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气留滞”理论以“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法论治心力衰竭

原梦飞 沈晓旭 翁洁琼 张晶芳 姚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改变,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表现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1]。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心血管疾病最终的发展结局及最主要的死因,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10%,住院患者的病死率达到4%左右[2-3],心衰的防治已成为我国医学界亟待解决和极具挑战的课题[4]。然而,西医对于慢性心衰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仍缺乏特异的方法[5-6]。中医注重整体审查,辨证论治,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衰可稳定心衰症状,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重构,防止心功能恶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7]。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我们提出以“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之法治疗心衰,通过平衡阴阳、补养气血、协调五脏以治本,同时将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理气化痰等治法贯穿治疗始终以治标,标本同治,主次兼顾,故临床收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虚气留滞”首见于金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一·腹满》:“若腹满时减者,又为虚也,则不可下……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和之。盖虚气留滞,亦为之胀”,阐释了因虚而无力使气机通畅以致壅滞发为腹满者,不可下之。王永炎院士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进一步阐释了虚气留滞,认为其核心乃因元气亏虚,气血流失,体内气血津液等流动性物质运行失常,滞而不行,从而导致气滞、痰阻、血瘀、水停[8]。西晋王叔和《脉经》中有“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之说,并提出治疗应“固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汗出正流”。可见,心之阳气虚弱致水液停滞为心衰的主要病机,可治以通调水道、通利小便、调和阴阳。目前多数医家认为心衰乃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行无力,导致气滞血瘀水停,心脉不畅,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此外,心衰之发病,还与外感风寒湿、风湿热、疮毒之邪,以及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年老久病、禀赋不足等有关。综上,由于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病邪壅塞于心,心失所养而发为心衰,其基本病机可概括为“虚气留滞”。

1.1 “虚气”为本——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失和 西医学将心衰分为四个阶段,在前心衰及前临床心衰阶段,病人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疾病处于初期,仅以轻度气虚为主;
当出现了心衰的症状和体征,疾病进展到临床心衰阶段,气虚进一步加重,可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
疾病继续恶化,病人在休息时亦有临床症状,须长时间卧床,此时处于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出现气、血、阴、阳俱虚,久之亡阴亡阳,最终致阴阳离决。

气血阴阳的虚损不仅在心,而是以心为本,关乎五脏[9]。肺主一身之气,心主血脉,气为血之帅,肺气能够助心行血,当肺气虚损,不能生成足够的宗气贯注心脉,或肺失宣降,气机阻滞心胸,必然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导致心血痹阻;
肺主通调水道,若水道不利,水津不布,则水饮停滞,阻塞心气。肾为气之根,肾不纳气,心气亦虚;
肾主水,水火相济,若肾水不能上济心阴涵养心阳,则心火亢盛;
或肾水过寒,寒水不化,则水气上凌心肺。脾气虚弱,失其统摄血液的功能,血溢脉外,则心血不足;
脾主思,若思虑过度,影响脾胃的运化,气血生化乏源,最终心脾两虚。肝主藏血,肝血不足亦会引起心血亏损;
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气血不畅,痹阻心脉[10]。可见,心衰发病的本源是气血阴阳虚损,脏腑失和。

1.2 “留滞”为标——血瘀水停,气滞痰阻 中医学将心衰归于“水肿”“痰饮”“喘证”等范畴。心衰常见下肢水肿的表现,乃因心衰患者心输出量下降,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周围血管内的容量负荷加重,发生全身浮肿。肺淤血到一定程度,病人不能平卧,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水肿多出现在双下肢的足部、踝部等,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强弱密切相关。《金匮要略》提出“血不利则为水”,说明血瘀可致水肿。《金匮要略心典》[11]云:“曰血分者,谓虽病于水,而实出于血也”,也表明血瘀与水肿密切相关。气与血、气与水又密切相关,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则为血瘀;
气机阻滞,影响全身津液代谢,水饮内停,泛溢肌肤则见水肿。水气内停,不得输布,停聚为痰,水痰互结,又会阻碍气机的升降出入。水饮、瘀血、痰浊、气滞四者关系密切,可以出现在心衰的各阶段,与气血阴阳虚损互为因果,直接影响心衰的形成、演变与预后。

“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首见于《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此条详尽地阐释了水肿病的病因病机、治法调护与转归预后。“平治于权衡”是中医学整体观和平衡观的体现[12],即平调阴阳的偏盛偏衰,充养气血,调和五脏,使机体处于相对平衡或充盈的状态,

