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大雁塔与一个虔诚的行者】

  大唐是长安的巅峰时期,当时的长安是世界文明的轴心。在公元前200年,长安刚一建好,就已经成为一个行者的符号,它不仅有开放的胸襟容纳远道而来的遣唐使,更有谦逊的品格成就了历尽艰辛的西行取经者。
  
  玄奘西游
  这座属于旅行者的城市,它的标志是大雁塔。“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碱道盘虚空”,巍然耸立的大雁塔投下的是佛教大师和文化使者的身影。13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一位勇敢的僧人从长安出发,独自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冒险旅程,开始了一段史无前例的乱世孤旅,历经艰难险阻,两年后终于到达印度,开始在那里学习佛法。
   “文化的交往在古代基本上是以宗教为载体的,因为那时候的交往非常的艰苦,最能够吃苦的就是这些宗教徒,像玄奘、法显、义净这些人。我们走到罗马是7000公里,要走到印度,来回走就要上万公里的路程。也只能在这种宗教精神的鼓舞下,他才有可能做到,而这种宗教行为无疑在客观上沟通了双方的文化。”
  ――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 胡戟
   十九年后,玄奘终于回到长安。唐太宗用专门欢迎得胜还朝的将军的盛典,欢迎玄奘归来。数十万民众也夹道欢迎,争相目睹一代高僧的风采。
   唐太宗想知道玄奘在旅途中见闻的所有事情,他让玄奘把西行游历诸国的所见所闻详细记录下来。玄奘满足了唐太宗的好奇心,把他在印度、西域19年的旅途经历录写成了《大唐西域记》,并与唐太宗建立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玄奘的记述被演绎成了《西游记》,成为中国最著名、最受人喜爱的小说之一。
  然而,玄奘对写小说或编撰旅游地名词典不感兴趣,他急着动手翻译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公元648年,太子邀请他在都城的慈恩寺建起了一个译经中心――慈恩寺是太子为了纪念他的母亲而修建的。
   玄奘搬进去之后不久,开始注意到火灾或风暴有可能会毁掉他花了几十年时间收集整理的佛经,他请求唐太宗同意建一座塔,用来储藏佛经,唐太宗恩准了,后宫的嫔妃们把自己的珠宝首饰布施出来,用以支付建这座塔的费用。公元652年竣工。
   这座塔建起来之后,进士们就开始在塔的高层拱廊附近签上自己的名字――从拱廊那里可以眺望四面八方的风光,这些名字排列在一起,使人们联想到雁阵,于是人们开始把这座建筑物叫做“大雁塔”。公元752年,杜甫和其他人一起到那里去签名,他写了一首诗,以纪念此事,在此诗的结尾,杜甫写道:
   黄鹄去不息,
   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
   各有稻粱谋。
  这个名字被叫开了,从那以后,这座塔就一直被称作大雁塔。现在它仍然在城市的东南角――方圆六十四米。但是雁群已经不见了。我们所能找到的唯一的名字,都不早于两百年前,清朝人的信笔涂鸦。
  大雁塔,真的与大雁有关吗?
   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相传很久以前印度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取名雁塔。
  玄奘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名称延续至今未变。
   这些传说有多少事实的成分我们无从考证,但大雁塔二千年来一直矗立在那,这却是我们亲眼看到的。在慈恩寺前的广场上,玄奘的雕塑下很多人在照相,他的面容始终是微笑的,这微笑已穿越了二千年!
  

推荐访问:行者 虔诚 大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