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风味

李龙

春茶

已是春天,风和煦,花娇嫩,柳初绽,草新绿。换下冬衣,顿时觉得挣脱了桎梏一般。其实人怎能全脱了束缚呢?春衫夏衣难道真能穿之无形?冬衣何尝又不是一种保护——掩盖肥胖,掩饰臃肿。但大多人是不拒春的诱惑的,纷纷展示自己的美好:身材,肌肤,胳膊,大腿,抑或心情。也如春水,春山,春茶。

我乡桐庐郡,多山,而春山半是茶。没等到新雷的催促,那春山的精灵就忍不住舒展了惺忪的眉眼,顾盼生姿了。桐庐茶是值得骄傲的。黄帝时的桐君,驻足这里。他的行医经验中已经用到茶了,还对茶的花叶形进行描述,对其药性有了说明。神农尝百草,遇毒而以荼解之;原来桐君不仅自用,还救人,更传于后世。

现在桐君山上没有茶园,好在还有茶室,勉强一解桐君茶对我的吸引。唐代或以前,那里应该是有茶树的。刘禹锡在寺庙试茶,就说“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分明把茶与桐君连在一起。宋人修《太平御览》还引用《桐君录》“茗”“茶花”二味药。可惜现在《桐君采药录》已不复见,只能从古籍中零星看到引述。

酒香不怕巷子深,茶香也如此。

桐廬境内的锦峰绣岭、天下独绝的自然山水,桐庐处处是新诗,是无声诗与有声画,是水碧山青画不如。严陵高风,山高水长;李白一开口便是半个盛唐,也繁盛了桐庐。陆羽先生自然也来了,在他的著作里,不仅留下了桐庐茶的名次,还给严滩水也排了天下第十九。

茶好,水好,世上极少。大状元施肩吾,当年看到繁荣的茶市和榷茶场景,以及高鼻深目的胡商,自是兴之所至,不醉不归。醉于酒,还是醉于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诗,至今还老被提起,估计也是他当时所始料不及的。

南宋定都临安,桐庐和分水更得地利之便。有天尊岩的芽茶,味极芳辣,送至御前;高宗大悦,敕为贡品。自此由宋而元,至明及清,桐庐茶成为四朝贡品,也算独领风骚几百年了。

明清年间的县志,也记录了茶税、茶课、蜡茶银、茶株课钞、茶引油工墨钞等诸项,过于枯燥,无意摘录,颇费笔墨。而巡监茶厅的设置,只觉得与茶商相干,与大多百姓无涉。倒是散于各族姓家谱村景诗中的茶诗,颇有几分意思。

朋友喜茶,我便寻好茶寄去。每每他收到一份开怀,我也收获一份欢喜。与刘伯温有故事的芦茨红茶,获巴拿马金奖的窄溪芽茶,针形的雪水云绿茶,名字极富诗意的雀点枫窗红茶……在滋润我诗意的同时,也温暖着两地的友情。

今年采几斤桐庐野山茶试试,让远在故都的朋友尝尝江南的山光水色,以及超凡脱俗。胸中有丘壑,岭上多白云。

樱桃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杨柳初成。樱桃树进入了开花季。空气中,都飘浮着樱桃花若无还有的甜香。樱桃树是传统庭院树,村民多有培植。墙角、地头,一棵棵散落着。樱桃花以白色为主,有的略粉。虽不鲜艳,但好在早,争得一缕春色。梅花谢后樱花绽。梅花是冬的主角,樱花是春的先声。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后梁宣帝《樱桃赋》云:懿夫樱桃之为树,先百果而含荣,既离离而春就,乍苒苒而东迎。

李绅潇洒而来:占得春光早,雪云万萼轻。刘禹锡踏樱而去: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

总是这样的场景。每当艳阳高照,樱花即可盛开;可是在阴雨天则闭合了。由此想到木槿。一种很普通的篱笆灌木,却有很神奇的朝开暮落花,还有传奇的古诗描写和故事渲染。《诗经·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即木槿。美女颜如木槿之花,可见木槿花之美丽动人。而宋词传奇,《黄金缕》之来历,源于司马槱与苏小小魂魄之交往: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美丽梦境转化为现实美好,司马幸福满满。然后被棒打鸳鸯。于是落寞而逝,坟茔长出朝开暮谢的木槿花,而花容花色就如苏小小伤感的微笑。

