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_古格:昔日王城

  从门士出发,在219国道上行驶60公里后到达巴尔兵站,调头向西,还需要116公里才能到达札达县。上了拉加山,这座海拔6000多米的高山由无数山峰组成,我们上山下山,又上山下山,一会儿在阳坡,一会儿又在阴坡,恐怕这是有100座山峰的山吧,只好随着汽车的颠簸,摇摇晃晃,数不清到底过了多少山头,觉得这座山简直走不出去了。扎西多杰若有所思地说:我明白为什么大家要唱“我要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这首歌了。我说:主要是歌的前面有个绵长的“咿――咿――咿――”,表示要走出大山很难。更嘎老师说:对,关键是“咿――”完了后还有个“呀”,表示要想走出大山,是很费劲的。
  过了拉加山,进入一片地貌奇特的世界里,到处是层岩,五光十色的,南面远处的冰山闪耀着光芒,土质呈现金黄色,各种奇形怪状的山头气势恢宏,我说这地方地貌怎么这么奇特啊,扎西多杰说道路也很奇特,以后别人问你是否去过阿里,你就抖动头就行了。
  这条路确实叫人颠动不已,我们大伙儿都上下抖着头,笑起来,因为我们到了阿里。汽车在一条冰河里卡了壳,嘉措这时显出本领来,只见他很老练地在后轮后垫了草袋和石头,还找到两根铁条,帮助车轮脱离险境后,满意地说:真有意思,我们在需要的地方,就能找到草袋和铁条。回头看此桥名为多峥桥,真令人哑然失笑。
  许多黄羊到河边饮水,机警地支棱着耳朵,羊角漂亮地弯曲着,黑黑的眼睛闪动着,白色的结实的臀部,小黑尾巴,都恰到好处,真是上天的杰作。成百只野马出现了,他们成群生活着,领头的野马一扬蹄,掠过一阵轻风似的声音,它们就已经跑远了,扬出一地飞尘。
  有只沙狐竟站在桥上,发现我们后,犹豫了一下,随即迅速地朝桥下奔去,优美的毛耸耸的大尾巴划过草尖,飞快地跑到一条小溪边,目测了一下与我们的距离后,认为很安全,便悠闲地喝了几口水,转身慢悠悠地朝山冈上踱去。
  直到7点多才赶到海拔3800米的托林镇。
  先去看看托林寺。夕阳下,托林寺浸润在一片暖色调之中,红白色相间的土塔矗立在托林寺周围,保佑着这一方的宁静与安详,远方的土林群则气势磅礴,仿佛一支千军万马的部队,排列在象泉河两岸,正欲发出恢宏的呼啸。
  在三位康巴汉子忙着与家人热线联系的时候,我独自转了寺院。寺院围了围墙,塔前有树,不好取景。有两个女子带着孩子转经,看着她们匆忙的脚步,心里是欣慰的,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跟着母亲在转经路上长大。
  托林寺是十一世纪初由古格王益西沃修建。托林,意为飞翔于空中永不坠落。由于当时古格是个大力兴佛的王朝,因此托林寺逐渐成为佛教中心,其规模和形制都仿照前藏的桑耶寺而建,阿底峡等佛教大师都曾在此寺修行授徒,古格王喇嘛益西沃晚年时也常住寺院闭关,并且在此圆寂。近千年来,托林寺虽历经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耸,经筒常转,拥有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主要寺院的重要地位。
  在札达县找宾馆有点费劲,更嘎才旦老师在发脾气,他为找宾馆花费了太多时间而说了不少他的口头禅。
  我们离开拉萨已有很多天,一路上的住宿都没有洗澡间,我们都迫切希望洗个热水澡,然后睡在电热毯上,如果有取暖器那就太好不过了。可惜找了好久,选择的结果是古格宾馆,既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取暖设备,但有一点是令人喜出望外的,几位服务员姑娘一个比一个漂亮,戴着大口罩,露出两只漂亮妩媚的大眼睛,身材窈窕地穿梭在走廊里,我同三位康巴汉子一起,大饱了眼福。
  安顿好行李,步行到一家“串串香”吃饭,邻桌是几个士兵和几个姑娘,说着难懂的四川方言。老板娘机灵勤快,说是四川人,来札达已有两年多,并且还要继续住下去。
  我问着明天的路程,听着四川话,吃着四川菜,仿佛置身于四川某个小镇,恍然忘记了自己已经到达神往已久的古格。
  古格,千年前的繁华,是否能飘进我今夜的梦乡?
  第二天早上赴古格王宫遗址,竟走错了路,钻到土林里走不出来了,多走了40公里,所有的旅游指南上都没有确切指出遗址的准确地理位置,害得我这个向导落了不少怨言。我们茫然地奔驰在山与山之间,河与河之间,象泉河七拐八弯,在雅丹地貌间穿梭,干涸的河床成了车道,翻过一座草山,终于遇到三位身穿迷彩服的牧羊少年。少年告诉我们这里已经是松巴地界了。
  我们只好懊丧地往回返,路上遇到一辆牛头车,司机和乘客是当地人,热情地为我们画了地图,不过我们仍然看不明白,因为在土林中走得完全丧失了方向感,快返回县城时才找到通向遗址的路,其实并不很远,等看到札布让古格王宫的山坡时,已是中午了。
