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伦贝尔驻村扶贫工作的思考与规划

摘要通过驻村帮扶工作,认真分析鄂伦春自治旗桥南村的贫困成因,按照驻村帮扶的工作思路、目标与工作重点,分析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规划,强调升级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林产品产业,积极配置养殖业,活化乡村旅游业,进而从产业项目、集体经济项目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驻村帮扶方案。

关键词桥南村;驻村帮扶;措施;规划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6-0209-03

Consideration and Plans on Wor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ulun Buir—Based on Qiaonan Village in Oroqen Autonomous Banner

ZHU Binbin1,SUN Shuanghong1,YU Zhiguo2 et al(1.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Research in Hulun Buir,Hulun Buir, Inner Mongolia 021000;2.Government of Dayangshu Town, Hulun Buir, Inner Mongolia 165456)

AbstractThrough the village aid work, the causes of poverty of Oroqen Autonomous County Bridge Village was analysed.The pla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poor families has been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orking train of thought, objective and focal point of helping the villagers in the village.It emphasize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active configuration of aquaculture, activation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n targeted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from industrial projects, collective economic projects.

Key wordsQiaonan Village;Aidingwork of the village;Measures;Plans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关于深入实施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科学制订了脱贫奔小康的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和时间表。按照市委、市政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共向全市26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员1 503名,其中呼伦贝尔市直单位及驻市有关单位下派干部118名(有50名同时担任所包扶嘎查村党建指导员),共确定帮扶单位384个,其中呼伦贝尔市直及驻市单位93个,旗市区直及驻旗市区单位291个。2017年2月呼伦贝尔市林业局按照市组织部统一安排,选派1名年轻干部充实现有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桥南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协助桥南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笔者通过对桥南村致贫原因进行分析,从发展产业和建设重点项目等方面提出了驻村帮扶的建设方案,帮助制订脱贫滚动计划和年度计划,设计桥南村驻村帮扶模式,以期为驻村帮扶单位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桥南村整体脱贫提供指导,从而为类似桥南村贫困村域探索可复制的扶贫模式,促进贫困农村快速脱贫致富[1-2]。

1驻村帮扶工作指导思想

1.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委、区政府和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文件精神,把握产业扶贫与精准扶贫深刻内涵,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要求,结合“三严三实”等专题教育活动,改善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和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发展环境,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2工作思路

精准帮扶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坚持开发式发展经济的扶贫解困基本方针[3],以加快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生态安全为红线,以产业扶贫为重点,以群众认可、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为根本要求,以促进产业增效、贫困户增收、农村增美为目標,抓好产业增产增效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瞄准贫困对象,坚持整体推进与定向单户帮扶相结合,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实现建档立卡,帮助贫困对象稳定脱贫,使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最大限度地让贫困群众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实惠[1]。

1.3工作重点

工作重点是改善桥南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促进村内产业增效、贫困户增收、农村增美,实现建档立卡的贫困对象稳定脱贫。一是针对贫困户的贫困成因,制定具体的一对一帮扶措施;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努力改善桥南村的基本生产条件;三是发展富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渠道,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谋划发展富民产业,积极引导和提高农民产业参与度,提升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四是加大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扶贫经济组织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促进其思想解放、技术能力提升[2]。

2村域概况与贫困成因

2.1村域概况

桥南村隶属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位于镇区南侧,紧邻316、319县道。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桥南村共有207户585人,常驻劳动力人口为312人,60岁以上人数为76人,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成年人93人。全村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20人,低保户9户18人,五保户1户1人,贫困发生率20.51%。桥南村共有耕地面积1 353.8 hm2,其中集体耕地37.0 hm2,林地20.2 hm2,村民经济来源以农业经营性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其中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和大豆类作物。全村种植玉米面积533.3 hm2,年产玉米4 000 t,大豆面积733.3 hm2,年产大豆131 t,部分农户种植香瓜、西瓜、菇娘和白瓜子等经济作物,与传统农作物相比,经济效益更为可观,据统计,2016年桥南村农民人均年收入3 307元。

2.2致贫原因

随着桥南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有一部分农民已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但是还有一部分贫困户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延缓了桥南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同时也影响了桥南村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的步伐。经多次走访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代表及老党员交谈获悉,桥南村的致贫原因主要有以下5方面。

