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期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选题研究

张晓 徐庆群

摘要: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不断受到关注,其国际传播在国内学界成为新的学术热点。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国内媒体主动设置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能力尚需加强。作为科技部主管、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的外宣期刊,《国际人才交流》积极策划相关选题,充分发挥外国专家、国际组织等优势,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中发挥了独特的舆论引导作用,贡献了积极力量。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人才交流》 选题策划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了应对人类挑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7年2月10日,这一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相关决议,随后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等决议。作为科技部主管、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的外宣期刊,《国际人才交流》主要服务于国际人才交流、国际科技合作和科技对外宣传。从自身定位出发,依托在华外国专家、国际组织等资源,《国际人才交流》立足全球性、公共性,积极策划“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选题,充分发挥外国专家、国际组织等的独特优势,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发展历程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大致经历了由双边和区域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演变过程;
其成熟的标志是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

从发展领域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步由全球经济倡议向文化、政治、安全、生态等多领域延展,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命运共同体模式。譬如,在生态层面衍生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公共卫生领域衍生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崔玉英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议题具有提纲挈领的根本导向性,需要若干话题对其“进行延伸和具化,以体现其思想内涵和传播意图”。学者金伟、刘攀认为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母题”,衍生出当前全球面临的共通性子议题相对缺乏,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共性问题以及海洋、极地等新兴问题。

《国际人才交流》主要服务于国际人才交流、国际科技合作和科技对外宣传。从自身定位出发,《国际人才交流》积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策划相关选题,尤其针对全球共同难题、与人类共同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以及科技开放合作等方面开展大量报道。

1.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最具“命运共同体”特色。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最具“命运共同体”特色,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围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编辑部从外国专家为我国献计献策、我国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两个视角组织稿件,形成《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呵护蓝色星球》一组文章在2021年9期出版,包括《聚焦海洋问题,改善海洋环境》、《加强南南合作技术转移共促绿色发展》、《国合会:连接中国与世界》等7篇文章。一方面,介绍了来自日本、美国的专家对海洋环境、生物性丧失等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的相关建议;
介绍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独特的国际性政策咨询机制,即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对我国环境领域的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另一方面,我国通过开展国际技术转移等多种方式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南南合作技术转移共促绿色发展》介绍了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的中国—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三方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南南合作项目,他称赞该项目“致力于通过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经验分享和技术转移,实现‘人人享有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我国于2020年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编辑部策划了《碳达峰、碳中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一组选题刊登在2021年8期,组织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撰写,包括《减排降碳技术亟待创新突破》等5篇文章,分析钢铁、电力、交通等重点领域(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探讨亟待突破的减排降碳技术,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贡献。

2.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延伸。2020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就新冠肺炎疫情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中首次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此后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场合重申这一理念。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健康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和实践延伸。

随着疫情的蔓延和抗疫的进展,《国际人才交流》编辑部在2020—2021年先后策划组织了多组特别报道,分别从在华外国专家、海外使领館、海外央企等视角刊发了几十篇疫情选题稿件。2020年第3期《战“疫”无国界患难见真情》一组选题,包括《“我是医生,我爱中国,我愿意去武汉援医”》等9篇文章,介绍主动前往抗疫一线的外国专家,奏响了“患难见真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乐章。2020年6期《团结起来战而胜之》一组选题讲述了中国驻德国、英国、埃及等大使馆援助当地人民和组织留学生抗疫的故事,包括《八十载情深,千万里接力——驻德国使馆配合国内驰援拉贝后代》等5篇文章。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求是》发表文章指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是各国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必然选择。编辑部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联系组稿,她的文章《从传染病看世界》介绍了基金会如何通过各国家和机构的捐赠,提升全球遏制传染病的应对能力。2020年5期的《国际合作共战疫情》选题包括《在线战“疫”分享中国经验》等8篇文章,介绍了国际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和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落户上海、中外专家参与科技战“疫”线上国际研讨会、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作为公私合作的全球卫生合作组织汇聚全球力量、守护生命健康等内容。2021年10期《传染病防治亟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一组选题,包括《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创新与全球可及难题》等6篇文章,呼吁加强疫苗的研发必须加强国际合作,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和实现全球可及都需要创新合作。2021年12期,编辑部采访2021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巴西专家迪马斯·科瓦斯教授,介绍通过技术转移实现中国新冠灭活疫苗在巴西灌装,推动了中国新冠疫苗在巴西乃至南美的公共产品化。

这些选题报道,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责任和担当,弘扬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精神理念,也介绍了CEPI、GAVI等新型国际组织、中巴技术转移合作如何促进实现疫苗在全球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探讨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3.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是“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在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关村论坛上发表的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作为科技部主管的杂志,《国际人才交流》着重报道科研领域中的国际合作和交流。2022年2期《科技开放合作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推动开放科学的理念,刊发了《开放科学:从根本上改变学术交流方式》、《全球知识库网络推动知识共享》等5篇文章。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在文中指出,开放有助于科学解决跨领域、跨地区的问题,比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众多领域的专业认识克服国界和学科障碍通力合作。

