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

  [摘 要]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五四运动是由谁领导的?怎样定性?这是研究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各阶级领导领导革命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最终得出:五四运动是一场由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无产阶级起主导作用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关键词]五四运动;领导权;五四领导权
  一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必然要发生的强大的爱国运动,一次以提倡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革命运动。”[1]它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开始了人民不屈不挠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新篇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目前,对五四运动领导权的研究虽著述众多,但却各执一词。典型的代表有无产阶级领导说,先进知识分子领导说,甚至是自发产生说。(2)
  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是研究五四运动的前提。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当中,我们要用联系的动态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只单纯的孤立的想象五四运动的爆发。要想正确认识五四运动领导权就要跳出个别历史史料的干扰,把五四运动当作一个历史过程,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来研究。因此,笔者认为要确定是谁在五四运动时起了领导作用,至少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五四运动爆发时国际国内环境怎样?国内各个阶级发展情况怎样?谁最有可能领导五四运动?第二,五四运动过程中谁表现最为突出?是谁实际领导了革命运动?下面我们围绕以上两个问题来进行分析。
  二
  五四运动爆发前,在国内一方面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于是爆发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胜利了,它使民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然而,最终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等反革命分子窃取。“革命党组织土崩瓦解……中国人民碰到的不是民主,而是袁世凯的独裁;不是独立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蚕食和鲸吞;不是统一富强,而是军阀的争夺权力、鱼肉人民。”[2]这样资产阶级领导的最后一次革命运动也宣告破产。然而,顽强的中国人民是打不垮的,除了资产阶级,其他个社会各阶层仍旧为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而奔波。那么这时候反对国内外剥削和压迫的力量主要还有哪些呢?他们能否领导五四运动?
  首先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处在社会的底层,主要是指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即文章后面所指的无产阶级。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革命性最强,而且人数也最多,理应可以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反抗国内外的敌人。然而,受到时代的局限,这时的无产阶级发展仍处在自在发展阶段,不能自为的组织政党,领导革命运动。直到“一九二○年有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一年有了中国共产党……”[3]因此,虽然说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按世界革命的范畴来说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时期在中国,它却不可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就像当时人民的所说“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不过是杂志里的文章,还以为无产阶级就是既不能看书又不能写字的仆役、苦力和盐工。”[4]由此可见,当时无产阶级发展的程度有限,是不足以扛起领导五四革命的艰巨历史任务的。
  其次,资产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比较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五四时期的资产阶级无疑都是具有一定的革命性的。如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团体如中华工会等也组织过罢工。但是要资产阶级独立领导革命又取得成功这是不可能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夹缝里产生出来的。其生来就带有软弱性与革命的不彻底性。五四之前他们领导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就证实了这一论点。而且实际上,据高一涵先生所说,“运动开始时,这三部分人——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就形成了统一战线……但是这三部分知识分子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态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却是动摇的,他们中途退却,甚至阻挠运动的开展。”[5]由此可见资产阶级可以分为资产阶级和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两部分,而他们在革命中表现不一。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表现出退却、动摇,其软弱性表现无遗;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参与并长期的坚持了运动,是可以成为领导运动的重要力量的,但是他们由于资产阶级固有的弱点,不可能独立领导革命,不可能成为革命的舵手,只能是先锋。正如后来有人回忆说,傅斯年、段锡朋等资产阶级也是参加了革命了的,甚至在革命中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3)
  最后,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它包括一大批优秀的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等。这些人最早与马列主义著作打交道,思想比较先进,对社会认识比较深刻,有能力领导革命运动。同时,这些人又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又有可能领导革命运动。就在一九四五年召开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也曾明确指出:“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在五四里面,起领导作用的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的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4)对于毛泽东同志的这种看法我是相当认同的。进步知识分子领导了革命,而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等人更是革命的领导者,是导航人。
