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水稻测产方法

  1.水分管理  水稻插秧后,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较弱,外界气温高、风大,叶片的蒸腾作用比较大,因此插秧后应立即灌苗高1/2~2/3的深水层,以不淹没秧心为好。返青后,水层保持3~5cm浅水,有利于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秧苗早分蘖、快分蘖。幼穗分化到抽穗开花,这一段时间对水分最为敏感,是水分管理关键时期,此期缺水将影响穗部发育。但水层也不能过深,否则下部节间变长,茎秆强度减弱,后期容易发生倒伏,一般保持水层3~5cm为宜。孕穗至开花期如遇17℃以下低温需灌10~15cm深水,低温过后恢复正常水层。水稻齐穗前保持浅水灌溉。进入灌浆期,采取间歇灌溉,既可保证水稻对水分的需要,又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根系的活力。蜡熟末期停止灌水。断水不可过早,否则叶片早衰,盐碱地加强换水,7~10天换一次水。
  晒田:晒田不但可以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达到壮根壮秆,抗倒伏的效果。晒田程度为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可促进壮秆。
  实行增温灌溉:由于白天稻田的水温与地温较高,而灌溉用水的温度一般都相对较低,白天灌水会降低稻田的水温与地温,影响水稻的发育,导致蘖数不足,生育期拖后。因此,灌水应在日落前1~2小时到日出后1~2小时之间进行。
  2.肥料管理
  分蘖肥:水稻返青后施肥量逐渐增加。由于温度仍较低,土壤中养分释放得少,又由于基肥是全层施,根系分布于表层土壤,因此,养分供应不足,应及时施用分蘖肥。分蘖肥主要是氮肥,一般占整个生育期的20%~30%。尿素6~10kg/亩,或硫酸铵15~20kg/亩。一般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少施,土壤肥力低的地块可多施,壮苗早插少施,弱苗晚插多施。
  稳施穗粒肥:长穗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肥最多的时期,施穗肥可以促进茎叶秆粗壮和长成大穗。施穗肥一般在穗前15~18天前施入,过早容易导致植株倒伏和产生病害,过晚容易造成水稻贪青晚熟。对齐穗前仍矮小、叶色发黄、没有稻瘟病的可施粒肥,一般每ha施尿素10~15kg,生长正常的可以不施,也可用叶面喷肥方法代替追施粒肥,如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可减轻后期低温为害,并可起到促早熟作用。总之,施肥要看天气、品种、长势而定,防止水稻贪青晚熟。
  3.田间灭草
  稗草:1.5叶前,即插秧后5~10天施药,每ha可用60%丁草胺1.5~1.8kg,毒土法施入,保水3~5cm保持3~5天;三棱草:在水稻分蘖末期,选高温晴天,每ha用威农采用毒土法施入,施药前1天排干田间水,施药后第二天灌水正常管理。也可在本田杂草长到3叶期时,用美国进口的稻杰喷施稻田,在喷施前把稻田水放净或花达水,喷药后隔1~2天后水分再正常管理。
  4.防治病虫害
  主要防治稻瘟病、潜叶蝇和二化螟。水稻孕穗期和孕穗末期是稻瘟病的多发期,应选择高效低残药剂,如春雷霉素和富士一号等;潜叶蝇一般可选用氧化乐果在移栽前2~3天喷施苗床,再用此药在返青后喷施本田;二化螟在7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喷施三唑磷防治成虫,隔10~15天再喷一次杀虫双。因二化螟的成虫把卵产在靠近水层的叶鞘上,所以打药前要浅水管理,深水打药,保持一定时期的水层,同时还可防治稻水象甲。

推荐访问:田间管理 水稻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