属治本之法;
“去宛陈莝”指去除体内淤积之陈腐物质,《黄帝内经太素·知汤药》云:“去宛陈,宛陈,恶血聚也。有恶血聚,刺去也。”明代张景岳将“莝”释为草茎、陈草,认为“去宛陈莝”乃去其水气之陈积,欲如斩草而渐除之也[12-13],临床应用中往往发散其内涵,运用发汗、利小便、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等方法将水湿、痰饮、瘀血、气滞等一切有形或无形之淤积于体内的病理物质清除,使水饮开化,气顺血行,属治标之法。标本同治,则心气自足,心血通畅,心功能渐得恢复。

2.1 “平治于权衡”以治本

2.1.1 平调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景岳全书》云:“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阴阳失调使人体阴津、阳气等各种生理性矛盾和关系遭到破坏,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阴阳辨证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心衰辨治亦如此,从阴阳入手可以提纲挈领,化繁为简[14]。心衰早期有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等心气虚表现,若迁延不愈,将损及心阴心阳。“病在心,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日中阳气足,心脏功能强盛,心阳充盛,患者整体状态好,而夜间阴气盛,心脏失去心阳温煦,则心衰加重。心为阳中之阳,当心阳虚衰,患者常见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伴有手足肢冷、面色㿠白等,治疗重在温阳益气,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大枣等温补阳气;
若寒邪深重,可酌情使用桂枝、附子等通阳回阳[15]。阴阳互根互用,阳损亦可及阴,且长期熬夜,嗜食辛辣,可致阴津暗耗,心阴受损,出现心烦失眠伴有潮热盗汗、咽干口干等症状,可选用麦冬、龟甲等养阴润燥、清心除烦。

2.1.2 补养气血——益气补血,充养心主 《景岳全书》记载:“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
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心衰乃虚实夹杂之证,以虚为本,若气血不足,不能充养心之大主,心失气血温煦濡养,可出现心慌气短、面色淡白、健忘失眠等,方选养心汤(出自《医级》卷八)加味。方中人参、黄芪、当归补养心之气血;
茯神、茯苓、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养心安神定悸;
半夏曲和胃消食,配黄芪、人参补脾和中,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川芎调肝和血,使诸药补而不滞;
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增强益气养血之功;
肉桂引火归原,引诸药直达心经。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之效。临床以养心汤为基础方加减辨治心血不足型心衰,常取得较好的疗效[16]。

2.1.3 协调五脏——五脏相守,心自安和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传其所胜。”心衰乃全身性疾病,心功能的正常有赖于肺之宣肃治节通调、脾之运化升清统摄、肝之藏血疏泄条达、肾之滋养固摄封藏。五脏发病均可导致心衰,并影响疾病的进展与预后。临床上最常见心肾同病,肾无心火则寒,心无肾水则热,心肾虚损,水火逆乱[17]。程冰洁[18]以温补肾气、肾阳为法,使肾阳充盈则心阳自生,达到“真火旺,则君火自旺”的效果,多选用附子、肉桂等回阳温阳之品。《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心肺同居胸中,同属上焦,经脉相连,阴阳相应[19]。若肺失通调,水道不畅,水津失布,水饮凌心,壅遏心阳,发为心衰[20],治疗上以宣肺平喘、补肺强心为主,临床依据不同的证型可选用补肺汤、麻杏石甘汤、平喘固本汤等加减并联合养心汤治疗。“心受气于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而为赤,濡润心脏。子不扶母,必致心病,临床上常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导致心失所养,心脾两虚,可选用经典名方归脾汤加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归脾汤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重构,防止心功能恶化[21]。“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旺则心亦旺”,肝之疏泄、藏血功能是心主血脉的重要保障,肝气不畅或肝藏血功能失司,母病及子,则心气匮乏、心血亏虚,研究表明,调节精神情志疗法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2],临床治疗心衰时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镇肝熄风汤等加减,常收良效。

