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种深植 泱泱汉风】《汉风泱泱》

   在铺锦嵌玉的营印大地上,古代先民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将中华文明的神韵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件在我地区出土的汉代随葬陶器,它以一个侧面向我们传递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种信息,引发人们无限的怀古幽思。
  汉代在营口地区设平郭、安市和文三个县,隶属辽东郡管辖。经过战国以来百余年的开发,大量汉人迁居此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也在此地生根发芽,并流播后世。汉代的营口地区经济繁荣,人口密集,是当时东北地区汉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域之一。墓葬中的随葬器物是现实生活中的缩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两千多年前汉们人生活的小窗。
  汉代的人讲究孝道,厚葬成风,只要条件允许,活着的人总要为死者创造一个和生前相同的生活空间。盘口壶是当时常用的生活器皿,在墓主人死后,连同其它一些绘着绚丽图案的坛坛罐罐一起搬进了墓穴,就连墓主人生前住过的二层楼房也做成模型供主人长眠于地下。于是,在那充满寂寞和未知的冥冥天国之中,世俗的生活继续展开
  博山炉也称香熏,是用来盛香料的器具,器盖仿制传说中的仙山,香料点燃后,袅袅青烟自盖孔冒出,缭绕不绝,令人遐想无限。汉代人主张活着要立德、立功、立言;死后也要不朽、永恒、成仙。仙山造型的博山炉在墓中陪伴主人,因此,坟墓也就成了生与死、凡与仙之间的驿站,寄托着有限生命中无限的希望。
  飘渺的仙界高居天宇,不灭的灵魂周游其中。汉代人相信“灵魂不灭”的观点,黄泉路上的平安便成为活着的人对死者放心不下的牵挂,于是就有了这种印满祈祷文字的墓砖:“叹曰死者,魂归棺椁,无妄飞扬,行无忧,万岁之后乃复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死者不尽的哀思和对死者亡灵深深的慰藉。
  现代人最想知道的是未来,然而谈论最多的却总是遥远的过去。历史从不因为遥远而失去魅力,相反更增添了它的神奇。这些带着泱泱的汉风的古老陶器,在野水荒湾、古墓残冢中沉睡了两千余年,一旦重见天日,仍然风彩如初。遥远而模糊的历史,在此刻一下子清晰了许多。

推荐访问:泱泱 汉风 广种深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