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化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思考 校园网络文化活动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理论不系统、机制不完善、内容不实在、形式不灵活等,其原因主要在于重视不够、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缺少队伍等。高校要想做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就需要在思想认识、人员配置、网站建设、实践推动等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校园网建设;网络文化;层级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高校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的机构,也是孕育文化的重要场所。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是高校网络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优化网络育人环境的要求。但是,当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笔者认为,采用层级化的思路构建校园网络文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教风、学风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总体处在低端水平上。其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是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通病之一。校园网络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怎么样去建设?包含哪些内容?这些是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
  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机制不完善。机制一般是指某项工作或活动运行的规范和要求,机制不完善会使工作不规范、运转不顺畅。机制主要包括领导机制、管理机制、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内容,很多高校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不足。
  3.校园网络文化内容缺乏吸引力。这主要体现在网站内容多从学校、教师的角度进行建设,内容过于务虚、过于强调理论、过于偏重知识性,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或者从学生的角度发布的信息较少,让人感觉校园网络内容可读性不强。
  4.校园网络文化形式不灵活。这主要体现在校园网站的形式多以单向传播的传统信息发布为主。有些高校开设了具有交互性的留言、论坛等形式,但这些形式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相比显得比较滞后。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从领导干部到基层教师,很多人对网络文化建设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导致网络文化没有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应有的地位。领导干部是工作的引领者和主要推动者,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领导。领导干部对于网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看不到网络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2.思路不清。由于重视不够,很多高校对于网络文化的建设思路不清晰,不知道应该从哪里着手。有的高校以为多建几个红色网站就可以营造出主流舆论氛围,有的高校以为多转载一些理论文章就可以提高师生的理论素养,有的高校以为通过技术手段把某些网站、网页从校园网中屏蔽掉就可以使师生不受负面影响。这些思路在互联网时代都是不切实际的。校外商业网站的影响和渗透是校园网所无法抵御的,他们所提供的完善服务,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影响力非常强。
  3.措施不力。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不深、支持不够、经费保障不足、设备落后等方面。从设备的角度看,当学生纷纷拿着各种先进的移动终端设备玩微博、发微信时,一些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还不知智能手机为何物,那么这些教师如何能够理解有些人转发一条微博就可以瞬间被几千名学生看到,如何理解学校里某个角落发生了一件事情自己还没搞清楚,而相关消息在网上已经被迅速转载。
  4.缺少队伍。很多高校没有专人负责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一是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优秀的技术人才大多被吸引到高薪的IT企业中,所以高校具体负责技术开发和服务的网管技术力量不足。二是基层日常管理维护人员不足。校园网站必须依靠大量的二级网站形成集群效应,形成较大的访问量,才能与商业网站的影响力相抗衡,这需要大量有一定网络管理经验的人员,而目前很多高校的二级网站管理都是由辅导员或者办公室行政人员兼职,这个人群总体而言缺乏经验和时间。
  三、层级化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方法
  根据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采用层级化的思路构建校园网络文化是有效、可行的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思想认识、人员配置、网站建设、实践推动4个层面。
  1.思想认识层面。一是加强学校领导干部的网络文化学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由于网络应用和服务发展很快,很多教师尤其是领导干部往往认识滞后,必须每年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网络应用培训,培训内容应以学生接触最多的网络服务和应用形式为主,使领导干部了解学生在干什么、在关注什么,然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决策和部署工作。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校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规划,建立一套理论体系,作为建设的基本依据。有人把校园网称为“第四课堂”,而且是一个全天候、全方位上课的课堂,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能上网,就可以浏览校园网的信息、接受校园网的教育。在信息化时代,一个运转良好的校园网无疑比其他“课堂”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应当在此认识基础上构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应当前网络发展的校园网络文化理论体系,并以1~2年为单位结合实际进行修订更新,作为统一全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人员配置层面。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明确职责。