展露美丽,还要懂得保护自己。

樱花盛开的时节,正是“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的初春。如雪的樱花,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自然欣喜。但同时落樱如雪,又难免有几分惜时之感伤。白居易也说,樱桃昨夜开如雪,鬓发今年白似霜。白居易还说,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樱花太易落,一如红颜之易老。

开花早,结果实也早,人称“早春第一果”。樱桃色泽鲜艳、晶莹剔透,红的如玛瑙、黄的如凝脂,很是讨喜;果虽不大,果肉也薄,但酸甜可口,令人生欢喜心;只是果皮过薄,吹之可破,不易保存。最好随摘随食,新鲜甘美。

附近紫燕山上的樱桃,是前些年的最爱。那个紫燕飞翔的宝地,那个云缭雾绕的山顶,十几株老樱桃树,总吸引游客们适时前来,曾一度成为山庄的标杆。我就趁樱桃红时,去过那里听雨、尝鲜,看鸟儿于枝间上下,啄落一颗颗殷红;听春竹在风中拔节,脱却一件件笋衣;品尝樱桃米酒和腊肉春笋的搭配,撒下一路路欢笑。

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樱桃的红,点缀在春风里,让人爱,惹人怜。笑过,闹过,生活总归于平静。

难道是因为花的因子,还是蒋捷的词?总让人无端地把她和忧愁相联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太过熟悉,又过于伤感。以至于听到樱桃,都带着一丝情绪,无法抹去。其实类似的句子不少。诸如: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又如: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古人离别时,有折柳相赠之风俗,思念亲人、怀想故友亦然。春心逐折枝,似也相同。樱桃树,樱桃花,樱桃。双坞的上千亩樱桃树,今年怎么样?

杨梅

两岸春光,九里梅花。一声欸乃,绿了洲上人家。村后山坡上的杨梅,便在枝叶间闪烁。

梅蓉在富春江北岸,原为沙洲,俗名“洲上”,是桐庐的一个小村。洲北后江,水窄而深,行舟楫以省劳力;洲南前江宽阔,江水也浅,常有小洲露出水来,洲上便时有水鸟漫步鸣叫。《诗经》中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大概也不过如此。村姑涉水上洲采野菜,则又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韵味。

可惜当地村民多从外乡迁来,所求无非温饱,并无如此雅兴。

洲是荒滩,为發大水时上游沙石,到此江阔流缓而堆积,并无肥力。更兼平日洲高易受旱,雨季水涨遭水淹,一般农作物往往无收,故种果木以保水土。尤以梅树耐瘠,梅子略可贴补家用,于是遍植。每每花发,一洲香雪海,自成风景。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世事总是如此。东西方文化皆然。

梅花凌寒傲霜,似美人欺霜赛雪,如绝世红颜孑立,未肯嫁娉婷,清雅而俊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无意争春,如隐者高洁,颇有劲节风骨。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梅花还是清雅怡人的雅士,风韵高标,气质高雅,清和而淡泊。

西湖孤山林和靖梅妻鹤子,脱俗得很。洲上的梅花也是如此。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方干把这里与严子陵钓台并称,可见其喜爱程度。

