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许春和,孙培刚,张全禹,罗永辉

(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数字图像处理是把图像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借助计算机完成相应的处理。早期,图像处理主要是提升图像质量,改善视觉效果,一般使用增强、压缩等多种方法。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较好的发展,并且备受重视。现阶段,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多个行业得以应用,尤其是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中,难免会关联到图像领域的专业知识,依托机器视觉技术,合理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设计至关重要,在提升数字图像处理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图像处理质量。

机器视觉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如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机器视觉是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应用于检测、测量中。该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不仅具有庞大的信息量和功能,还具有极快的速度。例如,在禽蛋品质的检测中,该技术的应用效果远超于人工检测,蛋品的主要特征是形状、大小,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既能够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影响,又可以定量描述各项指标,尽可能降低检测误差。当前,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并自动完成处理,在一些高危作业场景中,或者是人工视觉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便借助机器视觉技术,以提升检测质量和效率。机器视觉涉及了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专注于集合机械,主要是为了检测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升机械操作效率,确保产品的安全。

2.1 面向用户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主要面向广大数码用户,用户作为使用者、评价者,在系统设计中应坚持结合用户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为了确保功能更加完善,在设计前期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依据机器视觉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经过共同协商,改善工作效率和质量,达到较好的效果。

2.2 按阶段进行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过程,整个设计过程划分为多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又分为多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只有在有序安排下,才能够合理安排计划,并为之后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2.3 采用快速原型法

基于机器视觉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设计,比较重要的一个方法是快速原型法,主要是依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与要求,快速构建一个信息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设计人员不断进行完善,直至达到用户满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这一方法的优势是围绕一个模型展开所有的问题,便于与用户实际需求相结合,将原型和用户联系在一起对设计人员起到启发作用,在不断完善中获得较为理想的系统。系统具有较高的开发效率、可扩展性,该方法极具灵活性,设计周期比较短,修改较为便捷,主要是在原型基础上,加以完善,扩展性较强。

2.4 采用系统观点处理

对于系统的分析,在原有基础上,构建最佳逻辑模型,用户能够对系统的轮廓有大致了解,设计人员可以与用户进行探讨,不断完善系统。在此基础上,有效进行系统设计,完成模型的功能,逻辑设计以及物理实现,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确保系统更加合理。系统设计是基于计算机视角,对整个系统进行校审,将系统划分为不同模块,实现特定功能,各模块具有独立性,在系统设计、维护等方面较为便捷,模块化结构的设计方法也能够促进系统设计的顺利进行。

3.1 同步分离电路设计

与平常图像处理系统相比,基于机器视觉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有较大的差异性,能够同时使检测电路、采样控制电路与电源连通,在可编程定时控制电路中,完成相应的设计,提升系统的控制能力。为保证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每一配置都需要严格把控,将芯片时间参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使用时,采用74S***或74F***系列芯片。对数字图像信号而言,其负脉冲一般处于-0.2 V之上,且超过零伏。对于其同步信号,使用电子比较器,对于同步分离电路的调试,最好将lm311输出扩大化,使基线同步脉冲宽度保持在特点范围内,处于5.7μ至6μ秒之间即可,使其一直高于零电平。

3.2 采样窗口控制电路设计

依据采样窗口控制电路原理,明确图像采集的采样行数,应具体到每一帧,对于可编程计数器计数长度,使用行数与652H相乘可得。在数字图像处理中,为了防止图像信号储存于存储器,或者在其中传输,就需要使该行数值超出23。若U6可编程计数器处于模式1运行状态下,对于每帧数字图像采样的行数,由其决定,计数长度便是这一行数值,而U7可编程计数器0,与模式5状态下运行,对每一帧数字图像采样时间起着决定作用。

3.3 数字图像收集器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计数,将解码芯片输入晶振,设定为24.576 MHz,在系统运行中,应确保与相应的频率规定相符,解码芯片频率设为13.5 MHz,文章以256灰度图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PAL机制,将图像采集信号输入进去,将其和系统运行速度需求结合在一起,完成芯片配置。在数字图像采集器中,借助解码芯片,能够向用户提供寄存器设定方式,其一为边界扫描测试,其二为12C总线控制。依据系统设计方案,借助单片机I/O接口,将其和12C总接口进行模拟,将寄存器初始化。

3.4 明确数字图像清晰度指标

数字图像清晰度指标的确定,划分相应的处理结果,先是用户的主观认定,后是清晰度的客观认定,通过有效结合主观、客观清晰度认定,获得数字图清晰度的评估指标。针对用户的主观评价,只是用户个人对数字图像清晰度的一种判断,评价结果受到用户个人的色彩喜好,依据用户主观性认定指标是不合理的。针对数字图像在机器视觉中的色彩、像素,数字图像均值具有一定衡量作用,针对数字图像处理的效果直接因素,数字图像标准差能够有效进行衡量,这也是离散程度的指标。因此,在系统设计中,应依据标准差、均值的范围,明确清晰度评估指标。

