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也会决定成败】细节成败的名言6句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互动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最为有效的形式。而有效的互动教学,需要教师分析学情、关注文本、关注个性阅读,只有处理好这些细节,才能独树一帜创造富有生命力的互动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互动;大语文观;个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9-0031-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的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 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 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
  可见,互动式教学已经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新鲜血液,成为构建生命课堂的有效形式。以前的教学中也会运用到互动的形式,但却流于形式,不能称之为“有效”。所谓“有效”互动,是指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踊跃交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有效”体现在学生思维的含量足、个体获得的发展效果明显。
  所以有效的互动教学才能对学生、教师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才是构建有效课堂、甚至是生命课堂所必备的。
  一、关注学情——构建有效互动课堂的前提
  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更何况是由许多学生个体所组成的班级。关注学情,建立一个适合该班级的互动模式,是构建有效互动课堂的前提之一。
  我所实验的班级学生都来自学校附近的农村,这与以前所教的城里学生差别很大:学生知识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由于他们上下学路途较远,学习时间相对较少;比较羞涩,不善于表达。
  鉴于以上情况,我把有效互动的突破口定在了字词的教学方面。根据维果茨基关于认知水平的三个层次,字词算是学生的“已知区”,只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文章,才能让其有所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实现有效互动。
  我由过去的教师强调重点,转换成由学生当字词教学的主人:预习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勾画重点词语。这种形式既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又让学生对字词有较深的印象。
  在课堂上,字词教学也由学生完成:根据文章篇幅,每节课选定2到3名学生担任“字词小老师”。实行轮流制,全员参与,调动了每名学生的积极性。
  课后,让每名学生担任“小考官”,每单元出一张字词试卷。这些试卷可以循环利用,且每张试卷的内容不一样,覆盖的范围也很广。
  在实践之初,学生不能把握重点,在课上当小老师时,表达不尽如人意,试卷出的也良莠不齐。但是经过一年的实践,上课时学生的表情自若,能抓住重点,有的还在黑板上强调重点字词,或是像老师上课一样检查其他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出的试卷也越来越规范,而且还可以当作业,这种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时刻保持新鲜感。现在我班的字词教学基本采用“自主识字——互动合作——点拨指导——训练检测”的模式,在考试中,同学们字词知识的正确率在70%左右,提高了10%。
  在教学更有效的同时,这种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更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高尔基曾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学生在此处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让他们对学习语文充满了信心,也更爱学习语文。这种自信,也促进了有效互动。
  二、“大语文观”的理念——有效互动教学的保证
  以“大语文观”的理念来关注文本,通过师师互动,明确科学的教学理念,是提高互动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选入教材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许多优点,但我们不能借鉴它的所有,需要结合它的地位,取其最精华的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在“大语文观”下来分析教材:不单就一篇文章本身,不单看它在本单元的地位,要着眼于全书,甚至是初中三年的六册教材。
  例如:《与朱元思书》是八下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山水小品。作为魏晋文学的代表,它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文学的自觉时代”,即山水审美意识的全面觉醒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开始用审美的眼光重新看待整个世界,使得山水人物具有了新的审美意义。在语文教材中还选入了同时期的曹操、陶渊明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魏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唐宋散文影响巨大。八下的第六单元就选了深受其影响的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所以,着眼于“被唤醒的山水审美意识”,充分地去感受这种美才是文章的精髓。
  教学中我设计了“慧眼审美”这个互动环节:先让学生与文本互动,自己品读;然后在小组互动,相互交流;最后组群互动,各组展示其智慧结晶。这样学生就能体验与文本深入互动的思维深刻之美,充分地感受文本中的山水审美意识,同时自己的审美意识也会被唤醒,培养审美情趣。这样的设计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使教学更有深度,课堂的互动也更有效。
  三、关注个性阅读——有效互动教学“金花四溅”
  朗读是“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本途径,是语文教学中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虽在小学阶段就已重视,但现在的中学生的读还是被动的、浅尝辄止的,这直接影响到对文本的品味的过程与结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每篇文章都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有了个性阅读,学生在交流中才会有思维的交互,有效的互动教学才会“金花四溅”。提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先“裸读”。即不参考任何资料,不带任何要求地用心地读文本。这样更有利于自己去思考,读出自己的个性,才会真正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读是有效互动教学的基础。读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在《石壕吏》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在“致词”一段中读出层次这一环节,先是组内互动,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出自己所代表的层次的起始。然后是组群互动,结果在第二层的划分上出现了问题:对于“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归属产生了歧义,对于这个问题采用了讨论互动法来解决。最后学生根据内容,下文是写家庭环境来将它划分到第一层。问题是学生在读中自己发现的 ,也是通过细读深思来解决的。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都通过生生互动来完成,这一过程不仅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运用技能,发挥了学习潜能和创造力。而师生互动只体现在教师的适时引导。虽然少,但却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要想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地习,畅所欲言,彰显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力和发展潜力,要想使互动活动有效进行,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关注学情,关注文本,关注阅读等细节。细节也能决定成败。

推荐访问:也会 决定成败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