  但是,倘若我们就表面的把有可能领导革命运动的进步知识分子直接等同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这又是错误的。事实上,进步先进分子不只包括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它还包括一部分革命的小资产阶级。这是因为,在面对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也是被压迫的对象,他们是完全可以团结和联盟对抗敌人的对象。事实上,正如前面所讲的,一部分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也是参与了革命的。所以说领导五四运动的实际上是一些既具有爱国思想又具有先进知识的知识分子的联合体,即进步知识分子。
  那么进步知识分子究竟有没有领导中国的革命呢?这要看这些知识分子在革命运动中有无具体行动。进步知识分子不仅从思想上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条件,宣传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去的而非隐退的”(5)新观念,提出了“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6)的新要求,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更是在组织上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条件,培养了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蔡元培等人。还提供了一大批的群众基础,如《新青年》、《每周评论》的作者们、读者们,还有一部分深受教育的学生和民主进步人士。最后,最关键的是这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们还亲自督导并指挥了这场运动。陈独秀同志明确提出了要除去——军人、官僚、政客这“三害”,并指出除去这“三害”的办法是“要有参与政治的觉悟……要有相当的示威运动……社会中坚分子应该挺身出头,组织……来扫荡无政见、无良心的依赖特殊实力为后援的狗党。”[6]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也一直没离开战场,就在运动的当天“他还发表了《两个和会都无用》的战斗檄文……指出巴黎和会,各国重在利益……世界永久和平人类真正幸福……非全世界人民都站起来不可。”[7]张义武先生也在其论文《五四运动究竟是谁领导的》一文中已有明确论证过领导五四运动的确实是这些进步知识分子。(7)   因此说,领导五四运动的只可能也确实是进步知识分子。因为进步知识分子中,就囊括了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目光长远,对全国局势了如指掌。其实,也可以说是时代的潮浪把陈独秀、李大钊等这样的进步知识分子推向了历史的漩涡,使他们成为了弄潮的好手。
  三
  承认了五四运动是进步知识分子掌握了其领导权,并不代表否认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中国的无产阶级主要指工人阶级。五四时期,它虽然还没有能力独立领导革命,但却仍是整个革命中至关重要的力量,是革命胜利的关键。这主要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决定的。中国的无产阶级它除了拥有世界无产阶级的优点外,还具有它自己的特点。那就是革命性强,工农结合方便,人口众多。(8)无产阶级所拥有的这些优点,使他们能够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也是他们以后逐渐成熟并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五四运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以学生为首的斗争,他们没有取得成功;到第二阶段时工人阶级才登上历史舞台,但从一开始就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在杨晟报告上海罢工运动持续发展的密电中说:“关于罢工危险,查上海苦工不下数十万人,罢工后必有暴动……此后种种痛苦不堪言喻。”[8]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惊吓了敌人,其影响力之大,后来学联也不得不承认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9)由此可见无产阶级在这次运动取得胜利中是起决定作用的,是运动的主力军。但是,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还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无产阶级的领导。而且就整个五四运动过程来看,确实是进步知识分子领导了五四运动。
  因此,我们说五四运动是一场由进步知识分子领导的,无产阶级起主导作用的革命运动。它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新阶段。(10)
  注释:
  (1)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
  (2)无产阶级领导说有:宋仲福.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期.甘肃师大学报,1979(2). 陈培均.关于“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江西大学学报,1984(2);知识分子领导说有:张圻福.略论“五四”运动的领导权.中学历史教学,1980(2).万建生.也谈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6(1);自发产生说有:黎澍.关于五四运动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273-285。
  (3)杨先文.试析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转化的基本条件.中山大学学报,1982(3)。
  (4)七大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人民日报,1981-7-17。
  (5)陈独秀.敬告青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编.五四运动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年书店,1-7。
  (6)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编.五四运动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年书店,第13-17。
  (7)张义武.五四运动究竟是谁领导的.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8)李侃,李时岳,李德征,杨策,龚书铎.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
  (9)民国日报.1919-6-13。
  (10)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
  参考文献:
  [1]黎澍.论五四运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7:1.
  [2]吴玉章.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2.
  [3]邓颖超.五四运动的回忆[A],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0.
  [4]朱德.朱德回忆五四前后的思想和活动[A].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5.
  [5]高一涵.从五四运动中看究竟谁领导革命[A].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35.
  [6]陈独秀.除三害[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7:196-197.
  [7]陈独秀.两个和会都无用[A].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7:259.
  [8]杨晟报告上海三罢运动持续发展密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0-2:260.
  作者简介:杨梅媛(1987-),女,湖南省泸溪县,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专门史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