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中的梅娘 书生与梅娘

  20世纪40年代初,在一次书店发起的“读者最喜爱的女作家”调查活动中,活跃于上海的张爱玲和在北京写作的梅娘双夺魁,于是在读书界便有了“南玲北梅”之说。这些年来,张爱玲的作品与名字,已是红透了半边天。相比之下,熟悉梅娘及其作品的读者,就不是那么多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陈晓帆女士编选的《又见梅娘》一书,为想了解梅娘及其作品的读者,提供了可靠而丰富的资讯。
  梅娘,原名孙嘉瑞,是二三十年代我国东北一位大实业家与其情人的非婚生女儿。她出生不久,母亲就被逼自尽身亡。她是在父亲的正房跟前长大成人的。这个没娘的孩子,在后来发表文学创作的时候,便以“没娘”之谐音取了“梅娘”这个笔名。
  梅娘16岁上,父亲去世了。失去了亲人的孩子,便毅然到了日本,入神户女子大学读书。留日期间,与同样是来日本留学的青年柳龙光相恋。后来,他们回到祖国,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导致了家庭与梅娘的彻底决裂。这反而更坚定了梅娘自强与奋进的信心和勇气。其后不久,梅娘便出版了“渗透着大众的时代的气息”的小说集《第二代》,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前进的意识”。再后来,她又陆续出版了《鱼》《蟹》等几个中短篇小说集,以质朴辛辣、清隽疏简的笔致,表现了对弱者的同情和一种被压抑的女性渴望自由恣放的欲求。
  然而,生活的不幸却接踵而至了――
  1948年,丈夫柳龙光为完成北平地下党交付的任务,不幸在海上遇难;
  1955年,她被定为“日本特务嫌疑”,开除公职,实行劳动改造;
  1957年,她被打成右派,送劳改农场改造;
  其后,二女儿病死在救济院;
  文革中,儿子又不幸夭折。
  但是,为了惟一幸存的大女儿柳青,梅娘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还是勇敢地活了下来,直到1978年得到彻底平反,她终于盼来了一个幸福的晚年。
  本书的作者,既有熟悉梅娘之坎坷人生的亲友、邻人,也有了解梅娘的文学活动,对其文学创作素有研究、别有见解的专家学者。史铁生、张中行、张泉、董大中等,大家熟悉的作家们,都在本书中讲述了他们所知道的梅娘。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几位日本友人关于梅娘的文章和致梅娘的信,对于读者了解梅娘在日本期间的生活,是很有价值的。而卷末附录中梅娘与香港小朋友的通信,则使我们看到了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未泯的童心,和她历尽沧桑却依然清亮敏锐的目光。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读过这本《又见梅娘》,我心中便出现了一幅红梅傲雪的图画:在肆虐的狂风暴雪之中,她浩气凛然、坚定地站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那是凌寒开放的梅花,是梅娘。
  《又见梅娘》陈小帆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定价:13.60元

推荐访问:心中 梅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