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主旋律”电影的历史变迁

摘要:一部云集了172位明星倾情出演的《建国大业》,将“主旋律”电影抛上了风口浪尖。虽然非议颇多,但不可回避的是《建国大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获4.2亿元票房,成为国产电影“卖座王”,创下有史以来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更重要的是,它让无数年轻人,尤其是“80、90后”,通过这部影片记住了那段历史,看到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而在此之前,他们或许对那段历史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建国大业》的成功,无疑是“主旋律”电影的一次重要突破,是继《开国大典》以来“主旋律”电影的一次重大变革。本文试图从“主旋律”这一概念入手,浅议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主旋律”电影的历史变迁。

关键词:“主旋律”;《开国大典》;《云水谣》;《集结号》;《建国大业》

一、“主旋律”的概念

“主旋律”一词来源于音乐艺术,其基本含义是指一部音乐作品或乐章的旋律主题,或者是一部音乐作品或一个乐章行进过程中再现或变奏的主要乐句或音型。近些年来,这个音乐术语被广泛地引申到我国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泛指那些符合国家利益和人民意志,符合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和宣传基调,对社会起到一定的宣传教化作用的艺术作品。其主要的目的是: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提倡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提供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支柱;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精神文明。

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人们的思想已经不像以往那样禁锢和保守,各种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也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多样的艺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当今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任何国家和政府都不可能通过某种政策和命令使人们具有完全一致的思想和共同遵守的生活方式。在道德和法律的标准之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以百花齐发、百家争鸣的方式展现,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

“主旋律”文艺作品作为国家和人民意志的体现,首要特征就是要主流化。我们国家主流化的价值观固然是健康、进步、积极向上的,但表现在文艺作品中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给人以古板教条的印象,落人灌输式教育的俗套。

“主旋律”电影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并一直繁荣发展至今,大体遵循以下特点:“主旋律”电影选材多以革命历史题材和当代重要的现实题材为主,善于塑造重要的领导人物和历史英雄,善于讴歌时代模范以及优秀劳动者形象。

关于“主旋律”电影的社会教化功能,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理解。

其一,从电影中我们可以认识历史,理解先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艰难历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历史,也可以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

其二,“主旋律”电影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众多的历史题材影片都展示了那段历史时期一个腐朽的国家、脆弱的民生、外国列强的入侵、国家支离破碎使中国人民受尽了欺凌。这样的电影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历史,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强烈的激起我们为了中国的崛起而努力奋斗自强不惜的精神。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必须精诚团结,齐心合力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三,“主旋律”电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作为发展中国家,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充满正义力量的“主旋律”电影,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科学真理。鼓励人们积极地同恶势力作斗争,为自己也为我们的后世子孙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其四,不少“主旋律”电影并非一味强调政治性,应有生活哲理性、法律道义性等,在树立正确观念的同时,还会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性情的熏陶,提高人们的情趣和对艺术的审美观。

二、“主旋律”电影的历史缘起

自从进入20世纪80年以来,中国的娱乐片空前发展,以1980年张华勋导演的《神秘的大佛》为起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武林志》《武当》《峨嵋飞盗》等影片的不断涌现。在经济因素的驱使下,中国掀起了一股“娱乐片”的创作大潮。当时数据表明,1988年娱乐片产量已占全年国产片总量的60%,1989年更高达75%。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1987年3月,国务院电影局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提出的“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这就是“主旋律”电影口号的首次提出。时任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在1987年全国故事片厂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应该成为我们文艺的‘主旋律’。我们的‘主旋律’必须反映时代的精神,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给人们以鼓舞和鞭策,而不能贬低、丑化、歪曲我们的社会主义……”这为“主旋律”电影的概念确立了基调,指明了“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方向。

198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范围内公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部影片无论从人物塑造、情节铺陈、场面调度、拍摄手法、制作技术都进行了新的尝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有评论说:“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现实感和现代感注入历史,以辉宏的气势、开阔的视野、展开历史画卷的同时渗入对历史的反思。除了再现历史原貌更增添了一层历史哲学的意蕴。”

1991~1992年间,“主旋律”电影大多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以及领袖人物传记为主,《大决战》(三部),《开天辟地》《周恩来》《毛泽东的故事》等影片,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作。这些作品“将视野投向今天正直接承传着的那段创世纪的辉煌历史和今天还记忆着的那些创世纪的伟人。历史在这里成为一种现实的意识形态话语,它以其权威性确证着现实秩序的必然和合理,加强人们对曾经创造过历史奇迹的政治集团和信仰的信任和信心。……主流政治期待着这些影片以其想象的在场性发挥历史教科书和政治教科书无法比拟的意识形态功能”。

此后近20年问,《红樱桃》《绝境逢生》《被告山杠爷》《孔繁森》《长征》《大转折》《鸦片战争》《国歌》《横空出世》《我的1919》《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黄河绝恋》《红河谷》《冲出亚马逊》《太行山上》《邓小平1928》《大道如天》《张思德》《生死牛玉儒》《任长霞》《郑培民》《生死抉择》《我的长征》《东京审判》《天狗》《云水谣》《集结号》《真水无香》等数不胜数的“主旋律”影片被创作出来。

