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

  摘 要:本文结合中国古典美学观点,与西方提及的意境进行了对比性的解读。通过时代精神和心灵两个方面分别解读了“意”和“境”,由此体悟美术文化存在的真实价值。美术欣赏是人类生存和认识事物的另一种眼光,并用这样的眼光解读着“意味”的内涵。
  关键词:意味;形式;时代精神;美术欣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1--01
  引 言
  英国艺术理论家莱夫·贝尔提过一个著名美学观点“有意味的形式”,带着对这句话的部分理解,阅读了《美术学》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对此话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早先,对此话的认识只是对字面的解释,单纯地认为是意义和味道的结合体,如今看来,作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它主宰者作品,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换言之,每件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事物都是有一定价值的,都会反映出作品的背景和意义,由此引发人们对其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也正是体现艺术韵味的过程,让欣赏者在体味艺术作品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一、透过“意”体现的时代精神
  靳尚谊在谈及现实主义油画时曾说:“我觉得现实主义油画进一步发展的话,必须反映出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些形态和人的思想、情感包括他的特点,这一点,我们如果能体现出来,就会得到全社会的共鸣,这不是风格。艺术必须反映当代最新的东西,因为艺术家是非常敏感的,历代艺术家都是走在社会的前面的,都是反映社会最新的思维、最新出现的状态已不同于过去任何时期的状态,而画家如何去体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想靳尚谊的上述言论,就是对比观点的最有力的例证。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作品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例如,从戈雅的著名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枪杀起义者》中了解当时西班牙马德里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悲壮斗争生活。而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德拉克洛瓦的作品则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人民沉浸在幻想和痛苦中的背景。在米勒的《拾穗》《播种》《晚钟》《牧羊女》《扶锄的农民》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法国农民辛勤劳作、生活安宁的生活状态。在中国,21世纪后以忻东旺为代表的油画家们则注重对社会下层人物的关注,反映了社会下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农民工形象的描绘更加凸显时代特色。
  通过对比以上美术作品,不难发现,美术作品不仅赋予着历史文化背景,还赋予着时代的特色,让我们看到了美术文化价值所在。
  二、透过“味”谈美术与心灵
  在《美术学》中,梁玖老师谈到过,“不论是从美学的角度,还是从美术整体上看,美术不是完全等于‘美’的表现,‘纯美’只是美术所关注与表现的内容之一。”在我的理解认为有些美是要品味的,有些美是不被所有人接受的,但不管怎样,作品始终散发一种独特的味道。
  拿安格尔的《泉》与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做对比。在《泉》中,少女优美的姿态被画家赋予的艺术的线条和颜色使得人人赞不绝口。而在《亚威农少女》中,虽然某些欣赏者给予着肯定性的“和声”,但始终会有部分欣赏者持有“不美”“不好看”的观点。这也仅仅只是欣赏者欣赏角度不同而已,不论观者做出何种回应,作品始终散发着艺术的气息,都足以给人心灵的震撼。
  谈及震撼,尤其是像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午夜的枪杀》《枪杀起义者》、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自由领导着人民前进》等这类作品中,都是以关于战争、死亡、忧伤、命运、苦难、社会变革为主题的作品。使得欣赏者感受“硝烟弥漫”的同时,或多或少带着一种悲愤、伤感等心理情感,这些作品中通通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战争气息。
  正如《美术学》中所述,美术文化与心灵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美术文化关注人类的心灵,表现人类心灵,人类的心灵得到了有效的沟通与润泽。因此,美术文化的存在价值是可以促进人生的意义和提升品位的。
  三、从美术欣赏角度谈“意味”
  美术欣赏是人类生存和认识事物的另一种眼光,它可以培养和确立欣赏者的审美趣味,是人们学习较为便捷有效之一的方法。
  一般人于初冬的寒雨中,只有企求暖和的心情,可对于持有美术观看和欣赏眼光的人来讲,那边冬风雨中的一切意味、色彩、形态、奇异构成等存在,都能让他获得愉悦与满足或心情激动而萌生创造欲望。萧梁的《寒冬》就是作者于冬日里对物感怀而画的速写,作这样的观看和图形记忆,不仅能够充实自己人生中途的若干个当场时空,而且,也能够帮助自己收藏岁月,让平凡的日子,多了一些意味和回忆。
  让我们来欣赏下巴比松画派代表人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整个画面非常唯美,在乡村的湖边,一个晨雾初散的时刻,清新的晨风交融着湖面散发的水汽,被风吹斜着的古树覆盖画面的大部分空间,另一棵枯树曲折向上升华与之呼应,使画面十分平衡和谐,树木枝条的顺势造成一种流动感,从中可以领略到自然的生机,整个画面色调轻柔,景物虚实中层次如梦如幻,观众在欣赏这幅作品中也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形成的一种鲜明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在风景画中,意境是灵魂,所有景物的描写都是要围绕意境来进行处理,而不单是为了表现景物的自然景象。一张没有意境的风景画,即使把景物画的很逼真,也是没有感染力的。
  在木西的作品中,具有莫名的乐感,宛如轻柔的乐曲,如在《桂花雨》中,仿佛隔着落满雨珠的玻璃窗观看桂花树下的往事,清晰又朦胧,《紫藤花开》中,紫色的繁花沉静的开放,挂在浸透时光的半空里,周围建筑形成阴柔与阳刚的对比,见证着古城的历史,形成铿锵的旋律。不论是哪幅作品,她都坚持以色彩的氤氲含蓄为主导去张扬一种意境。
  结束语
  我们不难看出,在每件艺术品中,线条与色彩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交织在一起,这样的交织给观者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些线与色的联系与结合,这些在审美意义上美妙动人的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它传达着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由此让观者的心灵得到震撼,同时也激发着观者们的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
  [1]、梁玖.美术学[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 (俄)康定斯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再谈 意味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