呼叫中心座席总数有迅猛增长的趋势,人力资源缺口相当庞大。然而,随着呼叫中心设备和服务内容的更新,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掌握一定的话务技巧外,还要有良好的服务技巧、营销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管理能力等。同时,由于呼叫中心岗位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职业路径相对短和技术涉入强度大等工作特点,直接导致企业面临“招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的困境,人力资源管理常被认为是呼叫中心运营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
  二 呼叫中心人力资本投资的现实意义
  在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人力资本理论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且经过验证,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经济效益大于物质资本的经济效益,因此人力资本的再生产应被视为一种投资。2009年起,北京、天津等20个城市被国家批准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且在这些试点城市开始实行一系列的鼓励和支持措施。例如,对通过考核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大专以上学历),给予培训机构每人不超500元的培训支持。对呼叫中心领域的支持也是如此,国家甚至对部分培训基地采取了全额支付培训费用的鼓励政策。但低额补贴和少数的全额买单并不足以刺激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导致其缺乏投资原动力。目前,由于我国呼叫中心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依然主要由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完成,而企业又从盈利角度尽量压缩培训成本、缩短培训周期,导致我国呼叫中心坐席人员的整体职业素养较差、职业技能不够熟练、职业路径短,从而造成人员流动性强、人力缺口严重不足,也制约了呼叫中心的项目承接能力和接包层次,呼叫中心的人才储备问题亟待解决。
  三 呼叫中心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呼叫中心的各类业务均会涉及高等院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专业的学习给学生打下专业知识基础,恰恰适用于不同行业或业务类型对呼叫中心的业务需求。因此,综合性院校建设呼叫中心实训基地、建立完善的实训体系将为本地区解决大量的此类人力资源储备,同时也对本地就业率做出贡献。经过一定的实践,对高等院校的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投资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种。
  1.直接投资建设专业,即校内组建呼叫中心专业
  此种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学校、教育部门共同完成专业建设的投资,学生在校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实训环节依然在毕业时到企业内进行。此类传统专业建设模式的投资小,但不利于职业技能的在校培养。另一类可由学校、教育部门和企业共同完成投资过程。即在校内投资建设小型呼叫中心模拟实训基地,如为企业挂名基地,可由企业出资建设。学生可在校内“模拟实训基地”完成部分实践课程,但大部分涉及真实业务的培训环节依然在呼叫中心企业完成。第二类投资模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学生入职前的适应阶段,但由于主要培训基地依然保留在企业,因此既没有降低呼叫中心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模拟实训基地”也很难达到真正的岗位能力目标。
  2.将呼叫中心企业的培训基地作为呼叫中心服务商的分支机构建在学校
  此种模式需要企业一次性将呼叫中心业务分支机构投资建在学校。但此机构亦为校内实训基地,可既独立于各专业之外,又为所有专业共享。此类基地既承担与呼叫中心专业相关多种专业的实训任务,也可为企业完成部分实际业务,同时解决了实训、实习两个环节。还大大缩短了企业培训时间,极大节约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是比较推崇的培训基地投资建设模式。学生在校实习过程可以适当拉长,使技术和技能随客户订单的具体业务需求逐渐渗透给学生,这种“渗透式”的教学模式也更加适合学院式教育,也利于学生自身职业规划。对这类培训基地的建设投资涉及到校方、企业、社会三重利益,因此如果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则更有利于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而非专从于企业利益。
  四 呼叫中心人力资本转化过程
  1.呼叫中心岗位及“软”素质分析
  在对呼叫中心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其基本职业能力素质的培训,而且更应该注重其“软”素质的培养。所谓“软”素质就是指除了基本职业素质、技能以外的由“人”本身的综合素养所决定的、间接作用于工作效果的劳动力质量。对呼叫中心岗位的具体描述和所需职业能力素质见表1所示。
  2.培养具备“软”素质的呼叫中心人力资本
  虽然人们常认为呼叫中心只提供大量初级服务岗位,但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刘湘敏、于冰、章华、Rosemary Batt 和共同参与全球呼叫中心研究项目的实践研究表明,呼叫中心企业所雇用的员工多为高中以上学历。许多大型企业把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服务性工作转移到呼叫中心,这些工作对其员工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为了让大学生毕业时就能具备上述呼叫中心人员基本职业素质和“软”素质,可以进行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流程(见表2)。表中分横、纵两个线索对呼叫中心人才实施培养计划,横向体现了从基础技术素养到实践、综合拓展能力的培养递进过程;纵向体现了每一培养阶段具体能力目标培养的递进过程。
  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不是一个人力资本强国,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高回报率,将人力资源尽快转化为人力资本也应成为服务外包产业大发展的时代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推荐访问:初探 呼叫中心 路径 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