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山人物二题_布朗山

  好阿婆秦秀菊  站在永德县忙见田小学校门口远远望去,可以看见对面陡峭的大山梁青松林间隐隐约约散居着几十户布朗人家,这个名叫阿面寨的寨子里有一位去年被评为感动临沧的先进人物——布朗族农妇秦秀菊。
  我在忙见田小学学生厨房里见到了秦秀菊。她已年近花甲,肤色黝黑,头戴花头巾系着的解放帽,身穿红色开衫,腰系黑统裙。她边用竹烟筒吸烟,边与我搭话,说话间不时发出开怀的笑声。
  阿面寨与忙见田小学两地能远相见,但山高坡陡谷深,两地通行都是陡坡羊肠小道,两山坡路底要过着从西面奔流而来的德党大河,虽说两山面对面,走起来十分难走,要走大半天。从1999年8月开始,秦秀菊领着阿面寨的一群布朗族男女山娃来忙见田小学读书,在两山夹一河的陡坡小路上来来回回整整走了十一年,前八年她全是不计报酬的义务服务,近三年,她在学校学生食堂兼任炊事员,其报酬也十分微薄。十一年来,秦秀菊先后领过四拨60多个娃娃到忙见田小学上学读书,至今已有六个娃娃升入初中,有的读到高中三年级。
  前不久,临沧市政协副主席、景颇族杨老三来忙见田小学考察,问秦秀菊:“前些年,不给你一分钱,你怎么也来招呼这些娃娃?”
  “我想来啊!”秦秀菊直率干脆地回答。别看这位不识一字的农妇回答得很简单,她的话语里却满含着布朗人对文化知识的无比渴求,满含着她对布朗人下一代的希望和深情。
  事实上,秦秀菊不辞辛劳领山娃们上学读书,全是她心甘情愿。
  阿面寨是个远近有名的穷山寨,全寨人均占有不到半亩田,田都在大山脚底的河边,山上的旱地大都是些石头疙瘩十分寡薄的陡坡地,种一坡收一箩,一年只苦够半年的口粮,经济收入一靠帮工卖柴,二靠天还不亮就得起床摸黑到山上找鸡枞拾菌子卖。地薄人穷没文化,寨子里的杨学林只读过扫盲班,成了全寨独一无二的识字人,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当任寨里的会计、社长,一直当到80年代整整当了30年,成了“布朗山寨王”。他六十多岁退下来把会计工作交给年轻的蒋忠才,小蒋也只读过三年书。秦秀菊看着这般境况,心里着急起来,她想:我们山寨穷,有条穷根是没有文化人。要增产粮食,使用化肥农药看使用说明书却不会认字。做买卖,却苦于不会算账。寨子里的娃儿们闲耍着,一个个是“睁眼瞎”,将来长大到内地打工都困难。于是,她先带头领自己的小外孙女去学校读书,接着三番五次去动员左邻右舍的家长把自家的娃娃送去上学。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娃儿小,去学校读书得走山坡路过大河,怕出事。有的家长则顾虑娃儿住校读书,不会做饭、洗衣,生活不能自理。为解除大家的顾虑,秦秀菊毛遂自荐要当义务娃娃头,并恳切地对乡亲们说:“我一定像领我的外孙女一样领好你们的娃娃去读书,不要你们的一分钱。”乡亲们都了解秦秀菊是个善良、厚道、可以信赖的好人,纷纷放心让她领着自己的娃儿去上学,她领的学生逐渐增到18个。
  “你领这么一伙娃娃驻校上学,够你操心辛苦的!”我感动地说。
  秦秀菊嘿嘿笑着说:“领这伙娃娃,既辛苦,又快乐!苦也苦够啰,笑也笑饱了,这些娃娃几天不见,我还会想他们呢!”
