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以及SPSS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从大学生的角度,分析在我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所呈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学校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我党在新时期做出的一项新战略部署。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主要的对象和主体都包括大学生,所以本次调查的重点就是关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情况的了解程度、对已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的评价、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性的认可程度、大学生比较接受和认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等。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我校大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50份,收回有效问卷调查表205份。这次问卷调查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方法,对我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下面我们按照调查的问题进行情况介绍。
  (1)被调查大学生的年级构成:本次有效调查的205人中,大一学生30人,大二学生116人,大三学生51人,大四学生7人,研究生1人。
  (2)被调查大学生的政治面貌构成:本次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共青团员170人,中共党员12人,民主党派1人,群众22人。
  (3)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的态度:如图1,这个问题我们设有四个选项,其中有49人(约24%)选择喜欢该课类程,而有141人(超过68%)的同学选择被动接受,有15人(占7%)表示厌恶该类课程甚至经常逃课。
  (4)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的评价:这个调查的问题我们设有四个选项,有47人(约23%)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152人(约74%)认为内容陈旧、空洞,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说不清楚。
  (5)大学生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途径情况:这个问题我们设有五个选项(可以多选),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出其中通过课堂知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有166人次,通过影视书籍了解的有42人次,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的有23人次,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的有9人次,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有7人次,总计247>205,说明最多只有42名同学通过两种途径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6)大学生浏览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网站的情况:通过图3我们可以看出,仅有10人(少于5%)经常浏览相关网站,而有108人(超过52%)从不浏览,另外87(约43%)人处于被动浏览的状态。
  (7)大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个人的意义的评价:本次接受调查的205人中,76.6%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个人有指导意义,23.4%的同学认为无任何指导意义。
  (8)大学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了解情况:通过对回收的问卷统计,我们发现仅有7.8%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大部分同学不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9)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无必要性的认识:通过统计分析,有73.7%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必要,但是有26.3%的同学完全没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意识。
  (10)大学生认为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通过图2可见,被调查的205名同学中,有188人认为通过影视观看,164人认为通过网络教育,137人认为通过开放性讲座,120人认为通过主题班会可以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情况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本次调查反映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高年级大学生并不比低年级大学生更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采用统计学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得出年级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了解程度无相关性,我们的高年级同学虽然通过各种方式已经学习了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却并没有增加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了解。
  (2)大学生政治面貌与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情况无关。采用统计学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得出政治面貌和马克思主义了解程度无相关性,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党课培训课程并没有增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了解。
  (3)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的态度直接影响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统计学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得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态度越积极则了解大众化越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个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识。但是从相关网站的浏览情况以及对相关课程的态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同学们主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行动都不理想,而且超过77%的同学认为课程内容陈旧、空洞、缺乏时代感、言之无物。虽然有73.7%的同学认为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必要,大多数同学有想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愿望,但却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没有太多地关注过。
  (4)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知识的途径狭窄。据调查有80%的同学是通过课堂知识了解马克思主义。目前学习相关课堂知识是同学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从其他途径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同学不足20%。而且仅有少于24%的同学是非常喜欢该类课程,积极接受该课程,有超过76%的同学持消极态度,为了学分而被动接受,甚至厌倦该课程,经常逃课,在这个网络高峰时代,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已经日益高增,但是仅有4.9%的同学经常主动浏览相关网站,有超过43%的同学被动浏览,而有超过52%的同学从不浏览相关网站。
  (5)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76.6%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个人有思想、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指导意义,仅有23.4%的同学认为无个人指导意义。因此看出同学们还是相当支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而且认为在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会收获很多。   3 建议
  3.1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课堂教育是学生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又直接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所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实效性关键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首先,深化课堂教育,丰富课堂内容,与时俱进,从身边事实给同学们讲解分析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古板理论知识;再次,老师授课时可以适当抛开传统的照书本和课件讲解的教学方式,尝试插入各式各样新的方法,例如小组讨论、辩论赛等;第三,可以尝试打破课堂教学一贯的严肃氛围,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以使更多同学融入其中,提高同学们的兴趣,从而提升上课的效率。
  3.2 马克思主义课程需要让学生直接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它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课程需要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冗长的内容让学生觉得乏味,相当多的同学学习了很久的课堂知识,但是当被问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回答不清楚。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正面告诉学生这门课程对他们有什么帮助和意义,在实践中学生会在哪些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或在哪些方面我们已经用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学生才会觉得上这门课有必要有意义,才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3.3 拓宽马克思主义知识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1)网络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最为推崇的有效教育方法之一。学校相关部门应做好网络建设工作,让(下转第144页)(上接第91页)马克思主义相关网站内容丰富、新颖,形式多样,界面有美感,增强吸引力。我们建议可以邀请网络技术较好的大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学校主管部门应该注意网络教育内容的建设。
  (2)学校可以营造更浓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氛围,多组织开展相关讲座、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相关影视作品的宣传与赏析,利用校园文刊和广播对马克思主义相关新闻事件做好有效宣传。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骨干力量,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注重在高校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不断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
  �L芑鹣钅浚撼啥贾幸揭┐笱;鹂翁狻按笱谕平咝B砜怂贾饕宕笾诨械牡匚缓妥饔醚芯俊毖芯砍晒唬ㄏ钅勘嗪牛篟WYB201004)。课题参与人员: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级医疗保险一班同学:王成玲,李福美,胡瑞,高娜,马茜,向晓红

推荐访问: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我校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