“凌风却月是梅花,冷蕊疏枝态自嘉。九里沙洲梅不断,残香犹在野人家”。张芸的《九里洲》直接点题,让人很是受用。

张图南《偶游梅花洲记》云:“设移此洲于吴山之汕,西湖之畔,其歌台舞榭,春士秋女,肩相摩,趾相错也;彼龙庙之桂,曲院之荷,皆避三舍矣。”虽是异想,却似也不为过。

旧时梅子,未曾得见。青梅煮酒,谁是英雄?是试探,见谋略。望梅止渴,得及前源,知人心,是智慧。绕床青梅,两小无猜,遥忆当年,相随美好……如今杨梅,每年有尝。时当六月,梅蓉朋友都会送来。一筐筐,或一盒盒,往往带着朝露的气息。我也总急不可耐地撮来就往嘴里塞。甜中带酸,鲜甜可口。虽颗粒不十分大,但核更小,肉柱圆实,为别处无法比拟。颜色也有红,有白,大多是红白间过渡的各色。曾受邀到山上采摘。那时才知得之不易。梅蓉杨梅为古树,大多植山坡上,树高坡陡多荆棘。站地上大多够不着,攀上树去枝脆易折太危险,借用钩杆又易断枝掉果无处寻……或许是习惯使然,味蕾的兴奋,总牵连着过往。就如喝美酒须歌诗相佐,看古书需红袖添香。

杨梅不易保存。除了做成果脯,更多用来泡酒。于是杨梅酒不仅保存了杨梅的汁和味,更延续了春天的欣喜。

春之首味

雨水过后,春天便润泽起来;惊蛰雷起,万物便生动起来。田野里、山坡上,放眼所及,无不生机萌发,春意盎然。蛰伏一冬的人们,搓着肚腩,渴望一场触及灵魂的盛宴。

江南的烟雨,缱绻缠绵。此时突然觉得,乡村真好,遍地都有可赏可玩还可食的花花草草。那些新鲜水灵的小可爱们,舒展着通灵的身姿,俏皮着野性的诱惑,不掩饰,不做作,就光鲜亮丽地登场了。

荠菜无疑是最早亮相的。在满目枯黄下,那毫不张扬的绿色,像夏夜的萤火,总能吸人眼球,给人以欣喜。西晋文学家夏侯湛《荠赋》云:“见芳荠之时生,被畦畴而独繁。钻重冰而挺茂,蒙严霜以发鲜。”以常人视角、文人笔法,发众人赞叹喜悦之心声。当然荠菜的引人注目,也不只是因为那万物萧瑟中的一抹绿意,更在于青黄不接时的那一份救急。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万物凋敝,食物匮乏。生命的萌动,需要新的滋养,于是,荠菜便善解人意地温暖了辘辘饥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荠生济济,故谓之荠。荠菜的得名,原为济世救民之菜,深意如此。难怪明王朱橚《救荒本草》把荠菜定性为“救荒之物”。民以食为天。在艰苦的岁月中,荠菜能给人充饥果腹,人们自然由衷感激。至于荠菜作为春之首味,《诗经·邶风·谷风》就有赞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尔雅》也有定论:荠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老饕苏东坡则认为荠菜虽不甘于五味,但有一种“味外之美”,还将荠菜和大米合在一起熬煮成粥,称为“东坡羹”。官场失意之时,却是口舌得意之处。其乐天豁达,也真无人能及。

陆游对荠菜的爱好,也不遑多让。“长鱼大肉何由荐,冻荠此际值千金。”据说他以荠菜为题的诗就写了三十几首,当是前无古人了。

范仲淹《荠赋》,则更是真情流露且励志,“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划粥断齑”的成语典故,和“履霜操”的古雅音乐相和鸣。口中嚼着腌渍荠菜,手下抚着古琴丝弦,不正是范文正公真实的写照吗?先忧后乐,古今有几人?

民间的智慧,则常常隐于日常调侃之中。当地有“荠菜花先开”的俗语。虽意指“没弄清状况就乱发表意见”“半桶水晃荡”,但却道出了植物界的一个现象。那荠菜的小白花,率先于其它草本开放,已作为常识被人们认知,并以之来解释其它较复杂的道理了。

新鲜的荠菜上桌了,我更在乎荠菜的清香味。因此总喜欢不焯水,直接加肉油和香干清炒,有肉香和豆香加持的田野荠菜香,自有一种不拒风霜的能量感,更有一种让人温暖的烟火味。