围绕我国在海洋、极地甚至近地地球空间(地球表面到数千千米高度的地球空间)的国际科研合作,编辑部策划了《中俄科技创新年:深化合作实现共赢》一组选题刊登在2021年11期,刊发了《国际子午圈计划推动地球空间研究》等5篇文章,介绍中俄双方海洋和极地联合科考、大洋资源联合调查。此外,《聚焦海洋问题,改善海洋环境》等报道介绍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对一系列海洋问题的探讨:海洋酸化对珊瑚、贝类等的影响,海洋微塑料丰度研究及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倡议中日合作持续性监测海洋变化、围绕保护海洋环境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平台等。

话语体系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内容、话语媒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话语主体和话语对象的多元性能够增强话语对外传播的作用力。在华外国专家因在中国工作的经历,对中国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也因其“第三方”的视角更容易被海外受众认可。为提高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国际人才交流》编辑部邀请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雷蒙(美)等熟悉国际人才交流、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外国专家和学者加入杂志编委会,为刊物集聚了大量的国际资源,有力地提高了刊物在外文读者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国际人才交流》在多年的采访报道中积累了大量的外国专家资源,形成了稳定的外国专家作者队伍。这些外国专家通过自己的笔,介绍对中国发展理念的认识,极大地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同。曾在华工作的意大利专家毕华认为,中国保持长期治理,在促进全球发展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可以向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独特而一脉相传的智慧。中国整体布局不局限于双边谈判和一方排他性优势(许多西方国家的典型),而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全球和平与平衡发展的双赢。

许多外国专家在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与中国同事一道投身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事业。广西大学副教授美国专家尤敏从事植物方面的研究,她高度肯定了中国的精准脱贫政策,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建议分析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作用,为因生物多样性压力而容易遭受贫困的特定人群提供帮助,因为与森林、自然保护区联系最为密切的人群通常处于经济落后地区,他们其实更容易受到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岗特博士来自德国,他指出互联网数据流量的指数级增长带来功耗的指数级增长,这是一个紧迫的经济和生态问题,他所从事的低能耗激光器和集成激光系统的研发正致力于探索解决该问题。

作为话语主体,这些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的讲述,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的政策、措施和发展,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表达。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结合《国际人才交流》的系列选题报道,为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凝聚更多共识,特提出以下建议。

1.汇聚更多力量,推动话语主体多元化。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以主场外交、党刊党报等官方话语主体为主。要鼓励科研机构、高校等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利用各种平台发声,要鼓励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和与中国开展合作的外国学者面向国际社会充分发声,以他们的视角介绍中国的政策措施、展现中国的探索和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

2.立足共同利益,展现中国担当意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把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贡献给国际社会,展现出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应有担当。要在介绍自身成就的同时,对外宣传尤其要重点介绍我国对其他国家的技术转移和援助,展现我国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全球的贡献。

3.加大理论研究,推动国际法律制度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通过一系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法律文件,将各方权利义务制度化、体系化,从而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国际法律制度和规则,真正成为国际共识。而且,近年来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已展现出科学研究推动政治决策的趋势。因此,建议一方面加强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为解决共同问题提供理论支撑、技术路线和政策依据,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制定各种条约等国际法律制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作者张晓系《国际人才交流》执行主编

徐庆群系《国际人才交流》总编辑

参考文献

[1]陈金明,张艳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2).

[2]王历荣,陈湘舸.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轨迹、价值意蕴及体系构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6).

[3]崔玉英.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J].对外传播,2015(01).

[4]金伟,刘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4).

[5]徐庆群.外宣期刊的“疫情选题”研究——基于《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的案例分析[J].传媒,2020(17).

[6]王卉,于存.“绿色技术”:解决紧迫的经济和生态问题——访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德国专家岗特[J].国际人才交流,2020(11).

[7]陳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超越[J].学术探索,2018(05).

[8]王义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格局大智慧[N].光明日报,2018-02-07.

[9]彭芩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制度化及其实现路径[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9(04).

[10]张洁清.国际环境治理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J].环境保护,2016(21).

【编辑:孙莹】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理论导刊(2017年1期)2017-02-10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克拉玛依学刊(2016年6期)2017-01-12浅谈科技类丛书的策划科技传播(2016年16期)2017-01-03浅谈民生新闻报道活力(2016年14期)2016-12-30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党刊编辑素养的思考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12期)2016-12-24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出版广角(2016年16期)2016-12-13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经济师(2016年10期)2016-12-03新闻与历史的互动新闻世界(2016年8期)2016-08-11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当代世界(2016年5期)2016-05-24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艺术百家(2016年1期)2016-04-13

推荐访问:共同体 选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