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见证新闻的力量

2007 年,一则关于“溜索女孩”的新闻曾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波涛汹涌的怒江之上,一个年幼的女孩从高高的溜索之上飞速滑过,去往对岸上学。如今15 年过去,当年的“溜索女孩”余燕恰又回到了公众视野,大学毕业的她选择了回家乡当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记者采访她时,她说,“过去,我遇到了太多为我‘打灯’的人。未来,我愿成为那个为别人‘打灯’的人。”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因为新闻具有时效性,时间一过,新闻成“旧闻”。尤其是在海量信息争夺眼球的当下,热点更是从“天”缩短到“小时”。为何“溜索女孩”的故事时隔15 年,依然引发热议,依然具有打动人心、温暖人心的力量呢?

这首先来自报道对象的独特性。8 岁小女孩瘦小的身躯高悬在铁索之上,身下是翻腾如沸水的滚滚怒江,这一反差极强的画面,直击人心,给受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就如同当年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一样,“溜索女孩”也成为了一种具有高度浓缩性、代表性的符号,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穿透力。贫苦山区的孩子上学有多难、有多苦?贫苦山区的孩子有多坚韧、有多勇敢?这一个画面,胜过了千言万语。因此即使时隔15 年,当“溜索女孩”再次被提及时,当年看到这则新闻的震撼感,依然迅速在受众心中被唤醒,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知道,当年的“溜索女孩”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

这也来自记者采访的深入性。当年江苏台发现云南怒江边孩子们“飞渡”上学的新闻线索后,派出4位记者历经50 多个小时、行程2000 多公里,辗转来到怒江边的村庄。正是在深入走访时,记者发现了年幼的余燕恰用绳子和滑轮将自己系在钢索上“飞”向对岸的这一幕,迅速抓拍了下来。记者更是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让观众直观感受进入这个村庄的路途多么艰难,滑索过江多么惊险。把这样有价值的新闻挖掘出来,靠的是记者的专业性和敏感性,靠的是脚踩泥土、扎根生活的深入采访。这样扎实的报道,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这更来自时间赋予的厚重感。当年“溜索女孩”的新闻播发后,全国20 多家媒体联动,发起了一场“用爱,架起希望之桥”的公益行动,短短两个月募集140 多万元,为村民们在大江之上建起了一座爱心桥。而15 年之后,怒江两岸已经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桥梁,溜索过江已成过去式。余燕恰所在的福贡县也于2020 年全县脱贫摘帽。当年那个小女孩,则已经长大成人,并且选择回到故乡,从一个“被他人照亮的人”,变为一个“想照亮他人的人”。这15 年的时光,不仅见证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见证了一段爱心的传递,见证了一个村庄的变迁,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进步,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壮举。这则“小切口”的新闻,在时间的“加持”之下,展现了一个“大时代”。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加速时代”,主流媒体人面临诸多挑战,也有诸多困惑。这个时代到底该怎样做新闻?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专业新闻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时隔15 年,“溜索女孩”的新闻再度刷屏,对于主流媒体人来说,某种意义上它是对这些问题的一种回答,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激励。新闻并不一定是“易碎品”,它一样可以穿越时间,多年之后依然激发回响。它告诉我们,好的新闻、有生命力的新闻,一定是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一定是能够传递给人们光明与美好、温暖与希望的。它也告诉我们,好的新闻是有力量的,它最大的力量就是能够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它也告诉我们,做新闻来不得取巧,作为一个新闻人,应当把脚步在大地上踩得更实一点、身子朝泥土俯得更近一点。在当下的“快时代”,也许我们需要下更多“慢功夫”;
在众声噪杂的环境中,也许我们更需要回归做新闻的本心,那就是能打动自己的,才能打动别人,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猜你喜欢 时隔怒江力量 惨遭封杀后 周笔畅时隔14年传奇归来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怒江卡雀哇节云南画报(2021年4期)2021-07-22怒江 神秘绝美的“东方大峡谷”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美丽公路 串起怒江人民幸福的生活云南画报(2020年11期)2020-12-14民间方言的弦外之音诗选刊(2020年10期)2020-10-27时隔30年的现身学苑创造·A版(2020年3期)2020-04-24麦唛力量 (一)小溪流(画刊)(2017年11期)2018-01-09“小狗”回归环球时报(2017-11-02)2017-11-02孤独的力量37°女人(2017年1期)2017-01-14扁平化的球星Ⅱ当代体育·扣篮(2016年6期)2016-04-18

推荐访问:见证 力量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