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胸怀坦荡的湘西哥们(印象记) 胸怀坦荡

  最早与于怀岸相识,应该是在2005年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尚未深交,也不曾有深交的机会。因此,我在这里所说的相识,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广义上的相识,就是虽然我们之间没有过任何正面交往,但却彼此熟知对方的名字以及一些事情。比如说我知道这个湘西男人在南方打过工,在北方的一家大型文学期刊做过编辑,也知道他很有血性,喜欢像候鸟一样在全国各地不停地进行迁徙,他能用大碗喝高度白酒,喝完酒后还喜欢打抱不平,用北方人的话来说,他是很爷们的一个人。
  那时候,我对于怀岸的了解,其实是粗糙和肤浅的,仅仅只是流于表象。而且这些初步的印象,我都是通过一些间接途径得来的,一条途径是通读过他的作品,从文字里感知这条湘西汉子的内在品性,另一条途径便是通过朋友的口述。这有声和无声的两种传达方式,将一条湘西汉子在我眼里完整地勾勒出来了。从主观意义上来说,这两条途径得来的结果似乎都不可靠。然而我一直坚信,现实中的于怀岸与我脑海中的于怀岸,一定差异不大,甚至是没有差异。我相信文如其人,我也相信一位朋友对另一位朋友的描述,从某一程度上来说,这种描述比现实参照更具准确性。
  2006年,也就是今年的时候,在省作协开办的小说创作高级研修班里,我们总算是有缘见面了,情景与我预料中的大致吻合。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我们就像久别重逢的一对老友,一点也不生分,不客套,手一握就成了哥们。正如我想像中的那样,由于在北京呆过一段时间,于怀岸把北京人侃大山的绝活学到家了,他很能侃,说话直来直去,举手投足间透露出湘西人的坦荡性格。我们常常是一伙人聚在一起聊天,每次于怀岸都是绝对的主角,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被他侃得昏昏欲睡,最后在困意中散去,而他则抓住跟他同房间的同学,一直聊到天亮。
  从外表看上去,于怀岸脸部线条有点粗犷,属于那种很典型的从民间走出来的文人,就像所有文人一样,他的内心世界有极其细腻和严肃的一面,在聊到朋友的小说时,他会逐字逐句地推敲,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却表现得大大咧咧,天大的事情也能一笑而过,丝毫不会记在心上。有时我们言语间发生冲突了,场面闹得僵硬起来的时候,他哈哈一笑,或者是坦然站出来承认自己言辞的失误,那种尴尬的氛围立即就被打破了。在生活当中,与于怀岸这样的人交往起来是很轻松的,让人感觉不到一点心理压力。作为朋友,我非常喜欢这样性格坦荡而又坚硬的哥们。
  【责任编辑 王永盛】

推荐访问:湘西 胸怀坦荡 哥们 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