三、早期“主旋律”电影的模式化

从《开国大典》以来的多部“主旋律”影片,由于过度强调政治性和教育功能,而逐渐使影片与观众拉开了距离。很多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大而空,对于伟人的描述更是敬若神明,角色高高在上。这使得历史人物脸谱化,模式化,崇拜化、令观众对于角色有了一个套路化的认识,我们也习惯了将其作为“超人”对待。在他们身上,看不到

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儿女情长,看不到一般人该有的这样那样的毛病,看不到他们的温情。然而这些“主旋律”影片中的伟大人物,他毕竟也是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的。所谓“人无完人,谁能无过”,他们同样吃饭穿衣,同样柴米油盐,大多也经受了一定的苦难,遇到过巨大的困境,经历过所有普通人该经历的一切。

从“主旋律”影片的创作伊始,这些伟大人物更真实的一面就被淡化了,他们的某些优点也被一定程度的放大了。当然从“主旋律”这一概念提出的过程可以看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这些影片所弘扬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也的确深入人心,对人们思想境界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过多的展示这些伟人现实的一面或者说用更多的笔墨来描写他们的弱点或缺点,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使观众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行为产生一定的质疑。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越来越多的观众不再满足于看到这样的被创作者架空的、模式化的英雄,观众更希望电影中的人物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性格更贴近自己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人物。“主旋律”影片的思想变革显然没有完全跟上观众的思维革新,这就导致了“主旋律”电影越来越硬,越来越冷,离观众越来越远。

《开国大典》里几乎把中国革命历史上那些伟人全亮了出来,除了战争和国家局势,电影里似乎也充满了领袖们温情的一面。比如,毛泽东和蔼地亲一个小女孩儿的脸,比如毛岸英向父亲提及自己的婚事,毛泽东说:“如果没有不方便的话,是不是也让她来见见公公婆婆啊?”但这些温情更多的功能是为了更进一步树立革命领袖人物的高大形象,并不是角色真正流露出来的真实的人物性格。

四、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突破

“主旋律”影片因为国家的支持并不缺乏拍摄资金,虽然“主旋律”影片年复一年的再拍摄、公映,虽然“主旋律”影片在各大电影节上频频获奖,但观众却并不怎么买账,也鲜有某部“主旋律”电影票房大卖。除了单位组织包场,并不经常看到有观众自己掏腰包去享受“主旋律”电影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所在,这也不是“主旋律”电影发展的方向。中国的“主旋律”电影正在转型,为了赢得观众,也必须转型。然而这必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就像中医理论五行制化相生相克的关系一样,无论是任何一行皆有“生我”和“我生”的规律所在。这说明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也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无而为害,”这就说明了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推动事物的生发平衡的关系,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辅相成,才能运行不息。这也能说明“主旋律”电影的曲折发展必然会带来腾飞。

2006年公映的《云水谣》可以说是吹响了“主旋律”影片转型的号角。这部电影改变了以往“主旋律”影片程式化的政治说教,抛开了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在《云水谣》这部电影中,甜美的台湾女明星徐若萱和大陆当红小生陈坤,为传统革命题材增添了青春偶像气息。

“颂扬爱情”这样一个电影主题,在以往的“主旋律”影片中是不多见的。“主旋律”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大多以家国为重,很少谈及儿女私情。《开国大典》里的毛泽东有一句教育儿子毛岸英的台词:“男子汉大丈夫,儿女情长,是成就不了大业的”,我想这也是以往“主旋律”电影的一致观点。

电影《云水谣》是种突破,一则大谈爱情,二则启用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明星效应。“主旋律”电影开始考虑向当代的年轻人伸出友好之手。就目前的国内情况来看,毕竟购票进影院的还是以年轻人为主,影院的票房是年轻人在主导。所以将“主旋律”影片拍得更对年轻人的胃口,这可能是《云水谣》取得高票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云水谣》是浪漫的,是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而这样的憧憬也非空穴来风,这可以视作“主旋律”电影角色人性化的回归。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说:“《云水谣》避免了枯燥的政治说教和道德神话,成功拓展了“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空间和市场空间,对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生存和产业之路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2007年底,又一部“主旋律”电影票房大卖,这就是冯小刚《集结号》。对于中国的战争片来说,这部电影也是具有革命性的,是战争片的极大创新。影片公映后,有人说此片模仿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有人说故事情节极其不真实,有人说道具、服装、场景就是胡诌,有人说电影前后两部分脱节,甚至有人说这根本不是“主旋律”电影。我们不妨对于这样与那样的非议暂且搁置一边,首先承认一件事儿,“主旋律”电影居然引起了如此巨大的争论。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冯小刚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战争片。区别于以往的中国战争题材影片,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们不再各个视死如归,不再身负重伤地说那些模式化的台词,他们也知道疼了,也有怕死的,也有心里打着小算盘的。片中角色焦大鹏牺牲的时候会说出这样的台词:“老谷,你听我跟你说,我刚才听见集结号了……”角色老刺猬也附和这一说法:“……连长,咱们走吧,你带大伙儿走吧!”焦大鹏那样的说法是为了给剩下的同志保命,老刺猬附和的态度还有一种害怕的心理。这样的描写在以往的战争类题材影片里是不曾出现过的。革命先烈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也是怕疼的,在某种情况下也是怕死的。这才是真实的人物,才是活生生的角色。