时令已然是春天。破土而出者,当数竹笋;欣欣向荣者,少不了竹笋;当季美味者,首选的还是竹笋。老家多丘陵,自然也多竹子。立春后采挖的竹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而备受青睐。妈妈饭桌上,也总少不了笋:冬笋、早笋、雷笋、毛笋、竹筱笋、黄大头、鞭笋,以及各式笋干……

这时节出行,车上也总带着短柄锄头,就是方便随时都可以用来挖笋。三月里挖笋,还会征得主人家同意;清明以后,则但挖无妨。乡民的淳朴和大度,常让城里人感慨。

各式春笋,上餐桌的时间有先后,其烹饪方法和口味也各有不同。早笋从厚积物中拱出,嫩是特色,煸炒后加肉油即可;雷笋切段拍碎下热油内焖至断生再加料出锅;竹筱笋宜焯熟后斜切入热油锅翻炒;油焖笋则拍扁切段热锅凉油小火翻炒至软再加料小火焖,有油亮的色泽却不显油腻;毛笋最好是未露头的泥头笋,宜焯水去涩煸炒收水分,然后可与腌肉一起炖煮……当然也可胶壳切片入开水下盐后煮熟,再浸渍一天后冷冻保存,可长久保持笋味不变。冬笋更是美味,一般去壳焯水再切片炒肉,但熟练者可直接切片干锅煸炒再加油加肉和蒜等翻炒,特别鲜香。

老辈人说,笋为瘦物,宜用动物油焖烧;笋为发物,不宜多食。春笋香甜爽口,但多纤维易伤胃,确實不宜多食;冬笋则味道细嫩鲜美,口感丰富,但易麻涩。

其实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尤独善于清化热痰。赞宁《笋谱》云:笋虽甘美,而滑利大肠,无益于脾,俗谓之刮肠篦。现代医学则认为,竹笋具有吸附脂肪、促进食物发酵、有助消化和排泄作用,是减肥者理想的食物之一。

看来对笋的关注,非独美食家,医家亦然。

古诗中以笋为美味的更多。诸如“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等。苏轼则说: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竹萌”是《尔雅》对笋的称呼。笋的文化,简直与人类文化史同步了。

据说唐太宗也很喜欢吃笋,每逢春笋上市,总要召集群臣品“笋宴”,并以笋来比喻大唐天下犹如“雨后春笋”般人才辈出。

竹笋有顶起巨石的,有挤出石缝的,有破墙而出的,甚至有从水泥电杆顶端透出头来的。惊奇之余,不免欣喜:钻劲当如斯!何物不可破!郑板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傅庞如有“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等,可惜主旨都是写竹,只可窥笋影而已。倒是蜀中才女薛涛,有《竹离亭》曰: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才真正看到春笋的强大力量。苏辙则赞赏其“天与岁寒终倔强”的性格,“竹林遭冻曾枯死,春笋连年再发生。”如此,则忽略了“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负面形象。

笋长成竹子,枝竿修拔,四季苍翠,凌霜傲雪,备受喜爱。“四君子”之梅兰竹菊,竹有其一;“岁寒三友”之梅松竹,竹又有其一。郑板桥说:“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东坡居士直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更兼苏轼“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之说,郑燮“其实胸中有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议论,道出“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的旨趣。

如此说来,山中竹笋,又不只是桌上珍馔了。

香椿

又到了吃香椿的时节。总是少不了要尝尝的,不然这个春天便少了点味。香椿在乡下是极普遍的。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是菜园篱笆,都会有香椿树的身影。只是用来炒菜的,是香椿的嫩芽,长在树的枝头上。但这并不影响喜爱者的采摘。我们常常在晾衣竿或什么棍棒上缚上一把勾刀,便拎上篮子出发了。

香椿嫩芽就在树枝尖上顶着,一朵或一撮。用勾刀轻轻一勾,便会掉下一朵来。如一枝上同时有好几朵,便把树枝拉着弯下来,用手采摘,大大小小一齐收了。顶芽一般特别肥嫩,采摘时留下芽萼掐断,一者比较嫩,二者让它继续生长,便于下次采摘。如只需一二碗,往往一二棵树就足够了。稍大点的芽绿叶红边有光泽,犹如翡翠镶嵌着玛瑙,芽芯则以红色为主。香椿特有的浓郁香气,便在鼻翼间萦绕。

