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供大家参考。

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事迹材料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篇一

___省___市___镇___村,16年前,村民们守着山清水秀的家园,却不知如何脱贫致富;16年后,村里户户建新房,村民们捧着“致富果”、办起农家乐。

10多年来,退役军人、___边检总站___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___瞄准___镇优势,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今年89岁的___村村民冯毓芳,老伴脑瘫卧床多年,去年去世。那些年,他要一个人照顾老伴、养育3个孩子;后来,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他还是与患病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冯毓芳家生活的全部指望就是山上600多棵桃树,可他这种情况,哪有精力侍弄这些?

10年前,___走访看到冯毓芳颤巍巍地给桃树剪枝,天很冷却只穿了件单衣。___拿过剪刀要帮忙,冯大爷一个劲拒绝。为了让老人心安,___说:“大爷,您就当教我一门手艺吧。”

就这样,___帮老人修剪了满山坡的桃树。那年收成特别好,收成最少的树也结了100多斤果子。

“早些年,有些村民因为桃子收获周期长、投入精力大而想改种板栗、人参等。特别是有一年春季,因气候原因桃树大面积死亡,更是愁坏了不少人。”为了保住桃树,___跑到县农业局,请来果树专家,爬山坡、钻桃园查看受灾情况,同时协调地方政府下拨专项资金,为果农购置农药、肥料和种植器具。

“是___的坚持,才保住了这些果树。”___村党支部书记冉庆臣说,拦住村民砍伐桃树后,___又向他提出成立桃农合作社的想法。___先后走访了1000余户桃农,最终在___镇政府、___村委会的帮助下,正式成立艳红桃合作社。接着,___又有了新盘算:___村在江边,有发展旅游业的地理优势,老百姓把自家院墙打开,就能开办农家乐。

“最初我对开农家乐比较抗拒,拆掉好好的院墙,多少有点心疼。”经营者程淑华没想到,第一年就赚了1万多元。2015年国庆假期后,程淑华借了9万元盖新房,接待更多游客,转年不仅还清了借款,还结余3万多元。就这样,经过几年发展,___村的农家乐从最初的13家增加到200多家。一到旅游旺季,农家院内外彩旗招展、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只有了解具体情况,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干。”___说。

大江口边境派出所辖区长、山路多,各村住户如繁星一般点缀在山间沟壑里,可谓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为了掌握辖区情况,___徒步走遍156平方公里的每户人家。

“最开始经常迷路,于是走一家我就在图上画一家。哪家有孤寡老人残疾人、哪家是贫困户,我都特别标注。”___镇___村是___的主要辖区,也是他去得最多的地方。他手绘了28张辖区图,一张张小图汇聚成一张大图,如今每年还在补充完善。

“村民常开玩笑,说我有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总是随叫随到。”快速的反应,缘于___对___村的熟悉。

辖区的路,___走了一遍又一遍,可回家的路,他却走得很少。___家在___市区,回家要1小时10分钟车程,按规定,他每两周可以回家休息两天。可家人总是见不到他的身影。

“孩子3岁那年,我回家时,他见到我就往妈妈怀里钻。”回忆起这些情景,___心里很不是滋味。妻子姜黎娜说:“没啥抱怨的,决定嫁给他那天,我就准备好了。”

有家人的支持,___工作更起劲。全国优秀人民警察、___省人民满意警察、___省优秀青年民警……一张张奖状贴在___家墙上。

在___眼中,自己做的事情很小,群众却总把他的好放得很大。“我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___说。

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篇二

一朝入伍,军魂入骨,一声“到”,一生到。无论是身着戎装保家卫国,还是脱下军装,退役军人在各条战线上都书写着精彩篇章,在国家需要的紧急时刻,他们都冲锋在前,用行动践行着“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铮铮誓言。

李树荣,“全区最美退役军人”、托县人大代表,从退役到现在,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默默无闻、自力更生,在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和财富的同时,积极主动投入到家乡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中,成就了一位人大代表爱家爱国为民的情怀。

一、主动奋战疫情一线,捐款助力疫情防控战

在新冠疫情突发的情况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树荣积极响应中央、自治区、呼市和我县人大常委会号召,奋力践行“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退役军人誓言,主动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加入到双河镇云中小区临时党支部,多方筹措各类防疫物资,按时对小区进出口进行环境消杀、人员摸排。“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自疫情发生后,李树荣以党支部党员身份捐款500元后,又将自己的2万元积蓄无偿捐赠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支援武汉,助力疫情防控战。