2.2 “去宛陈莝”以治标

2.2.1 水饮——水消负荷轻 水饮对心衰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戴雁彦等[23]认为水饮贯穿于心衰发病的始终。心衰早期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听诊肺底可闻及少量细小水泡音,下肢或不肿或轻度水肿,称为“微饮”;
病情加重,病人端坐呼吸,咳逆倚息,咳吐泡沫痰,双肺可闻及大量水泡音,水饮泛溢肌肤,下肢明显浮肿。水饮的增多必然加重心脏负担,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控制水饮成为心衰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西医控制体液潴留使用利尿剂,是改善心衰症状的基石。利尿剂可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和室壁张力,增加心排血量,使肺水肿减轻,间接延缓心室重构,但其剂量须严格掌握。中医祛除水饮方法各异,水肿位置在上在表可发汗(药用桂枝、麻黄、生姜等),位置在下则利小便(药用茯苓、车前子等),水饮停聚于胸肺则泻肺利水(药用葶苈子、桑白皮等),阳气不足则温阳化水(药用附子、桂枝、干姜等),气血虚弱则益气活血利水(药用黄芪、人参、桃仁、红花、丹参等),阴津亏损则养阴清热利水(药用猪苓、泽泻等),饮邪壅盛停聚于里则攻逐水饮(药用甘遂、芫花、大戟)[24]。

2.2.2 瘀血——瘀化血脉畅 仲景言“血不利则为水”,“血不利”即瘀血。《医门法律》[25]一按语有云:“瘀血化水,赤缕外现,其水不去,势必不瘀之血亦尽化为水矣。”《血证论》[26]亦云:“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表明瘀血可致水肿,水肿亦可致瘀血。心衰早期病人面色晦暗、口唇青紫、心胸憋闷,舌有瘀斑、脉结代等,并存在血液流变学、血脂异常等瘀血表现,中期颈静脉充盈、肺部湿啰音、血黏度增加,后期有肺水肿、下肢水肿、肝淤血、颈静脉怒张等水瘀交阻的严重表现,可见活血化瘀大法应贯穿心衰治疗的始终。常用药有牡丹皮、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等,可配伍益母草和泽兰,前者主入血分,后者温通行滞,二者合用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利水消肿;
若瘀滞较重,普通活血化瘀药物力量不足,可选用三棱、莪术,既入血分,又入气分,二者相须为用可加强破血行气、祛瘀散结之力[27]。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多数活血化瘀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液流变性,从而增加器官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

2.2.3 痰凝气滞——痰消气顺心通澈 《景岳全书》曰:“津凝血败,皆化为痰。”水饮、瘀血停聚日久皆可化为痰湿。“肝气滞,则心气乏”,表明气滞阻碍心气的生成与运行。若邪气滞于胸中,阻碍精血津液的运化,则水湿弥散,形成心水。气滞、痰凝、血瘀、水饮互为因果,不可分割。气虚无力推动血行,郁结于肝,气机不畅,水湿内停,气滞血瘀,临床可见心悸、胸胁疼痛、脉络怒张、心情抑郁、胁腹胀痛、爪甲青紫、咯痰、大便溏、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滑弱等表现。心衰病程长,迁延不愈,病人多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消极情绪,肝气郁结于胸,会进一步加重心衰[28]。因此通过调理气机的运行,促使体内宗气、元气、营卫之气等相互调和,最终可使心脏气血协调。临证多选用川芎、薤白等调理气机,川芎为“血中气药”,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薤白通阳散结,对于心脉闭阻、胸痹心痛者效果尤佳;
若气滞较重,可选用青皮、枳实、三棱、莪术破气消积化滞。《丹溪心法》中云:“大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易生而多。”痰湿重者不宜过多用通利之品,宜从根本出发,实脾土,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促中焦运化,补脾胃之气,通上下气机,理气化痰,清则自安。

“虚气”是因,“留滞”是果,同时“虚气”与“留滞”又互为因果。气血阴阳与五脏紧密相关,气滞、血瘀、水饮、痰浊等病理产物临床上亦难分难解。不同阶段的心衰“本虚”与“标实”的表现及轻重有所不同,治疗上应当有所区分。“平治于权衡”从内虚出发,“去宛陈莝”从病理产物论治,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临床上心衰的病程较长,病机复杂,需要医者综合审查,仔细辨证,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动态观念权衡各种致病因素的盛衰缓急,抓住主要病机,兼顾次要病症,平衡全局,于遣方施药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平治气滞心衰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是未来防治重点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年4期)2022-11-25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承德医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5-23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4期)2022-05-13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4期)2022-05-13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诊断分析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7期)2022-04-22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27期)2021-05-13从滞论治慢传输型便秘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10期)2014-12-01

推荐访问:心力衰竭 权衡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