采摘椿芽,手有余香。

相传早在汉朝,人们就食用香椿;还与荔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的喜爱。苏轼说:“椿木实而叶香可啖。”

不知古人是如何食用的。现在我们有香椿炒鸡蛋、香椿竹笋、香椿拌豆腐、煎香椿饼、椿苗拌三丝、椒盐香椿鱼、香椿鸡脯、香椿豆腐肉饼、香椿皮蛋豆腐、香椿拌花生、凉拌香椿、腌香椿等,品种花式不少。最简单的,莫过于香椿炒鸡蛋:把洗净的香椿芽用沸水焯烫至变绿色后捞出,在冷水中冲凉,控干水分,切末,打鸡蛋加盐搅拌,入热油锅翻炒即可。其味鲜香可口。

香椿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椿木之叶、干、皮、根全身为宝,可驱虫防病,与人朝夕相处,有益于人体健康。现代医学发现:香椿主治疮疡、脱发、目赤、肺热咳嗽、久泻久痢等病症。作用还真不少。

古代称香椿为“大椿”,是长寿的象征。庄子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故而以椿喻父亲,继而有“椿寿”“椿庭”之称。同样的,把令人忘忧的萱草比作母亲,称母亲为“萱堂”。“椿萱”即代指父母,父母都健在称为“椿萱并茂”。唐牟融有诗:“知君此去情偏急,堂上椿萱雪满头。”汤显祖《牡丹亭》也有“当今生花开一红,愿来生把萱椿再奉”之句。

在民俗学意义上,香椿又称“辟邪树”,古人视之为灵木,能吸收和聚集天地灵气,能辟邪镇宅保平安,称为“百木之王”。乡人盖屋,喜用“柏、梓、桐、椿”做椽子,寓义“百子同春”。据说有的地方还用椿木做嫁妆,既可防虫蛀,又有新婚如逢春的良好祝愿。

不过自然界很是神奇,有香椿,就有臭椿。

香椿称“椿”,树干通直,无节少疤,木材黄褐色而具红色纹理,质地坚硬,耐腐有光泽,不易变形,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美誉;车木做楼梯扶手等,木纹自然可爱。臭椿则称“樗”,意为无用之材,叶有难闻气味,不可食。《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香椿与臭椿的区别,我们还是了然的。但其他的呢?

一碗香椿,其浓香美味值得品尝。但品尝之余,不妨再细细品味。

清明馃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清明,是耳目清明的时节。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大概就是这个节气的农时内涵。但这个始于周代的古老节日,留下的却是寒食的风俗。那天不动烟火,只能吃备好的食物,当然只能是冷食。这习俗源于晋文公重耳对忠臣介子推的愧疚和感恩。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言犹在耳,时时激励,直触灵魂。成就了一代君主,改写了一段历史,形成了一个节日,延续了一种风俗,铭记了一份情愫。

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人,当然值得尊敬,值得怀念。那棵烧焦的大柳树,死而复生,也名“清明柳”。千年之后的唐玄宗有感于此,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列为“五礼”之一。后寒食式微,而清明与寒食仅隔一天。于是祭奠先祖、英烈和逝者,成了清明最核心的内容。无论食冷、踏青、插柳,还是由此而准备的食物,都是怀念。

清明馃就是这个节日最独特的食物。当时是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逝者的灵魂。现在是用嫩鲜艾加碱煮烂,然后滤干,捣成艾泥做原料,和着糯米粉搓揉均匀,可用糖、猪油、芝麻为馅,也可用笋丝、萝卜丝、肉丝作馅,还可以不用馅,做成清明馃。加馅的做成半球状,表皮光滑;不用馅的就用印模做成圆饼状,花式可爱。但蒸熟后一例都色泽翠绿,清香扑鼻,质柔性韧,甘中带苦,风味独特,食而不腻。据说还能温肺暖脾,散寒除湿,防病保健。