2.2.1因病因残致贫。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4]。桥南村因身患特殊慢性疾病、重度残疾引起劳动力短期或长期失能,导致家庭劳动力丧失而致贫和重大疾病花费巨额医药费用导致家庭深度致困的人数为46人,占全村致贫原因的38.24%。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村民对疾病重视不够,部分村民患病时,存在小病拖成大病,大病花大钱致贫,陷入恶性循环现象;二是农村基础医疗卫生设施和医疗技术人才缺失,桥南村医疗现状为卫生员1名,卫生室條件简陋,医疗器械种类稀少且低端,村民对村医的信任感不强,患病村民多数前往村外城镇进行检查医治;三是村民虽然享有新农合医保、大病保险等医疗保险政策,但是城镇综合医疗机构分配不均、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范围小以及慢性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低,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仍普遍存在[5]。

2.2.2农产品结构单一致贫。

桥南村耕地面积较大,但大田作物多以大宗粮食玉米、大豆和小麦为主。受土壤贫瘠、气温偏低等自然条件,缺乏储藏烘干等加工设施,销售渠道不畅以及市场竞争力较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农作物的单产较低,受国内市场粮价波动的影响,经济效益不高。多年来,当地村民没有认真分析过耕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没有“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没有及时对国内外新兴品种进行实验与推广,盲目大面积种植玉米、大豆等市场趋于饱和的农作物,致使当地的耕地资源没有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虽然有少数农户开始尝试种植香瓜、西瓜、菇娘和白瓜子等经济作物和饲养家畜家禽,但也仅限于家庭自给或集市交易换取家庭零用钱,并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2.2.3缺失非农就业技能致贫。

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看, 对较高劳动技能的追求一直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主体。桥南村种植传统农业一年一茬,农忙时间在2个月左右,休闲期多达10个月之久,由于当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整体明显偏低以及缺乏非农劳动技能的培训,削弱了其在城镇的就业能力。入户走访得知,当地瓦工、木工、装修工不足10人,结果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岗位,绝大多数赋闲在家。如果新生代农民工通过技能培训获得非农劳动技能, 就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判断,在较短时间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 赚取劳务收入。

2.2.4缺乏农田灌溉设施致贫。

桥南村北依大兴安岭,南濒松嫩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并且有山区小气候特征,总体特点是温度较低、温差较大,年降雨分配不均,导致春季农作物的保苗率波动较大。桥南村大部分耕地为坡耕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加之大兴安岭地下水位较深,深水井等灌溉设施的较高成本制约着当地农业的稳定发展。目前桥南村深水灌溉井仅有8口,同时由于年久失修,均已老化,难以有效发挥其灌溉效能,导致农业生产基本“靠天收”,农作物种植产量偏低,农业生产效益不高。

2.2.5思想观念保守致贫。

桥南村位于大杨树镇镇区南侧,紧临316、319县道,是通往周边乡镇途经之路,但多年来当地村民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地理优势。就目前而言,只有少数村民开始经营蔬菜大棚、种植药材、培育苗木、发展养殖业等附加值较高的致富产业,至今没有可以带领周围群众致富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也没有真正发挥实效的农民合作社以及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养殖基地。走访调查得知,多年来当地重传统农业、轻新兴农牧业,原因是小农思想浓厚,过于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现状,创新意识不强,不敢对新兴农牧业进行尝试,没有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等优势。

3贫困户脱贫致富规划

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6]。按照党中央“五个一批”的要求,通过转变帮扶方式,使各项扶持措施与贫困人口实际需求相衔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贫困户自我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扶贫先扶志,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其中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最根本措施,能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桥南村紧挨316、319县道,交通便捷,在产业发展上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应结合村内农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桥南村的优势,使之成为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带动点,形成规模化特色产业,推动农民致富增收。通过大量走访桥南村贫困户后,深深领悟到由于致贫返贫的原因不同,产业扶贫措施应根据各自然屯实际,多元化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培育主导产品,提高特色产业开发效益。

3.1升级改造传统农业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桥南村需加快农业产品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中心任务,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打造新型农业[7]。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加大科技措施的推广和资金投入力度,着力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以种植白瓜子、香瓜、西瓜和菇娘为核心,加大名、优、特品种的培育。在加大优良品种引进培育、规范化种植、先进种植技术推广等措施上下功夫。经考察,桥南村适宜抗旱万寿菊、赤芍的生长,且经济效益可观。桥南村应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继续发展设施农业和大棚示范区等现代农业,走生态路,举绿色品牌,大力推广蒲公英、柳蒿芽等养生蔬菜种植,积极培育早市蔬菜产业,加大投入引进冬暖式大棚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以提升蔬菜产品的附加值。

3.2发展林产品产业

在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的今天,林业生态产品是公认的健康食品,是当今稀缺的产品,因此森林食品药品备受人们尊崇与追求[8]。桥南村应充分利用大兴安岭自然气候土壤条件,以封山育林、天保公益造林、退耕还林为载体,大力发展黑木耳、蓝莓、黑枸杞、栗子及榛子等林下经济,组织贫困农户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林产品,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林产品;支持当地乡镇通过构建“互联网+”产业平台,让社会更加便捷地了解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特色资源、优势资源,结合当地物流优势,帮助贫困户解决好当地特色农产品、林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实现产销无缝对接,推进贫困户持续增收脱贫。

