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三步走”策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摘要:“听说读写”是学好一门语言必备的基本能力,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必须学会的几点要求。其中“写”是四项基本能力中最靠后的一个,也是最难的一个。语文写作教学之所以难,首先是因为学生的认识有误,在他们看来,作文就是教师留的作业;其次,教师的指导有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实际运用。因此,想要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师首先要纠正学生的作文理念,还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指导、多重视,从基础知识抓起,让学生逐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纠正学生错误的作文观念
  写作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学习、工作、发展的一项必备能力,所以需要教师做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学生看来,作文就是老师逼着写的一篇“流水账”或“三段论”,学生不会主动去进行写作。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能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一种任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比如我会经常拿起我小时候的日记,给大家讲我小时候的故事,很多学生都羡慕我有那么好的记忆,我就告诉他们,是因为我的日记给我带来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日记,每天多则几百字,少则几十字,这些都是我们美好童年时光的记忆与见证。当你遇到什么开心的事就记下来,当你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记一下,当你有什么心得体会的时候就写下来,久而久之,不仅可以积累很多资料,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可以为写作积累很多素材,就再也不用怕作文没什么可写的了。经过我的言传身教,我们班很多同学已慢慢地喜欢上了日记,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大家的作文素材质量提高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二、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写好一篇作文,素材与一定的作文功底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作文素材进行积累,包括基础知识、作文方法的积累。除了上面讲的作文素材的积累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成语词汇,让学生的作文中多使用一些优秀的词汇,或者是本地特色的方言、谚语等,以此来让其作文更加真实、活灵活现。比如有一次一位同学的作文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真是‘春眠不觉晓’啊,不知不觉天就亮了。今天万里无云,妈妈要带我去外婆家……”这里学生用到了一句诗,还用到了一个成语,都运用得十分恰当,如果没有这些素材的积累,单单写上“不知不觉天就亮了,今天是晴天,妈妈要带我去外婆家……”这样就会使文章显得生涩、无趣,所以在作文批改、教学的时候,我就鼓励学生运用成语、诗句,错了不要紧,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写了一篇文章,还复习了之前的知识,还将之前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作品,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时期的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教师教的作文写作方法他们可能会感觉比较抽象,掌握得不是很到位,但是他们对具体的某篇文章的结构可能理解得会更为透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拿出一些比较优秀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学习、体会、领悟,然后让他们进行仿写,或者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比如对《小摄影师》《小马过河》进行续写等。
  三、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修改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表达的最基本训练,而并不是艺术,不是文学创作,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因此,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写成优秀作文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培养的不是小学语文教师,更不是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对孩子的文字评头论足,更不能用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力求保持学生作文的原意,绝不能用教师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路。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的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实验学校)

推荐访问:浅谈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