李时珍就认为:“春月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做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又以嫩艾做干饼子,用生姜煎服,止泻痢及产后泻血,甚妙。”

对于艾叶的选择,各地也略有不同。有的是“家艾”,有的用圆叶的“米馃青”,我们老家喜用菊叶状“碎叶蓬青”,叶背白色更浓,清香味更足,叶纤维也更丰富而柔韧。不过,艾的药用价值更为大家熟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灸就是用艾叶,因艾有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之效。曾亲眼见证,亲身经历。《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然也。

艾草又名艾蒿。它的茎、叶都有挥发性芳香油,有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几千年前,艾叶就用来预防瘟疫,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确可抗菌抗病毒,艾叶烟薰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所以端午节用艾草来驱蚊避邪,也是当地风俗。

用艾做的清明馃,无论有馅无馅,也不论热的还是冷的,都那么美味,那么让人齿颊留香,食之难忘。而冷的清明馃,更清、更韧、更有味。因为艾香,因为寒食,因为清明深深的思念。

也说馒头

家有喜事,亲朋好友来贺,自当设宴招待。且除酒菜鱼肉饭,当地还必须有馒头,否则称不上盛情的宴席。

馒头,是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在北方又称之为馍、蒸馍,通常作为主食;但在我们桐庐特别是江南,馒头最多只能算辅食,或者是点心。在分类上也很明确,有馅的称包子,以馅命名,如菜包、肉包、豆沙包;无馅的才叫馒头,往往以用途或制作方法命名,如抛梁馒头、定婚馒头,油炸馒头、刀切馒头。而所有馒头,都有一个品牌式名称:酒酿馒头。特点是用自制甜酒釀做酵母,原料环保,口味纯正。

馒头松软,味道可口,营养丰富,有天然麦香,还有多种食用方法,颇受人们喜爱。平时作为零食和点心;如果家中办大事设宴,则必定会准备馒头,不仅作为餐时辅食,也作为贺礼和回礼之物。农村宴席还流行席间每人分发二个馒头,与红烧扣肉同时上桌,客人可以把红烧肉夹入馒头中带回家去,让未参加宴席的家人分沾福气、分享喜悦。馒头,已不单单是普通食物,而是一种礼节,体现分享的态度。

新屋上梁,主人会准备好馒头和甘蔗糕饼糖果等,由木作师傅骑坐在梁上,一边说着吉利话,一边一把把抛下。邻居则开心地抢捡“抛梁馒头”,便可以把运气带回家。新娘子进门时,也会有小伙从大门上方窗户抛出馒头糖果等“喜果子”,和大家共同分享甜甜蜜蜜蓬蓬勃勃的祝福。

馒头,因为发酵而蕴含了蓬勃发展的寓意,因其形状而表达圆满吉祥的愿望,寄托了美好的祝福。据传,“馒头”起源于“蛮头”,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以面粉做馒头代替人头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而发明的。看来“馒头”的起源,便与祭祀有不解之缘,同时又体现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就有类似馒头的食物,只是不知那时的馒头是什么样子、如何制作,更不知口味如何。毕竟,即使现在,各地馒头也不尽相同。北方的比较瓷实;当地的则特别蓬松柔韧,捏之收缩,放手又还原。年前山西朋友特意寄来他们的“馒头”,竟然可以做成十二生肖及各种形状,让我还没品尝就先爱不释手了。

形状可以不同,但寄寓的意义、隐藏的文化,其实都是相通的。

当然馒头的本质,还是食物。蒸着吃,松软香甜;夹肉吃,油而不腻;夹腐乳吃,鲜香多味,是我与西安朋友共同的爱好;炸着吃,松脆爽口;炸后再夹油炸臭豆腐加辣酱,这是本地独特的吃法,保证让你唇齿生香,回味无穷。

普通的馒头,不普通的饮食文化。无论是视觉、触觉,还是味觉,或是心灵的感受,都是基于日常的满满的幸福感。这种感觉,真好。

江鲜

竹外桃花,春江水暖。河豚,勾起人们想象,关于美味,关于胆量。饕餮者的味蕾,总是适时绽放;而那憨圆的美味,又让美食者难以释怀。富春江鱼虾特多。因着两岸山色,一江碧水增色不少;而一江鱼虾,似也更加鲜活起来。