  其实,娃儿们更是喜欢依恋他们的好阿婆,他们得到了阿婆无微不致的倾心关爱。每逢星期日,秦秀菊领着娃儿们去上学,肩上要背一大篮娃娃们的吃米和柴禾,下一个大长坡,下到坡底又要把小一点的娃儿一个个背到德党河对岸,再爬一个大长坡才到达学校。在学校,她与娃儿们同住石棉瓦顶设有上下床的大宿舍,从早到晚为娃儿们煮饭、做菜、洗衣、洗脸、梳头……忙个不停,半夜里还要起来给娃儿们盖被子,不让一个娃儿受冷挨饿,让他们吃饱睡好安心读书。
  李俊美刚从山寨来上学时,不习惯洗脸梳头,像个脏娃娃。秦秀菊像对待自己的外孙女一样关心她,教她洗脸,帮她梳头,还鼓励她好好学习做个好学生。她耐心真诚的关怀,使李俊美深受感动,逐渐养成了讲卫生爱学习的好习惯,回到家里阿妈、哥哥姐姐见她脸变白了,头发梳得滑溜溜,学习成绩也很好,全家个个高兴地全力支持她上学,现在她已经读到高中三年级。
  年满七岁的杨春杰不愿上学读书,阿妈骂他打他,他还是耍赖不上学。秦秀菊苦口婆心开道他,又让读书的小伙伴邀约他。去年,杨春杰已经读完小学升入初中班。
  在秦秀菊慈母般的关爱下,娃娃们一个个恋上了她,亲切地称她为好阿婆。
  我跟秦秀菊谈到她的家人是否支持她领娃娃上学的话题,她又嘿嘿一笑介绍道:“我家老倌蒋学才对我支持最得力,我每星期领娃娃下山来上学,老倌一个人顶起干我们两个人要做的农活,我遇到难处,他有求必助。有一次,我在学校给娃儿们煮饭,柴禾烧完了,我回去给老倌说,他二话不说,挑起一挑柴禾下山,到学校已经天黑,他只得摸着夜路赶回家。”
  结束对秦秀菊的采访,我有这样一种实切的感觉:这位大字不识很普通的布朗农妇对布朗族下一代的关爱情愫和奉献精神,不仅感动临沧,也将会感动大山之外的世界。
  “小布朗”杨正发:桃李满山寨
  “小布朗”是1986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给永德县户尾小学布朗族教师杨正发起的雅名。如今,已经退休十四年的杨正发已满头银发七十二岁了,他依然为“小布朗”这个雅名而感到自豪。那年,杨正发被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工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杨正发从滇西南永德县大山深处的户尾小学走出大山,到省城昆明市人民胜利堂领奖,李鹏总理亲自为他佩戴奖章,风趣地勉励他说:“小布朗,小布朗太少了,做药眼子都显少,希望你教出更多的小布朗。”当时,杨正发激动得紧紧握住李鹏总理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正发把“小布朗”这个雅名牢牢记在心上,扎根在从古以来没有一所学校没有一个识字人的户尾布朗山寨,创办学校,教书育人,一干整整三十六年,可称之为:桃李满山寨。
  做个文化人
  杨正发祖辈住在睡佛山下的小送归布朗山寨,父亲杨明升、母亲金小大生下十男三女,个个存活,被当地百姓称为:“送归大人家”。俗话说:“儿多父母累”,杨正发是他家十三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受苦受累,他五六岁就开始背弟妹,娃娃领娃娃。他长到七岁,因家里太穷无缘上学,每天赶着家里的七八头黄牛上山放牧,那时山场草场宽,大半天牛就吃得肚子圆鼓鼓的,太阳偏西,他和小伙们把牛赶到佛爷塘玩耍。佛爷塘是个四面青山环绕、有二十来亩水面的天然大水塘,干天水不落,雨季水不涨,塘内“蚂斑琅”鱼最多。牛群在塘边饮水悠闲,杨正发和小伙伴们用龙竹扎成竹排游在塘中钓鱼、戏水、洗澡,那些年月是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光。