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之我见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20余年了,深感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每况愈下,这与新课标的理念格格不入,也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静心思考,有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影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原因

(一)狭隘的教育观制约阅读教学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内,局限于用教材教,加之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导致教师对分数看得很重。本是有滋有味的母语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字词教学,课文分析、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导致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害怕阅读、惧怕作文,从而让阅读教学失去光泽。

(二)应试教育挤占学生阅读空间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受到了“分数论英雄”的特殊对待,加之高考、中考制度没有质的变化,从学校到家长,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整个社会,发展到追求分数的畸形状态,学生真正找出阅读的时空实在是一件难事,每天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加之各种各样的作业扑面而来,学生无法静心阅读。

(三)阅读教学缺乏科学安排

阅读教学本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且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水平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变成语文教学的附产品,课堂上教师占据了半壁江山,少数教师甚至剥夺了学生的发言权,使语文课堂教学变成哑语课堂。特别是,有的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缺乏指导,为了读书而读书,变为乏味可陈的文字阅读。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生无法身临其境,无心领略其中的快感,同时学校对阅读教学缺乏统筹安排,无法放宽阅读时空,阅读教学的被动生存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缺少优秀读物

农村中学经济状况也是捉襟见肘,对购置优秀读物也是少之甚少,学校图书室、阅览室也缺乏有效管理,开放不及时,即使正常开放,由于库存的读物陈旧不堪,缺乏时代性和科普性,学生也是无人问津,加之农村家长素质不高,多数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关注子女学习的时间较少,在子女阅读方面更是不懂得投资和安排,农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高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呢?通过多年摸索和积累,笔者对此有了点滴认识,与大家共勉之。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对提高学生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强化阅读指导

可供阅读的名著材料浩如烟海,教师也是无法有效阅读的,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其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务必要推荐有价值的优美文章,才会让学生在历练中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二)教师要上好名著导读课

每册教材中都安排几篇名著导读,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准备好名著读本,可自行购阅,可到图书室借阅,教师应在阅读方法上予以指导。

1.精读:对教材中提供的章节,师生共同合作,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练,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逐步教会学生学会批注,慢慢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对于教材中所选名著章节,教师要深挖教材内涵,教会学生学会赏析,学会品味人物形象,学会自行赏读本名著的其它章节。总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精读教材中列举的名著,以此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放手让学生自由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2.略读: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完全采取精读已不现实,必须学会略读,着眼于关键段和重点句,以求迅速掌握思想脉络,领悟作者见解,常常采取跳读的方法,进而把握全文主旨。这种阅读方法是为通览全篇,取其精华,在学生略读过后,要有所得,略读之后要写读书心得,要写感悟。如学生在赏读《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时,全部精读,时间、精力都不允许,只能精读部分章节,其余在允许时间内,让学生学会略读,以求对这部名著有整体的认识。

3.摘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有关材料时,对其名言警句、有哲理性的语段,可以采取摘录的方式,可以采取笔记方式,留下存档,定期浏览。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学生学会了阅读,就不再是“苦作舟”,而是把读书变成一种乐趣,如痴如醉地汲取书中的营养,真正达到以课内促课外,激发阅读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创造性开展课外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单凭课内阅读,无法满足学生所需,实际上只要善于发现,还是可以有效地开展好课外阅读的。

1.让素质教育开花结果

素质教育提法轰轰烈烈,但是实际上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这在间接上设置障碍,让学生无心、无力、无时搞好课外阅读。别读死书,勿唯分数论英雄,只有把学生从“身经百炼”中解放出来,学生才能“安心”读书、乐学、勤学,才会领会到读书的乐趣,才会挤出时间广读博学。真心希望我们的社会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

2.学生学会挤时间去阅读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生只要广泛涉猎,爱读书,他就能挤出时间来阅读,如双休日、寒暑假或临睡前,总能挤出大量课余时间来阅读。同时,也请广大教师勿把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当成洪水猛兽,动辄以没收相要挟。大量阅读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写作水平、增强学生人文教育都有好处。

3.教师要当好伯乐

学生的时间、精力、阅读水平必定有限,为了让有限的阅读时间得到高效利用,务必请广大教师当好伯乐。教师首先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定期向学生推荐自己欣赏的好文章、好杂志、好书籍。另外抽出一定时间师生共同交流读书心得,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从中吸取新知,还能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来,交流同时,也可以让阅读广泛、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把自己阅读中更好的文章推荐给大家。这其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在导引上下功夫,把学生带入到阅读品味的交流中来。

4.学校重视不容忽视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稳步实施。如每周可以开设1—2节阅读课,可以在教室里上,可以到阅览室里去读,也可以到图书室中查阅。当然学校要大量订阅有价值的报刊杂志,如《中学生阅读》、《初中生世界》、《散文选刊》、《小小说》、《半月谈》等,这些杂志类型多样,内容充实,蕴含人生哲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熏陶非常有利。

(四)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农村学生在阅读的个性化差异上非常明显,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大家”,但是,对每批学生中涌现出的阅读能力较强的要单独培养,要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爱好方面再多读一些书,包含文字类、科技类、政治类等等,力求量的突破、质的转变。我们知道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互的,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阅读一些虽然兴趣不大却又非常重要的读物,以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争取全面发展。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辅助工作,让其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个性化特长的培养。总之,根据学生阅读实际因材施教,一定能造就出未来的“鲁迅”、“巴金”等大家,同时也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整体质量。

总之,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学生发展,都需要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再创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刘亮  江苏省睢宁县庆安中学 221200)

推荐访问:我见 语文 初中 能力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