鲥鱼总应时而来。子陵滩水清、流急、滩浅,是最理想的产床。成群结队逆流而来,完成使命便顺流而去,自然而奇特的现象。渔人们懂得自然的恩赐,鲥鱼便成了餐桌美味。

鲥鱼色白如银,肉质极细嫩,宜清炖或清蒸,口感鲜嫩而肥美;如唇吻带红点,据说是到过严滩,经严子陵先生朱笔点化了的,味尤上乘。更兼其鳞可食,鳞下富含脂肪,带鳞而蒸,味益美。

《随园食单》云:“鱼皆去鳞,惟鲥鱼不去。我道有鳞而鱼形始全。”真正的吃客,果然不同凡响。又云:“白鱼肉最细。用糟鲥鱼同蒸之,最佳。”这简直是奇思妙想了。只是鲥鱼反成陪衬,殊觉暴殄天物,定非富春江所产,不然不可能有此说。不过也难怪,鲥鱼出水即死,又多在端午前后,想要新鲜,是难而又难。大抵稀罕之物,总是如此。据说带鳞而蒸的独特烹饪方法,还被用来考验新媳妇的厨艺。

鲥鱼只有显贵人家方才吃得起,而嫁入豪门的,大多也是千金小姐,又有几人擅长厨艺呢?看来婆媳关系,贫富无殊。新媳妇确实不容易。好在总可斡旋。王建的建议,是低调的王牌: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朱庆余也很开窍,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想来做这里的新妇,也会有办法。鲥鱼并不知自己成了考题,还是一如既往地来去。直到富春江截流建坝。浅滩温床,已成梦中家园。

山水是有性格的,吸引鲥鱼前来。鲥鱼也有性格,因水温水流变化,便耍起小性子,现在再不上门。新妇的办法,已然行不通。

鲥兮鲥兮,且留下。鲥鱼时已过,齿颊有余香。看来只能凭借想象了。好在还有别的。鳊、鲈、鲭、鲤、鲢、鲩、鲚、鳜、鲫、鲇、白鱼、潮鱼、箬叶鱼、斑鱼、船钉鱼、剌鱼、乌鲤鱼、河豚鱼、鳅、鳗、鳝;介有龟、鳖、鼋、虾、蛏、蚌、黄蚬、蟹、蟛蜞、螺蛳、田螺等。随便拿出一种江鲜来,都是一道美味,一种深深的诱惑。

明代姚夔说:最喜泉甘土更沃,况复鱼鲜米胜珠。我们,只一味在餐桌上品味。

葱油鳊鱼,清纯而鲜香,也可做成孔雀开屏状,先夺人眼球;油炸毛鲚鱼,脆而无滓;红烧船钉鱼,皮黄而肉白;清蒸白鲈鱼,鱼皮粘筷头,肉质嫩而柔韧;酸菜鱼虽为外来,但黑鱼的嫩而无骨、鱼汤的酽而绵滑,也颇受我等喜爱;鲭鱼则晾制成鱼干,与火腿肉同烧,浓郁的鲜香味别具一格……当然还有子陵鱼,虽然细小不及寸,却以数量取胜。鱼阵来时,“上滩争一雨,出网罥千丝”,一网几斤甚至数十斤。洗净晾干或熇干,与青辣椒同煸炒,食之难忘,范成大所谓“肉白而丰,味似虾而松美”。

就是最普通的螺蛳烧黄蚬,热锅干烧即可,也是鲜上加鲜,让舌尖随之舞蹈。

船家做鱼,形式极简,刮鳞剖肚去内脏,即下锅煮,得其真味。

吃惯桐江鱼,他乡鱼无味。

江水养鱼,鱼养人。忽然想起严滩问答。该不会这里的江鲜也有了灵性?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安知鱼之乐?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十六回切

