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化瘀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患者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无差异,观察组患者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方进行治疗,8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PL、AS、AF、TS方面均明显改善,且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能多方面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益气活血化瘀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256.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2-0049-0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对人类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类疾病;而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持续的疼痛对患者造成巨大痛苦,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状态是心血管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1-2]。西医主要通过改善心肌代谢、抗凝等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起效迅速,但易复发;中医药的应用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次研究观察了益气活血化瘀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且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3];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②治疗过程中依从性高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脏瓣膜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高血压、神经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②治疗过程中依从性低者;③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纳入本次研究。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0~83岁;病程1~14年;自发型心绞痛20例,混合型心绞痛18例,劳累型心绞痛12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6~55岁;病程0.6~13年;自发型心绞痛19例,混合型心绞痛17例,劳累型心绞痛14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冠心病心绞痛常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包括戒烟、控制血压血糖、管理体重、给予抗血小板制剂/抗凝剂、β-阻滞剂、醛固酮阻滞剂等药物),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其他合并疾病对症治疗。研究进行期间禁止服用其他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
  1.2.2 观察组 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方,方剂组成:丹参35 g,黄芪25 g,当归15 g,鸡血藤15 g,薤白15 g,党参10 g,红花10 g,郁金10 g。水煎至200 mL,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疗程为8周。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治疗前及连续用药8周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生存质量。SAQ量表分为5个维度19个条目,5个维度分别为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P)。将各个条目下最低功能状态选项计分为1分,将各条目下选项按照功能状态从低到高依次记为2、3、4、5、6分,将患者选择结果根据以下公式换算成标准积分,标准积分=(实际得分-该方面最低得分)(该方面最高分-该方最低分)×100,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4 疗效评定 患者临床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内容,显效: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范围;有效:患者症状与体征减轻或消失,异常心电图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症状与体征均无减轻,心电图无变化;加重:患者主要症状与心电图均较研究前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在进行疗效判断时,若出现主要症状与心电图表现疗效不一致,则以疗效低的为准。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设α=0.05。
  2 结果
  2.1 2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治疗8周后,对照组患者PL、AS方面均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PL、AS、AF、TS方面均明显改善,且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有着高致残率与死亡率,由于60岁以上老年人是冠心病高发群体,而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的危害也更加严重,人们对冠心病的诊治愈发重视。西医治疗冠心病主要以抗凝、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为治疗原则,但往往疗效不够理想。中医领域对冠心病病机、病因、治疗等理念不断深化,自上世纪以来,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诸多活血化瘀方药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但经临床研究发现,单纯应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往往只能暂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于远期预后作用不大[5]。考虑其原因是冠心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体中,而老年人一般有阳虚、气虚的病机,而此类病机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本”,血虚只是疾病的“标”,活血化瘀仅起到“治标”,而无“治本”功效,因此远期预后不佳。
  冠心病心绞痛病灶部位虽然在心,但从中医角度来看,与肾也存在密切关系,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精气贮藏之处,人体走向衰老后,肾阳渐渐不足,肾气有亏,气虚不能行血,出现脏腑功能减退、衰老等现象,导致心气虚、心阳不足,日久导致瘀血内停、脉道失润、瘀阻心脉,疾病由此生。针对该种病机,温肾阳、养心血、通心脉是标本兼顾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对照组患者PL、AS方面均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采用中、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于改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与心绞痛稳定状态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PL、AS、AF、TS方面均明显改善,且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体现了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方能全方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此外,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方能提高临床疗效。方中丹参祛瘀活血、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黄芪使气旺则血行、补气升阳;当归散寒止痛;薤白益气通阳;红花、鸡血藤活血化瘀;配合郁金解郁,可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方能多方面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明显优势。临床用药时应注意结合患者兼症联合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罗玫,杨雨竹,莫凤梅,等.中医经络推按配合药膳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2238-2241.
  [2]蔡莉莉,李敬会,李德梅,等.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老年医学,2015,29(10):834-836,843.
  [3]國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5]付长庚,刘龙涛,史大卓.现代活血化瘀学派的形成及特点[J].北京中医药,2017,36(8):675-680.

推荐访问:气虚 活血化瘀 心绞痛 冠心病 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