杨正发长到十三岁,个头还没有木耙高,就得干犁田、耙田、犁地的重活,因为人小气力小,犁头、木耙沉重,他犁田耙田回牛还得靠牛拖犁拖耙。不过,他不论放牛还是干农活,心里总在想:我们布朗人苦和穷,有一个根源是“睁眼瞎”——没有文化,看书记账不识字,买卖不会算账,不少人甚至不会说汉话。要摆脱贫困,就得学文化。他一心想读书,做个文化人。   杨正发长到十五岁时,想读书的愿望才如愿以偿,他终于背着吃米、铺盖走进十多公里外的海转、松林小学的校门。他十分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学习很用功,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五年的学业。可惜好景不长,他刚读完小学五年级,父亲难为情地对他说:“正发,你看你的弟妹那么多,饭都吃不饱,你得回家帮我干活养家糊口了。”杨正发只得辍学回家拿起锄把,但他依然不甘心,还想做个文化人。他坚持一手拿锄把,一手拿书本,坚持自学,自任教师在寨子闲置的草房里办起识字班、扫盲班,早上教青少年识字,白天干农活,晚上给成年人扫盲。
  放下锄把登课堂
  杨正发在寨子里办识字班、扫盲班卓有成效,被教育部门看中选拔去海转小学当任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当得很出色,又被调到坝区永康完全中心小学当任一、二年级复式班的班主任。这个复式班有一百多号布朗、佤、傣等不同民族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刚入学时连汉话都不会讲,学习很吃力。为让学生能听懂学懂,杨正发不耻下问,竭诚向学校周围的老乡学习不同民族的语言,上课时先讲民族语言,再把民族语言翻译为汉语,比脚划脚地教学生,这种不厌其烦的直观教学方法很奏效,使得各个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大有进展。
  吃尽苦头创办学校
  杨正发想尽一切办法搞好教学的恒心和毅力,不仅感动各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和家长,也被有关领导看中了。1960年,公社党委书记柯京生找到杨正发说:“小杨,交给你一副重担子挑,到山上户尾寨创办一所初级小学校。”杨正发二话不说卷起被卷上山了。
  户尾寨坐落在大山半腰,山下流过大地河,全寨四十多户布朗族人家全是草顶土基房。户尾这个地名是傣语,意思是头城,其实头城名不符实,实际是个穷山寨,从古至今没有过什么学校,全寨找不出一个识字人,寨里的会计是从其它寨子请来支援的。创办一所学校,上级没拨给任何款,寨里也拿不出一分钱,这无米之炊咋做?困难没有难住陈正发这个有志气的布朗小伙子,没有教室,他跟名叫段大的一家借得一间大牛厩,牛厩草楼下仍然关他家的牛,牛厩竹笆楼上用来做教室。没有桌凳,他和寨里人一起托土基,用土基搭起竹笆做课桌。没有黑板,他找来二尺长的切菜板,用墨染黑,做黑板。教师没住处,他在破旧的缅寺里,用竹笆围起一角,用四根木桩丫杈搭起竹笆床,因为屋顶漏雨,晚上,天晴睡床上,下雨天用芭蕉叶、檀扇叶、龙竹瓦盖在竹笆床的上面遮雨,钻进床底下睡地铺,再艰苦也要按时给学生上课。备课、批改学生作业没有油灯,他到松树林里拾来松香、劈来肥柴,用竹签串起桐油籽,点燃当灯照明。学生买不起纸张,他用笋叶、剑麻叶、木屑教学生写字。农忙季节,成年人大都上山忙干活,小学生们还得背着两三岁的小弟弟小妹妹来学校上课,娃儿们肚子饿了哇哇哭叫,影响上课,杨正发拿出自己的定量供应大米每天煮一锅饭给娃儿们吃,让娃儿们安静下来好上课,而他却煮锅红薯填肚子。