高校应当成立专门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主要职责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由学校有关领导负责,由一个部门作为主要牵头部门,全校有关部门和各院系共同配合,做到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将任务分解成具体项目,要求每个参与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是加强人员培训和辅导,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建设队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有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队伍。兼职人员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工作上,而专职人员则可以全心全意做好工作。难点在于专职队伍在岗位编制和人员素质方面都不易达到要求。同时,无论是专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都要定期培训,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此外,要进一步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逐步形成“教师——学生骨干——普通学生”三位一体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模式。   3.网站建设层面。网站建设是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校园网应当分5个级别进行考虑和策划。
  一是建好学校主网站。学校主网站是学校的网络门户,是校园网站的总索引,也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所有校园网站中,学校主网站具有最大的访问量、最高的关注率,因而主网站的建设应当从校园网的全局角度来考虑,要成为整个校园网的访问中枢,凡是校园网站中的网站、网上服务、网络应用等都要在主网站中设置链接。当然,各种链接项目的归类、排版方法则需要综合考虑美工、技术、用户访问习惯等具体因素。主网站还应当成为学校重要信息的发布中心,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方向标。主网站的建设重点有两点:一是准确、规范、全面地设置好介绍学校基本信息的各个页面;二是合理设计划分首页面和设置分类页面,使校园网内的各个网站都能访问到。
  二是建设好校园重点文化网站,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校园网络的重点文化网站主要包括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建设的一些主要负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包括新闻宣传网站、红色主题网站、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学生工作网站、学生活动网站、心理健康网站、校园文化网站等,有的高校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群。这些网站应积极配合、相互补充,成为校园网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料库、网上理论学习的重要园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网站,成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网站。
  三是建设好二级机构网站,树立官方网站的权威性。二级机构网站是校园网中数量最多的网站,服务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着各二级机构的职能和责任。这级网站建设的目标应当是发布权威信息、做好贴心服务,如教务网站、招生网站、后勤网站、就业网站等。所谓权威信息,就是发布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息要准确、真实、及时,防止围绕相关问题出现谣传、引发猜测、导致不稳定。而贴心服务是要求多站到师生和访问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网络尽可能方便师生办理有关事宜。
  四是灵活建设校内各专项、专题、个人网站,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中的第四级网站应当是除以上类别网站外,各种微观层面的校园组织网站或各种细分的校园服务网站,如各种社团、班级、研究所网站或校园卡网站、报修网站等。笔者认为,为了活跃和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满足师生对网络应用和服务需求,校园内的服务单位都可以在校园网上拥有一个自己的小空间,作为校园中育人环境的一部分。而个人网站的建设形式上可以向商业网站学习,如可以提供校园网内的社交网络服务,使他们在校园网内也可以享受到相同的服务,把学生逐步吸引到校园网上,会更加便于引导、教育。
  五是有选择地链接和推荐校外公共、商业网站,增加校园网与校外网站的互动。公共网站或者商业网站是一个相对独特的级别,把它列为一级是因为“脱离互联网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复制、粘贴操作的简便性,微博转发的快捷性,使得任何两个网络除物理隔绝之外都无法实现完全的隔离。因此,管理人员应当主动地、有选择地在校园网中链接、推荐校外网站中的有益内容,增加校园网与校外网站的互动。
  4.实践推动层面。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推动网络文化建设,能够把师生吸引到并留到校园网中,这是关系到网络文化建设效果的问题。
  一是完善网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的各项功能。让师生在校园网内就可以实现各种办事功能、享受各种服务,是发挥网络作用的最基本措施。当校园网络给大家带来快捷和方便时,其亲和力和影响力自然就会提升,大家也会更多地使用校园网、访问校园网。如果大家不用、不接触,校园网就无法实现任何教育功能。
  二是保持学生访问校园网的畅通。校园网是一个局域网,校园网超快的访问速度是其最大的优势。校园网必须牢牢利用这个优势吸引学生,因此要千方百计保持校园网的畅通,这应当是学校网络管理部门的首要工作。同时,要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做好无线网络的建设和服务。
  三是建立校园活动与网络的联动机制。网上网下互动是增强网络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校园内开展任何活动,都应当在网络上有相应的音频、图片等,让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人也有机会分享活动的内容和成果。
  四是定期调研分析,了解校园网络文化动态,不断改进工作。学校要定期对校园网的使用和访问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大家在网上关注什么、寻找什么、谈论什么、发布什么,根据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适时改进工作,使网络文化、网上舆论始终保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保持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范畴下。
  总之,通过分层、分级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学校可以提升校园网的点击量和关注度,吸引学生并使他们接受教育,使校园网在校园网络文化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骆郁廷.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2]陈涛,潘伟国,穆玉兵.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形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3]刘宇生.依托高校门户网站建设 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7).
  责编:思 源

推荐访问:层级 网络文化 构建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