2009年,中国电影史上注定被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是建国60周年,全国总票房突破了60亿人民币。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随着一同被载入史册的应该还有一部电影,那就是全国票房突破4亿人民币的《建国大业》。一时间关于这部电影的议论四起,有人说这是中国电影的进步,是对以往“主旋律”电影的突破,也有说这是对重大历史题材的不严肃对待,有人说这部影片纯粹是以炒作明星来获得收益的,更有甚者说是“主旋律”电影利用了这些明星,还有人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抨击,说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不管这些观众观看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毕竟他们是买了电影票进了影院。

《建国大业》之所以获得如此的票房佳绩,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创作主题,2009年是建国60周年甲子之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年份。它是祖国建国60周年的献礼片,也是向全国人民的献礼之作。二是营销手段,云集了国内172位明星的一部巨作,这本身就是个极大的噱头。再加上营销团队在宣传方面的重视,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观影兴趣。三是艺术质量。在距离《开国大典》20年之后,创作方选择了建国这个题材进行创作,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艺术水平上都有了一个新的跨越。

《开国大典》与《建国大业》几乎一样的历史人物,却带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建国大业》的对白更加生活化,充满了人情味儿。在表现领导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场景上,《开国大典》是一场夜景的戏,锣鼓喧天的群众扭

着秧歌。而《建国大业》则是在鲜花烂漫的草地上,用小孩子缠着领导人(毛主席和周总理)玩耍,并且骑到了他们的脖子上来表现领导人作为父亲的一面,充满温情的一面。在庆祝胜利的情节上,《开国大典》选择以茶代酒来碰杯庆祝。而《建国大业》中则是毛主席喝得微醉,靠在墙上,脸上挂着一种放松和幸福的微笑,就像普通人的幸福一样。《建国大业》中更有一场戏让人印象深刻,周总理闻听冯玉祥将军遇害的消息,火冒三丈,甚至怒吼起来。

微醉和怒吼看起来是有损领导人形象的,但殊不知他们跟普通人一样存在着真实的一面。《建国大业》将这一面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反而使人觉得他们的可敬可亲,缩短了观众和伟人之间的距离感。一些历史细节表明,毛主席等领导人并不是像神明一样高高在上,他们是时刻走在群众中间的。1944年6月,《时代》杂志记者爱泼斯坦随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到达延安采访,他在采访笔记中写下了对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不同印象:“我个人感觉,在延安,毛是可以接近的,并且是很简朴的。他会在遍地黄土的大街上散步,跟老百姓交谈,他不带警卫。当和包括我们在内的一群人拍照时,他不站在中间,也没有人引他站在中间,他站在任何地方,有时在边上,有时站在别人身后。”毛主席和普通战士一样和老百姓融为一起,这就是伟人的不一样之处。

五、“主旋律”电影的未来之路

总导演韩三平说:“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思想都非常解放,跟当年不一样了。”这句肺腑之言正道出了“主旋律”影片近些年来的变化。韩导还提到电影如何讲故事的问题,他说:“我们的电影经常以教训人的口气说一堆台词,这是我们最大的毛病,电影首先要讲故事。”没有人愿意洗耳恭听模式化套路化的枯燥教化,更没有人愿意聆听板起面孔一丝不苟的教训。电影对于群众的教育作用,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是要让群众自觉自愿接受的。想达到这些首先要让群众自愿看,而且还要喜欢看,这样才能够感染观众,并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

内容是重要的,但没有让观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再好的内容也无法传达。对于形式的挖掘,对于讲故事的方法,“主旋律”电影还要进一步探究。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单独强调“主旋律”电影,而是将一切“主旋律”思想无形地融人所有的电影中去,那才是成功的“主旋律”电影。

我们期待着今年2011年的“主旋律”电影《建党伟业》的首映,因为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中国电影史上注定被载人史册的一年。这一年是祖国60甲子之年腾飞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国的伟业之年,是核心缔造者的90周年纪念日。《建党伟业》预计全国票房突破了8个亿人民币。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将随《建党伟业》被载人史册。

“主旋律”电影创作过程中避免不了非议之争,君子相争、不出恶声,但也难说。人之所以、为人其异。人与动物的不同地方,在于会使用语言、会思考、有思想、能表达而思维往往在于辩驳中建立真理也在辩驳中显现豁效。

推荐访问:主旋律 变迁 历史 电影 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