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民进党的转型

  岛内选举后这半年来,民进党内围绕着检讨败选原因,在要不要调整两岸政策,如何调整两岸政策,要不要进行“台独”路线转型,各派系进行了新一轮的反思和激烈的争辩。记得2008年选举败选后,当时民进党内大多数人士认为,选举败在陈水扁的贪腐而非两岸政策,而年初败选后,民进党内的主流意见已能体认到保守僵化的两岸政策是民进党败选的关键因素,必须进行务实调整,才可能使民进党重拾民心,重新执政。这是值得肯定的可喜现象。
  民进党对这次败选的反思与检讨够不够呢?在我看来是很不够,因为它基本上没有触及到最关键的“台独”路线层次上的转型问题。
  本人认为,民进党的“台独”转型问题,应当从路线、政策和策略这3个层次来进行考察:最高层次的是路线,中层次的是政策,最低层次的是策略。路线是关键是根本,路线决定政策和策略。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路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高层次的路线调整至为困难,而先易后难,先从政策策略的调整做起,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实现最高层次上的路线转型,也不失为一种较为稳妥的转型方式。
  回顾民进党的发展史,虽然进行了多次的“台独”转型,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阶段性成果,使民进党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客观而论,民进党历史上所进行的这些“台独”转型,都不是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路线转型,而只不过是中低层次的政策和策略上的枝枝节节的调整。2008年,蔡英文“临危受命”,4年来苦心孤诣,率领民进党进行“台独”转型。但很遗憾,她所推动的“台独”转型,说到底也只是局限在中低层次的政策、策略的调整而已,并未能触及到最高层次的“台独”路线问题。充其量只是把陈水扁的“激进台独”重新加以包装,调整为所谓“稳健台独”或曰“柔性台独”,向台湾民众兜售。
  2008年和今年年初民进党的两次败选,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陈水扁的“激进台独”路线遭到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抵制,死路一条;而蔡英文的所谓“稳健台独”或曰“柔性台独”路线,也不被多数台湾民众所认同。然而,从选后近半年来对民进党内各派系关于“台独”转型的反思与争辩的观察,不难发现,除了少数几个有识之士能够从“台独”路线层面上进行比较深刻的反思之外,大多数的民进党朋友仍然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两岸政策和策略上的检讨。
  民进党“台独”路线的转型何以会如此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1998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论民进党“台独”转型之困》。其中分析了民进党“台独”转型的四大困境:其一,“台独”转型与民进党支持者之间的矛盾;其二,“台独”转型与民进党体质的矛盾;其三,坚持“台独党纲”与破解国民党“安定牌”的矛盾;其四,坚持“台独党纲”与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当时我在文中谈到,从以上四个方面的粗浅分析看来,民进党在“台独”转型的困境中还须痛苦地挣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比14年后的现况来看,民进党虽然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其中甚至还有过8年执政失败的经验教训,但民进党似乎并没有任何长进,当年“台独”转型的四大困境,如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其结论也不幸被我言中。
  有一首歌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30多年来民进党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雨,但“彩虹”在哪里?至今还看不到!我认为民进党的失败还不够,摔得还不够疼,它的大多数菁英还有侥幸心理,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想依靠自身的改革,下决心推动“台独”路线的痛苦转型,便想重新走上执政。
  在台湾政治发展史上,民进党曾经为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争取台湾人民的民主与自由作出过积极贡献,如今面对不可逆转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民进党应当抓住机遇,再立新功。民进党理应抛弃而不应继续坚持“台独”立场与主张,爱台湾就要为绝大多数的台湾民众着想,真正从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严肃思考台湾前途问题。迈过“台独”这个槛,民进党的前途一片光明。

推荐访问:我看 民进党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