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一鳞半爪_一鳞半爪

  跟很多人一样,因为教科书中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绍兴,我基本上在小学里就已经耳熟能详:酽酽的花雕酒、古朴的乌蓬船、喧闹的社戏台、戴着毡帽的老船工、身着长衫赊酒喝的孔乙已、刻着“早”字的三味书屋以及住在土谷祠里的阿Q……有关绍兴的种种或真实或虚构的意象,都曾不止一次地勾起过我对于这座城市的无限向往。现在终于有机会亲自去绍兴走了一遭,了却了多年心愿。然而山阴道上走马观花,注定只能留下一鳞半爪的印象,记在下面,权作为绍兴之行的纪念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到绍兴,打小就知道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自然不能不去。就像北京和上海的民居分别叫作四合院和石库门一样,绍兴城乡民居的主要建筑唤作“台门”,所谓的“百草园”实际就是鲁迅故居周氏新台门后面的一处菜园。平日里种些瓜菜,秋后则用来晒稻谷。从实地来看,景致相当平常,然而在鲁迅先生笔下却是那样的情趣盎然,生机勃勃: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因为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名文,如今这个百草园恐怕早已是中国最负盛名的菜园了。世上很多景观其实都是这样,看来尽管平常无奇,但是因为名人的活动而获得了独有的灵魂,进而也就具备了别样的审美价值。沿小径绕着园内的菜地转了两圈,边走边找寻先生文中提到的诸如石井栏,皂荚树等事物,一一印证,自有一番乐趣。据资料介绍,现在所存的百草园其实只是鲁迅童年时代百草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周家家业败落,这个园子在1919年的时候被卖给了邻居朱姓人家,后来朱姓人家又对园子的结构布局作了重大改动,园子的一大部分被挪作它用,因此包括鲁迅文中提到的“泥墙根”等景物现在已不复可见。新砌的园子西墙上,镌刻上了鲁迅那篇文章的手迹稿,倒是挺有纪念意义的。鲁迅的字看来很漂亮,典型的文人字。
  从鲁迅故居出门向东,走上不到三百米,过了一座小石桥,就是寿家台门,也就是著名的“三味书屋”的所在地了。三味书屋是寿镜吾先生开的私塾,在鲁迅少年时的绍兴城内颇负盛名,鲁迅12岁到17岁时在这儿就读过。书屋属于寿家的边屋,坐北朝南,面积大约三十几平方米的样子,基本上如鲁迅文中描写的那样:屋正中上方悬挂“三味书屋”匾额,下面是一幅《松鹿图》,没有孔子牌位,学生只向匾和鹿行礼。真不知那位寿老先生是怎么想的了。两边柱子上有“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的抱对。中间陈列的方木桌和高背椅,是寿镜吾先生的讲台,两排椅子专供来客歇坐,学生书桌放在两边墙脚根。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是一张自备的两抽屉硬木书桌,右上角确实刻着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据说是鲁迅当年因为有一次上学迟到,受到寿老先生严厉批评后才刻下此字用以自勉的,过后谁也没有发现,直到1958年鲁迅夫人许广平参观三味书屋时才被指认出来。
  三味书屋景区很会做文章,每天定时安排一位老先生身着长衫头戴瓜皮帽,打扮成寿老先生模样,然后邀请众游客扮成学生,再现当年私塾上课的情形。那天我们去时,正好赶上,看得饶有趣味。

  徘徊在沈园

  从鲁迅故居去沈园,路程很近,游人一般都是在故居门前的小河边坐乌蓬船前往,这样最多10分钟即可到。我们从故居出来时已近黄昏,坐船到沈园门前的码头上岸时,游人更见稀少,薄薄的暮色中,由郭沫若手书的“沈氏园”三字大幅牌匾很是醒目。郭氏的字在现代文人中也算好的了,只是看去多少有些张狂,不是我喜欢的那种。
  资料上介绍,沈园始建于宋代,原为沈氏的一处私家花园。宋代时池台极盛,园内有假山飞瀑,芳轩台阁,后来历经沧桑,景色渐衰,到民国初年已是个毫不起眼的旧园子了。其实就那天我实地看来,也确实不见得有多少出色之处,如果不是因为大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那个知名的凄婉的爱情悲剧,相信今天绝对不会有太多的人涉足此地。
  关于陆游和其表妹唐琬的那两首《钗头凤》,我也是很早以前就读过的,确属血泪之作,如今都刻在了沈园的一面题壁上,供后人凭吊: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唐琬)
  我看陆游的某些诗作,何其豪放!铁马冰河、吹角连营,想想也应该是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偏偏在与唐琬的爱情上终究还是露出了文人性格中的懦弱一面,到底不敢违抗封建礼教和母命,白白葬送了一份真挚的爱情!纵是留下几首传世诗词,又有何用!?据说陆游70多岁时还曾重游过沈园,那时唐琬早已去世多年,知心爱人阴阳两隔,睹景思人,诗人悲从中来,又写下了名为《沈园》的两首诗作: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尤吊遗踪一泫然。
  徘徊在沈园,想起这些近千年前的爱情和诗词,不禁怅然若失。又看到在沈园东隅,建有一个“情侣园”,据说是2001年新辟的,进去走了走,有鹊桥、相印亭、祁愿台等景观,看来主要是以陆唐的故事为背景,供现代青年男女抒发爱情的。我想如果这景点和影楼合作,新人们着以宋代服饰,应该有不错的效果。
  临别时,发现沈园的腊梅正绽苞怒放,满树春光,给这座古老而沉重的名园平添了几分明丽的亮色。