说起宫廷盛宴,当首推“满汉全席”。以其取材广泛、用料精细、菜点精美、餐具华贵、环境古雅、礼仪讲究而闻名,实乃中华菜系文化之瑰宝和最高境界。

而民間宴席之首,或可推“十六回切”。

满汉全席的起源,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考察,似源于江南的官场菜,由九省疆臣、三朝阁老、一代大儒阮元所创制。

阮元曾多年担任浙江学政和浙江巡抚,也曾多次到梅蓉,留下“桐庐九里洲,面江背山,梅花三万余树。侍亲登岸遍游,奉命赋诗”的佳话,更有《严州七里泷渐江水》等多首记游七里泷和桐江的诗。不知他的到来,对桐庐饮食是否发生影响?

然而桐庐终究有幸。“十六回切”不仅有俗语流传,有民国知名菜馆烧制,还有民间厨师的传承,更有叶浅予与胡家芝的回忆整理,有黄维鼐的待客实践,于是这一“民间满汉全席”顽强地保存了下来,还在当地餐饮协会研发下小范围推出了。

小时迷筷,吃饭磨蹭嫌弃,大人总会催促教训:“你还想吃十六回切啊?”要是哪家买了多种好菜,就有人会说:“哟,今天要办十六回切了嘛?”言语之中,“十六回切”高不可攀。

“十六回切”的名称,取自“四四十 六”的吉数表达。暗合“事事六合”。数字“四”,在传统文化中是吉数。用于宴席,也别有深意。味觉上的酸甜苦辣四味,泛指人生百味;时间上的春夏秋冬四季,泛指寒暑四时;空间上的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四维;道德层面上的中正仁义为立人之极,是传统道德之规范和原则……

还是回到美食。第一回是十六道茶点,每四道一组,分别是四鲜果、四干果、四糖食、四冷荤;第二回十六道菜,分别是四热炒、四大菜、四饭菜、四点心。如此依次上菜,过时切换。席间跑堂报菜,司仪唱名,还有丝竹伴奏,红烛高燃,场面十分喜庆。

就其菜的样式而言,其选材之精,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菜肴之丰,博采浙、苏、徽、鲁、闽、湘多种菜系之精华;刀工之细,施展切、剖、割、挖、片等多种刀法;制作之工,汇聚蒸、炒、烧、炖、烤、煮等烹饪技巧;技艺之美,兼顾荤素、干湿、冷热,以及多种色彩、不同形状的有机搭配。更有餐具之全,衬以精致的碗、盏、盘、碟等于一席,以及程式之齐,礼仪之全,不一而足。究其菜品,签菜与羹菜俱全,颇与《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所记相类,竟有南宋宫廷菜之遗风。

食罢需消化,方能吸收。

当地人之如此看重十六回切,当然是“民以食为天”的传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饱尚且不易,吃好更是梦寐以求。对一般人而言,如此盛宴,自是人生饮食追求之巅峰。那四盘一轮上来的各式美食,哪一样不是眼前仅见,日常所无?就连菜名都未尝听闻,单是看着,就欣喜异常,更何况还能一快朵颐,满足口腹之欲望,更可满足脸面之光彩。真是足慰平生。即使现在,如此丰盛的筵席,也并不多见。

说是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以增广见闻。对我而言,十六回切的文化之美,还在于其规范和礼仪。礼莫大于祭,祭莫大于敬。孔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十六回切,正是如此。

■责任编辑  包倬

猜你喜欢 香椿荠菜馒头 香椿吃前要焯水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香椿鱼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21年4期)2021-05-23荠 菜语文世界(小学版)(2020年5期)2020-04-20《厉害的馒头仔》小猕猴智力画刊(2017年2期)2017-02-18《厉害的馒头仔》小猕猴智力画刊(2017年2期)2017-02-18春在溪头荠菜花大作文(2016年5期)2016-05-14买馒头小猕猴智力画刊(2016年9期)2016-05-14挖荠菜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2016年8期)2016-05-14挖荠菜小学生导刊(高年级)(2016年1期)2016-01-29走红的香椿农家科技(2014年5期)2015-03-23

推荐访问:江南 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