3.3积极配置养殖业随着城镇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肉产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桥南村需依靠大农业,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适时开发养殖业,把养殖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点、农民增收的着眼点和农业发展的根本点。由于养殖业周期短、见效快,农户应利用家中闲置地,利用剩余和辅助劳力进行特色养殖[9]。经实地走访市场得知,特色养殖市场广阔,非常适合缺少耕地或因病等原因无法在田间劳作的贫困户。当前市场对名特稀新品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应当引导贫困户对大兴安岭地域特色野猪、狍子、山鸡以及蛋鸽等进行庭院养殖;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实施的贫困户畜产品价格直补政策,对市场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的进行差价直接补贴,有效保护贫困户养殖效益,解决贫困户养殖的后顾之忧,调动贫困群众养殖积极性。

3.4活化乡村旅游业将桥南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定位为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并作为对外宣传的新名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生态化、文化化、低碳化的要求,以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建设既具地域文化特色,又具乡野风情的生态人居示范区,带动当地村民旅游增收。由于桥南村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显著,尤其桥南村六组更是青山环抱,绿水环绕,应当以六组为核心,加大对致富带头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生态垂钓园,从而带动全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以此来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同时还要积极鼓励从桥南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贫困村民致富。

3.5加大劳动技能培训贫困群众是脱贫的主体,要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他们发展生产、实现稳定就业的本领,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10]。桥南村应密切联系扶贫龙头企业,实施订单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桥南村应协调沟通旗就业局开展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扶贫对象给予培训补助,激发贫困群众参与就业培训的积极性,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协调劳动就业部门加大就业推介力度,通过购买城市新增的城管、环卫、园林等政府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一批农村公路养护、保洁、治安巡逻等公益性岗位,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

4村集体发展规划

桥南村应集中财力办大事,合理运用好村财政收入,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发展村集体产业投入力度,以带动村民致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利民工程,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家庭经营的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基层组织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4.1基础设施项目①交通道路项目。为改善桥南村对外、对内交通条件,方便农产品运输和村民出行,规划升级维修现有的交通要道。②农田水利设施项目。为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完善灌排体系,规划整修现有的灌溉水井,争取资金新打6眼深水井,修建灌溉渠道。③环境整治项目。为提高村民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率,拟在村民集中聚集区布设30个垃圾桶。④村屯绿化项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1],努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人居环境和提振精气神,实现贫困群众幸福指数大提高,加大对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进行“四旁树”的栽植。

45卷26期朱宾宾等关于呼伦贝尔驻村扶贫工作的思考与规划

4.2产业项目

①建设乡村农贸交易市场。为解决村民应季蔬菜、水果等销售不便的问题,消除“路边摊”等安全隐患,辐射带动周边村屯,通过“一事一议”制度,规划緊邻316县道建设1 500 m2标准化密封式交易市场,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免费使用,进行应季蔬菜、西瓜、香瓜、菇娘等交易。②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现有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基础上,争取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同时积极培育新型林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先进实用苗木培育等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培育苗木的水平。③新建标准化猪舍和温室大棚。为解决贫困群众缺乏启动资金等问题,村两委经多方面协调,整合多方面资金,在一般耕地上在建民委项目标准化温室大棚900 m2以及筹备建设发改委项目标准化猪舍1 300 m2。

参考文献

[1]

王晓毅.精准扶贫与驻村帮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3):56-62.

[2] 刘军,刘贝,刘小燕.关于湖南驻村帮扶工作的思考:以洪江市青松村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5(9):151-154.

[3] 刘坚.开发式扶贫是消除贫困的根本方针[N].人民日报,2006-11-29(009).

[4]

刘鸿雁.没有全民健康 就没有全面小康[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6(10):26.

[5] 张小平.武隆县农民因病因残致贫问题研究[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5(4):28-31.

[6] 李雅萍,王永平.上下一心 攻坚克难 把脱贫攻坚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N].吕梁日报,2016-10-08(A01).

[7] 曾万明.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8] 刘海方.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5.

[9] 傅立志.开发养殖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好门路[J].河北农业,1996(3):25.

[10] 杨晓军,陈浩.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缺失与解决途径[J].农村经济,2012(1):98-102.

[11] 佚名.习近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J].浙江林业,2016(12):4.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7,45(26):215-218

推荐访问:呼伦贝尔 扶贫 思考 规划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