  兰亭雅韵

  作为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绍兴拥有很多头衔,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书法之乡”,盖因为中国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兰亭”就在绍兴。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的兰渚山下,从绍兴市中心坐公交车前往大约半个小时。相传勾践曾经在那一带种过兰花,汉代又设置有驿亭,所以得名。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41位当时的名流,雅集兰亭,举行传统的曲水流觞活动,进而写下了墨冠古今的《兰亭集序》。从此,亭以书传,兰亭成了古今中外一切习书法者的朝圣之地。
  我大学时曾经跟着某同学练过一阵书法,当时把玩最多的法帖之一就是《兰亭集序》,王右军的笔墨风韵实在令我倾心不已,所以这次去绍兴前就想:兰亭绝对不能错过!
  实地所见,兰亭的景色确实不错:四下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真是个清静幽雅的所在,看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的描 [ 2 ] 写并无夸张。景区入口处,修篁夹道,小径通幽,穿过竹林,一泓鹅池迎面而来,面积不大,一面紧靠土阜,一面渐入绿荫。树荫下的三角形碑亭内,“鹅池”两字,字体雄浑,笔力道劲。传说王羲之刚写好“鹅”字,忽闻皇上传旨,急忙搁笔迎旨,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续写了一个“池”字,一碑两字,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
  从鹅池再往北走大约数十米,就到了当年王羲之他们曲水流觞的地方了:一块略显倾斜的绿地,上植桃柳花卉;绿荫之下,曲水蜿蜒,怪石卧地。一股清泉从土阜后面的鹅池缓缓流来,几经曲折后向小兰亭流去。小溪长约七八十米,呈“之”字形,遥想当年王羲之他们在这条小溪畔饮酒比诗的情形,不禁悠然神往。我们去的那天,兰亭景区的员工也正扮成古人模样,模仿“曲水流觞”的活动:一只只木碗盛满绍兴黄酒,浮在溪水中顺流而下,游人只需喝上一口酒,当众表演一个节目,便可以获得热烈掌声和若干纪念品。有位老兄酒是喝了,纪念品也拿了,节目却想不出,最后逼到不行就吼了一首《吻别》唱得难听倒还在其次,关键与兰亭的情致氛围全不相关,实在搞笑!
  由“曲水流觞”处再往北去,就到了兰亭的最高点御碑亭了。亭内的御碑重达18吨,正面镌有康熙手书《兰亭集序》全文,背面则刻着乾隆手书《兰亭即事》诗,所以这块御碑也被俗称为“祖孙碑”。《兰亭集序》的摹本我见过不少,只是康熙版的摹本倒是第一次见,感觉就“形似”而言,也算不错了,毕竟康熙只是满人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要求不能太高。乾隆的“御诗”当然还是雍容华贵、诗味寡淡的老一套,不妨抄在下面。诗云:
  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
  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
  竹重春烟偏澹荡.花迟禊日尚�荣。
  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
  所谓“聚讼千秋不易评”,是因为我们现在所见的《兰亭集序》全都是后人摹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冯承素、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人摹写本,而真迹据说现在还长眠于西安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墓中,所以王羲之本人的《兰亭集序》到底如何惊艳绝伦,包括乾隆在内,我们也都只能想象而已。真不知后世哪一代人能有幸一睹真容。
  离开兰亭前,买了一把印有《兰亭集序》全文的折扇,算作此行的纪念物。又夹在一帮小孩子中间,在兰亭的碑林前面手提毛笔照了个相――兰亭挥毫,应该也同“班门弄斧”一般,狂妄到家了吧。