3.5 文件操作模块设计

在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中,文件操作模块属于较为基础的部分,该模块的存在主要实现打开、转换格式、修改保存等操作,如图1所示,为文件操作模块的功能结构图。使用GDI+,将图像以文件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创建Image类新对象,创建Graphics对象,用于引用绘图图画,并调用其DrawImage方法,在绘图表面,绘制图像,在设计过程中,借助图像编辑器,对图像文件进行创建、编辑,在运行过程中,使用GDI+将图像呈现出来。在文件操作模块,对于拍摄的图像,用户能够展开文件操作,借助编辑模块,在修改后保存,或者打印输出,完成数字图像的格式转换,较为常用的有JPG、GIF、WMF等。用户在具体操作中,需要先获取图像文件的路径名称,以此进行处理,当文件另存时,弹出相应的保存对话框,选择需要保存的类型、路径,将文件输入,调用相应格式,完成文件保存。对于修改后的图像文件,是在原有基础上保存的,取得文件名后,便可完成保存操作。

图1 文件操作模块的功能结构图

3.6 视图设置模块设计

视图设置可以更改系统显示方式,由于系统中栏目较多,用户需求不同,栏目的显示需求也各不相同,对于部分用户而言,一些栏目不需要显示,借助视图设置,灵活显示或者隐藏,并设置相应的查看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查看不同大小图标的显示效果。对于栏目的显示、隐藏功能,主要是借助控件的Visible实现,取其反值便可以自由切换显示与隐藏功能,从菜单中的选中、不选中,便可以完成相应的操作。视图更改是由ListView和View属性完成的,View属性允许指定ListView控件,用于显示类型,可以将View属性设为大、小图标显示。详细资料视图允许查看项,并且允许查看指定的任意子项,这也是向用户展示数据库信息的重要方式。对于ListView控件的多数属性,会对视图操作、显示方式产生影响,在View设为特定值时,影响项视图的部分属性才会有用,其他属性在全部视图中都有用。平铺视图是在左侧显示大图标,在右侧显示文本信息,从而将每个项显示出来,在默认情况下,只会将项标签对应的第一个子项显示出来,想要将其他子项显示出来,就需要在Columns集合中,添加ColumnHeader对象。在平铺视图中,想要控制平铺单元的大小,就需要设定TileSize属性,若子项文本过长,通过设定ListView显示方式,添加相应的标题,在视图更改时,变换ListView中的View属性,获得不同显示方式,避免文本换行。

3.7 图像编辑模块设计

在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中,图像编辑模块属于核心部分,完成相应的编辑操作,其中包括复制、粘贴、插入、剪切、清空等功能。图像编辑是在打开图像后,选择剪切、复制图像,在保存前,需要将图像清空,然后再进行粘贴、保存,如果需要添加文字,则需要插入文本,完成文字编辑后,在图像中任意位置插入。复制与剪切较为相似,复制是将制定区域复制过来,而剪切则是在复制操作基础上,将该区域以白色填充,完成复制、剪切操作。文本插入是在图像任意位置插入文字,可以自由设置文字的颜色、大小、字体等,便于用户添加注释。

3.8 图像处理模块设计

图像处理是进行旋转、缩放、颜色处理等操作,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效率更高,质量更高。数字图像的放大和缩小是按照一定比例,将其放大或者缩小,图像旋转是按照特定角度进行旋转,借助GDI+和Graphics类,采图像几何转换方法,完成各种角度的旋转。图像特效处理是借助一些方法,处理数字图像中的像素点,赋予其新的像素点,完成处理后,呈现清晰度更高的图像。针对图像多次缩小,再放大时出现失真现象,由于普通的图像格式是由像素点构成的,经过放大、缩小操作后,过渡像素丢失,使得图像失真,再视觉上呈现模糊感,基于机器视觉,依据清晰度指标,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放大操作中,将原始图像执行缩小操作,待缩小至一定程度时,将其和之前的图像进行对比,并借助原始图像,完成相应的缩小操作。图像失真对应用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想要解决图像失真问题,可以借助相应的工具,设置好放大倍率,调整好图像的方式,使图像放大后的边缘更加清晰。

基于机器视觉设计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了验证其实用性,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其吞吐量以及处理效率,获得相应的结论,数字图像的帧数愈多,系统的吞吐量也会随之增加,与普通系统相比,基于机器视觉的系统设计,其吞吐量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在机器视觉技术的支撑下,能够防止噪声的干扰,促进系统网络吞吐量的大幅提升。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当数字图像样本的数量增加时,处理效率也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有效确保图像的处理质量,在数字图像处理前,借助机器视觉理论,提取其像素特征,并进行清晰化处理,从而使得图像处理效率大幅提升。

现阶段,数字图像处理系统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且处理效果较差,基于此,文章以机器视觉技术作为基础,提出了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依托机器视觉技术,完成系统多个模块的设计,不断优化系统,促进图像处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从而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字图像视图图像处理 基于线性源法与图像处理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快速测量方法农业工程学报(2022年7期)2022-07-09“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学校《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年9期)2022-05-10构建《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路径的探索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年9期)2022-05-10基于图像处理与卷积神经网络的零件识别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22年1期)2022-04-15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现代兵器(2017年4期)2017-06-02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现代兵器(2017年4期)2017-06-02《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题试题与研究·中考数学(2016年4期)2017-03-28数字图像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转型研究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8期)2016-11-09Django 框架中通用类视图的用法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13期)2016-06-29一种对矢量地图的理论研究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1期)2016-03-14

推荐访问:图像处理 视觉 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