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咆哮”来袭】

  从政务微博“卖萌”,到大学校长毕业致辞竞相过一把“潮”瘾;从“给力”“浮云”,到“淘宝体”“嘉措体”——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形式日渐丰富的网络用语,正悄然改变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汉语体系。
  网络语言究竟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还是要人为淘汰?政府部门官方公告是否应该套用网络语言来“亲民”?网络语言全面来袭背后的社会心态和语言规范问题引人关注。
  “咆哮”背后的焦虑
  对于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网络造词浪潮,不少学者认为,大部分网络词汇、文体都是社会现实的投射。
  在网络世界里,“咆哮体”常被年轻人用来抱怨生活的困扰,倾吐心中苦水;“吊丝”是指与“高富帅”男生、“白富美”女生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群体,“卢瑟”则是英语“loser”(失败者)的音译,大多被用来自嘲。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在升学、就业、婚恋、赡养等社会压力倍增的今天,年轻人通过“咆哮体”发泄、用“吊丝”“卢瑟”等词汇自嘲,可以很快在同龄人间引起共鸣,这种释放方式,具有特殊的心理治疗功能。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马广海分析,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往往有很强的从众性,通过模仿可以获得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自我情绪调节。当下社会生活变化迅速、竞争激烈,容易让人产生压抑、紧张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长期积压在心里,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
  但复旦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朱春阳认为,“吊丝”“卢瑟”等网络词汇,既折射出时下年轻人的集体焦虑,又会通过互联网传播,进一步放大、加深这种焦虑。
  网络语言的“丛林法则”
  从“杯具”到“神马”“浮云”,再到“淘宝体”“咆哮体”,以及各种填词造句,借助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众多网络语言“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推陈出新。一些学者担忧,这类快餐文化,经不起时间考验,却可能动摇传统文学的根基。
  作家马原曾提出,网络词汇的随意性颠覆传统,而且助推了读者“粉丝化”、写作娱乐化现象,令传统语言文学前景堪忧。
  但也有专家表示,那些经过“丛林法则”筛选,进入汉语语言系统的网络词汇,对现有的语言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说,近年来,那些体现民间智慧的网络新词如“给力”“山寨”等,已成为社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日常用语中必不可少的词汇。
  十多年来坚持担任中国文坛“啄木鸟”角色的上海《咬文嚼字》杂志主编、语言文字专家郝铭鉴提出,应当宽容地看待这些新现象,但网络语言在成为社会通用语言前,必须经过严格筛选,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
  郝铭鉴认为,一方面网络语言是网民智慧的结晶,丰富了社会语言的表达方式,比如原本只是名词的“雷”,在网络表达中作为形容词和动词使用,非常传神。另一方面,网络用语从产生到流传,还需要经历时间和社会的考验,“适者才能生存”。
  官方用语仍需谨慎
  “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110,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在徐汇自首还可获赠夏季冰饮、清真伙食、编号制服……”
  2011年上海徐汇警方发布的这条“淘宝体”通缉令,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追捧。在网络语言“全面入侵”的时代,很多政府部门也没能“hold住”,相继在各自的政务微博中卖起了“萌”。
  这种活泼的沟通方式,一改政府严肃的形象,给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学者们担忧,官方用语的过度娱乐化倾向会给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田立新前不久指出,在通缉令及正式公文公告中不宜采用“淘宝体”形式,因为这种方式削减了司法的严肃性,使庄重的执法带上了娱乐色彩。
  郝铭鉴认为,语言塑造形象,不同文体有不同功能。公检法等部门姓“公”,其用语必须有所规范,以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亲民可以接受,但只可适当、偶尔为之,不宜作为一个长期的语体风格。”
  赵丽宏也表示,官方用语更应注重语言规范,慎用网络语言,警惕误导民众。同时,国家语委应着力做好语言规范工作,指导、规范社会各界用语。
  (《半月谈》 于希旖 许晓青/文)

推荐访问:咆哮 来袭 网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