  烟雨中的仓桥直街

  离开绍兴的那天早上,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距离开车时间还有四五个小时,远的景区肯定是去不成了,夫人提议:那就去仓桥直街走走吧。
  这是一条绍兴城内保存完好的老街,从南到北,大约2000米长。街面有进有退,宽狭不一,最窄处两三米,最宽处也不过四五米,一色的旧石板路,透着一种古朴、静谧、悠远的气氛。沿街还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台门”,据说大多建于清代,粉墙乌瓦,砖木结构,如今还有居民居住,但也向游客开放。随便走进一家,黑漆门窗、石板天井、青砖地坪、木雕漏窗、纹饰瓦当……外观朴素平实,内质典雅含秀,散发着绍兴民居特有的那种“书卷气”和生活味。据说,像海岩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多部影视剧都曾在这些老屋中取过景。
  除了古旧的民居外,老街两旁鳞次栉比,多的是酒店、茶楼、客栈、古玩以及乡土特产之类的店铺,通常都是一两间店面,木板排门,帘旗招展,依然当年景象。在街首,我们还看到了一家名叫“恒济典当”的当铺,据说还是鲁迅少年时为父亲治病常常光顾过的,居然能留存至今,殊不容易。
  烟雨蒙蒙中,踩着湿漉的青石板路,撑着伞走在仓桥直街上,人也恍如走进了百年前的历史。我的酸劲不禁又上来了,跟夫人说,此地很有几分戴望舒《雨巷》中的意境啊,夫人嘴一撇:你大概还想逢着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吧!

  霉豆腐、小酒店、三轮车

  在绍兴期间,感觉绍兴有三多:霉制食品多、酒店多、三轮车多。
  先说霉制食品吧。我原来总以为发霉的东西,已经变质了,哪还能入口。到了绍兴才知道,人家绍兴人还就好这一口呢,什么霉千张、霉毛豆、霉干莱、霉豆腐之类,几乎都是绍兴人的家常便菜。用鲁迅的话说,绍兴这地方的人怪得很,放着好好的东西不吃,非要等到霉了或者腌制了才吃,对此老先生曾深恶痛绝。不过说句实话,以我这次的经验而言,绍兴这些霉制食品的味道倒还真是不错。第一天晚饭时,我们尝试点了一道霉豆腐卤烧肉,入口油而不腻,成臭中透着一种特有的鲜味,很是开胃下饭。
  其次说酒店多。陆游在他的诗歌中,曾称绍兴城内“城中酒垆千百所”“平时酒价贱如水”,而据我看,如今绍兴城内的酒店之多,比起陆游的时代来也不遑多让。不仅通衢大道两侧酒店林立,有名的如国际大酒店、越都大酒店、成亨大酒店等,偏僻小巷里弄内也是酒香飘溢,往往走不上一两百米就可见一家挂着酒旗或木制招牌的小酒肆。相比那些人头攒动闹闹哄哄的大酒店,此类小酒店反倒更有特色,就像鲁迅笔下描述的成亨酒店那样:一两间店面,曲尺型的柜台,四五张板桌,长条型板凳……陈设虽然简朴,却透着清新别致。我们在绍兴期间,就特地选在这样的酒店里用了两次餐:点上一碟茴香豆、一盘臭豆腐、一碗乌干菜蒸肉,再叫上半斤花雕……唉,简直是神仙日子。
  绍兴的第三多就是三轮车多。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反正之前还从没在其他城市见过有这么多三轮车的。随便问了一位车夫,据他介绍说,整个绍兴城内现在大约有一千多辆三轮车,这些三轮车在绍兴城内畅行无阻,市中心主干道上也可通行,大都是穿梭往来于市区各景点之间,价格也不贵,5元左右基本上就可以载上两个人到达市区的任何一个景点了。正因为如此,一般游客到了绍兴都乐意选乘三轮车,不仅便宜、新鲜,沿途还能悠哉悠哉地观赏一下绍兴街景。也可能正是大量三轮车参与竞争的缘故,绍兴的出租车生意就明显清淡,起步价也仅区区五元钱。绍兴的公交车更是人气冷清,在绍兴期间我坐了几趟公交,居然每次都能摊上座位,一时间对于挤惯了沙丁鱼罐头公交车的我来说,简直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心说:绍兴的三轮车可真好! [ 1 ]

推荐访问:绍兴 一鳞半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