  千年以前,吐蕃王朝崩溃,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带着属下逃往阿里,不久即重新统一阿里众部,成为阿里王,后来他将阿里一分为三:古格、拉达克(今印占区克什米尔)、普兰,分封给三个儿子,古格王国是第三位王子德祖衮的封地。
  古格所在的阿里地区深居亚洲腹地,是东、西、南亚交往的必经之地,因此汇聚了多重文化,是个文化发达的邦国,又因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兴苯灭佛,许多僧人携着经卷逃往阿里,再加上阿里国王大力弘扬佛教,迎请大师,兴寺修经,奠定了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国的基础,在西藏宗教、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十七世纪中叶,古格王朝发生内乱,拉达克军队长驱直入,古格遭到灭顶之灾,从此消亡,世袭了十六代君王的国土并入拉达克王国,后来由五世达赖喇嘛政府重新收回。
  如今,以札布让为中心,到处遍布着大量的遗址和文物,札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这是古格王朝遗留下来的珍贵礼物,是经过血与火的淬炼、爱与美的交融、心与神的汇聚而成。
  古格王宫遗址就屹立在象泉河南岸。一位年轻的导游带着我们进了大门,他说王宫总面积72万平方米,占地约1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物共1416处,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王宫由宫殿、洞穴、佛塔以及碉堡、工事、地道组成,沿着山势而上,直抵山顶,昔日古格王朝的辉煌形象,已见端倪。这座布局严谨、气势雄伟的建筑为土木结构,保存较为完好的有红庙、白庙、度母殿、大威德殿和坛城殿,而国王议事厅以及冬宫、夏宫,则毁坏严重,无有遗物。
  我们看到精美的泥塑佛像、护法、壁画、彩绘藻井,为金装银裹的佛像们惊叹,为轻歌曼舞的天女们折服。古格绘画在吸收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及卫藏等地的绘画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格风格,色泽鲜艳,线条流畅,极尽人体之美,极富人情之味,是西藏绘画艺术的典范。这些作品是那么多无名氏的双手创造,是那么多无名氏的精神凝聚,原来,人只是一粒小小的金沙,因为粘贴在精美的壁画上才成为永恒,有时,人也只是一滴淡淡的墨汁,因为描摹出神圣的文字才成就了记忆。
  意犹未尽地离开宫殿,通过暗道登上山顶,象泉河两岸的众山尽收眼前,多么壮美的河山!昔日古格创造了如此恢宏的艺术精品,使我们后人得以仰仗前人鼻息,伸直了腰杆。此时,仿佛突然出现了一根神指,猛弹一下你的额头,使你惊醒过来:你看到一队队彩衣勇士边舞边蹈,一排排长袖天女飘然而至,彩虹当空,香风吹来,象泉河两岸仙乐荡漾,祥云花雨之中,神已降临……
   下山后,我们又沿着河谷朝下走,想去看看千年之迷――干尸洞。直走得脚疼的时候,才看到一面光溜溜的岩壁上写着万人坑等汉字,还有一些人留的地址和姓名。洞口有两米多高,扎西多杰和更嘎才旦先后爬上去,捡出一根臂骨让我看,说里面只有怪味和一些干草羊毛之类。
  干尸洞是千年古格由盛而衰,最终神秘消失于沙海之中的最后明证。据说洞内曾经十分宽敞,深几十米,堆满无头干尸。关于干尸洞的传说有许多,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当年古格兵败,拉达克人将宁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斩去头颅,而尸骨则弃于洞中。
  回到管理所喝奶茶,一边与管理人员闲聊,一边等元旦江措,他到县上去修车了。闲聊中得知,挂在售票处的两幅唐卡出自管理所所长之手,这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唐卡颇得古格神韵,扎西多杰用2000元买了其中一幅莲花生大师坐像,欣喜不已。
  元旦江措回来后,也不问王宫遗址,专问干尸洞,更嘎、扎西二人极力夸张了干尸洞里奇形怪状的干尸形象,我说不是那样的,可他不信,没顾上喝茶,就请坐在一边的导游尼玛带他去看,一会儿后,大失所望而归。
  尼玛芳龄21岁,身材修长,面容姣好,读过中专,家乡离此70公里。据江措说,他们在从干尸洞回来的路上讲好了,两年后他来看她时,她一定要成家才行。
  
  责任编辑 哈 闻

推荐访问:昔日 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