  1961年,杨正发因为创办学校成绩显赫,被转正为公办教师。户尾寨的村干部被他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感动,特地划拨给学校三亩土地,作为勤工俭学用地。从此,每年杨正发领着学生在地里种植包谷、甘蔗、花生、葵花、黄豆等作物,还养鸡养兔,他用勤工俭学挣来的钱给学生买课本、买纸笔墨,实行学生上学全免费。
  建设新校园 迎来“小布朗”
  户尾小学越办越好,吸引了全寨适龄儿童都来入学,邻近的忙海寨、新寨的布朗儿童也纷纷来户尾上学,学生从三十多名增加到六十多名,学生在牛厩竹笆楼上坐不下了,只好搬到屋顶漏雨断垣残壁的缅寺里上课。1980年,杨正发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写申请报告,要求拨款新建校舍。县教育局干部穆福海来到户尾小学了解情况,看到杨正发睡的是竹笆床下的地铺,吃的是杂粮红薯,因为用松香、肥柴照明烟尘大,弄得杨正发两眼常淌眼泪……如此这般艰苦办学,使他十分震惊,感动地对杨正发说:“杨老师,安排你来这里教书,让你吃够了苦头,对不住你啊!”杨正发毫无怨言地回答说:“这是我心甘情愿做的事,只要娃娃能识上字,吃点苦是应该的。”
  1981年,县上拨来1000元的校舍基建款,这笔少得可怜的基建款购买瓦片的钱都不够,杨正发把历年勤工俭学积攒下来的2600元钱凑上,还是凑不足,他只好与村干部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杨正发会一手木匠手艺,自己动手设计校舍,和寨子里的男人到山林里选料、备料,自己动手托土基。从山外买来的瓦片只能用车运到山下的大地河边,搬运到学校还得爬公把里长的一段陡坡小路,全寨男女老幼倾巢出动,像蚂蚁抬食似地把瓦片搬上山来。经过全寨人一年的辛劳,一幢上下四间二百多平方米的瓦顶土木结构的新校舍建成了,这是户尾山寨自古以来的第一幢大瓦房。接着他们又开辟出宽敞的篮球场,支起篮球架。杨正发还领着学生在校舍、球场周围种植了火把花、四季红、粉团花、大树荷花、马肺伞花等三十多种花草树木。
  花园式的新校园建成了,布朗山娃们有了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也成了邻近山寨布朗人节日聚会的娱乐中心地,每逢堆沙节、关门节,各个山寨的布朗人汇聚到学校广场上,堆沙、泼水、跳摆,象脚鼓声、锛锣声、“哦、哦”的欢呼声响彻山寨。
  学校变新变样了,一发又一发布朗小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杨正发已随着年轮的运转由“小布朗”渐渐变成了“老布朗”,这时候,他又在想着如何培养“小布朗”?把布朗山寨的学校永远办好办下去。寨里段二的儿子段金富聪明好学,学习成绩年年冒尖,初小毕业时,杨老师亲自登门动员他继续到山外升学。段二为难地说:“杨老师,你看我家六七号人,他妈妈又带病,全靠种几块寡薄坡地生活,买盐巴的钱都困难,哪有钱供金福继续读书呀!”杨正发恳切地说:“你家确实很困难,再难也得想法让孩子读书,我从我的工资里借出一部分供金福继续升学吧!”段二看到杨老师这样真诚,点头同意了。段金福身揣杨老师借给的钱出山继续读书,心里明白:杨老师借给的钱是他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血汗钱,如果不努力用功,就对不起杨老师了。他生活节俭,学习刻苦,以优良的学习成绩高中毕业考取了小学教师,回到户尾小学校接杨老师的班,杨老师虽然到退休年龄但担心段金富教学经验不足,又留下来言传身带多干了一年。
  1997年,杨正发退休回家那天,户尾寨全寨人汇聚到学校,千恩万谢,为他送行,给他戴上大红花,派出代表把他送回到南木丘的老家。

推荐访问:布朗 山人 物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