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笑的欲望|戏笑

     中印两国近代的文化界交流要数泰戈尔在1924年访华的一行最有名,当时双方的误解却不幸同样有名。从两年前开始,中印艺术家们再度联手,创造了“西天中土”交流项目,其中的展览单元“时·地·戏”,主推印度与中国的当代艺术,独立展出在上海两个公共地点,展题由印度策展人蔡坦尼亚·桑布拉尼提出,这个题目也应对了中国以“戏”和“玩”看待艺术的态度。展览中的作品没有自闭的身份表达,严肃的社会或文化议题也带着风趣。
  印中在现代世界对话其实本来就有另一个时代维度,那就是各自因应西方近世的挑战而发展出的两种相异的现代道路。其实质是两种应对西方文明的方式。
  于感性层面来说,印度艺术家带来了质感的新意。尼丽玛·谢克(Nilima Sheikh)的淡彩和古兰穆罕默德·谢克(Gulammohammed Sheikh)的土调,传达了被历史长河洗染过的斯文。
  以挑衅观众为形式的现场表演,如Raqs媒体小组和索尼亚·库拉纳(Sonia Kurana),不免使人手足无措,但受冲击的其实是惯性思维。于材质的运用和处理地标式的装置作品,我们都能受惠于作者颠覆原材料的幽默和机智。
  习惯了酸刻明了的政治讽刺的中国观众,为印度艺术家带着距离的幽默而会心。吉吉·史卡利亚(Gigi Scaria)把毛泽东和甘地的同类型历史照片并列,通过图像的比较揭露了政治的公共权力语言。阿杜·巴拉(Atul Bhalla)按老上海的水道图聆听埋藏在今天地底的城市血脉讯息,讽刺无约制的发展逻辑。慌乱感在艺术家手下也化为超现实的诗意。如赫玛·乌帕迪亚(Hema Upadhyay)被城区发展逼疯了的狂飞鸟群。
  在旧教会宿舍展出的艺术家多以跨文化地界的行走为主题:图沙·佐治(Tushar Joag)骑摩托车旅行跨越印度和中国大陆;邱志杰以一名十九世纪被英国递送入西藏的印度裔特务的路线重新反向步行,由拉萨走回尼泊尔。在这个场境,中印艺术以英帝国的共同经历,一起回顾现代之路的坎坷。
  发掘历史文明世界的秘藏也是主线之一。尼丽玛·谢克在教堂的塔顶下悬挂了一组条幅,图像取自多种民族的文化故事,意以敦煌的文化交汇精神介入今日的亚洲现况。在印度,“现代”并没有像中国这样成为一个无孔不入的全方位制约体系,而居然留下了多条通向旧世界的大道。在印度的情境中,吴山专与英格·斯瓦拉的新版印地和梵文《物权宣言》甚至可以笑嘻嘻地融入到各种教派的万卷经文之中,为万物平等的立场宣道。
  (本文经授权摘自作者《回顾西天》一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作者简介
  张颂仁: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汉雅轩画廊艺术总监,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董事会成员。
  
  动态雕塑装置和由志愿者完成的行为
  蔡坦尼亚·桑布拉尼:在过去的十年中,Raqs媒体小组(吉比什·巴格奇、莫尼卡·纳如拉、舒德哈巴拉特·森古普塔;Raqs=舞蹈,特别是放弃、幻想、发呆的舞蹈) 一直在研究现代化的梦想、控制的幻想以及个人和集体通过革命进行救赎的可能性之间的断层。在作品《旋转革新力》中,一群演员志愿者在两个月内用Raqs设计的舞台造型和剧本进行间歇性表演,试图把“新”的神话融入现有的儒家、道教和佛教传说之中。虽然这三个与石头打交道的人物的叙事都以“从前有个......”为开头——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革命性变革气流,打开确定性,得到可以重新编织的柔软缠绕的线。
  三名志愿者讲述三个故事。他们座下的平面处于不断旋转的状态。随着地面的旋转,他们也顺次旋转出场,一个谈到幻想破灭,另一个谈到自由和团结之间的平衡,还有一个谈到串联激情和理性分析的微妙的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石头的实质。石头,坚不可碎,在他们的故事中却变成液体。他们喝石头亚力酒,像“三位品尝者”——孔子、老子和佛祖分别喝醋汤,却品尝到不同风味的真理。在我们这个世界中,当不屈不挠的岩石熔化并化成醉人的葡萄酒一样地流动时,革命便发生了。

推荐访问: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