2022年2月,因呼市地区疫情严峻,李树荣又一次主动请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检测点执勤队伍,克服严寒气候等困难条件,主动配合社区人员进行盘查登记、宣讲防疫知识、统计人员数据等,为小区住户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疫情防线。同时,他还自筹资金3万元给县里50多个检测点购买了25吨精煤,为防控人员解决了取暖问题。

二、始终坚持扶危济困,彰显人大代表社会担当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做下去的”。李树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9年8月的一天,李树荣偶然得知燕山营村有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因父亲早年得脑瘤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一人一边务农一边照顾病人,无力供孩子念大学的情况后,马上筹集一万元直奔孩子家,把学费交到愁肠百结的母子手里,并留下联系方式,让孩子有困难随时给他打电话,千万别放弃学业。托县郝家窑村的退役军人王天明,母亲体弱多病,常年药不离身,王天明妻子身体也不太好,家里全靠王天明一人务农,日子常常过得捉襟见肘,李树荣退役后,时常伸出援助之手,帮王天明渡过难关。2020年,李树荣还组织三名战友给托克托县第六小学捐赠体操运动服120套......一直以来,李树荣尽自己所能主动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不论是看到街上募捐的、听说战友孩子病了的、亲戚朋友有难的、慕名而来的等等,他从来都不皱一下眉头,三千、五千,一万、两万,尽所能去帮助他们,始终彰显了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

三、勇于担当贡献人大智慧,率先垂范践行文明行为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生活因文明而美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

今年以来,正值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李树荣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始终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职能优势,围绕创建文明城市重点任务和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积极参与创城活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自创城工作以来,李树荣主动深入创城工作一线,积极参与各类创城活动,走进社区、贴近群众,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在走访群众中,李树荣了解到托县双河镇退役军人宋永明房屋破损严重,与县人大代表李永军经过商量,一拍即合,自掏腰包,共同为其维修房屋。同时,他还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积极营造全社会广泛支持、各方面主动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

一直以来,他一路艰苦创业,热心公益事业,从1998年抗洪抢险,到2008年汶川地震,再到2020年新冠疫情,每一次国家和同胞有难,李树荣总会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名退伍军人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不断开拓奋斗的精神,闪耀着他“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光芒,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作用,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篇三

“当了兵的人,就能做到不一样。”这是全国“四好”商会小池镇商会会长张学文对会员张亚锋的评价。

带着究竟哪里“不一样”的疑问,在张会长的陪同下,笔者专程采访了张亚锋。

1990年4月出生的张亚锋,中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小池镇中垏社区人。2006年10月应征入伍,2011年12月退役。现在他是“小池创艺广告经营部”的小老板。

从与张亚锋的长谈中,笔者找到了张会长评语的真正答案。

放弃安逸稳定的工作,毅然回乡,只为撑起变故的小家

2006年深秋时节,带着父亲“当兵,就要当一名好兵”的嘱托,走出校园不久的张亚锋,入伍进入了重庆市公安局消防总队大渡口支队,成为一名消防兵。服役期间,张亚锋牢记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扬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天性,期间参过加各级别警卫护卫任务,竭尽全力完成了每一次任务,个人荣获优秀士兵、抢险先锋等荣誉,并加入了党组织。由于军事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超强,2011年12月退役后被招入重庆市警卫护卫特勤支队,从事安保工作。

安保工作虽然要参与处理各类突发事故,有一定的风险,但收入稳定,还是让人羡慕的职业。更让人羡慕的是张亚锋的家庭。父亲张玉亭在部队服役14年,复员回到地方后安排在政府部门工作;母亲张姣梅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大小也是一个“官”。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7月一场灾难突如其来,打破了张家平静而幸福的生活。父亲张玉亭不幸从高空中坠落,后脑着地。经医院全力抢救,尽管保住了性命,但却成了植物人。这变故如同晴天霹雳,给母亲以沉重打击。得知母亲整天以泪洗面,坚毅的张亚锋既心疼父亲遭受的无比痛苦,又为家庭的未来担忧。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办理了辞职手续,连夜赶回家乡。在ICU监护室看到一直给他坚强、刚毅、自律的父亲,现在已是面目全非,他深深感悟到生命之坚强和生命之脆弱,只在眨眼转换中,瞬间变故,使昔日高大、伟岸的父亲不见了,这着实让人难以接受。入伍临行前父亲的话在亚锋的脑中不断回响;“当兵,就要当一名好兵”,这是父亲对他的嘱咐。为了让父亲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张亚锋和母亲不惜一切代价,将父亲从九江171医院转到武汉做二次开颅手术。父亲住院期间,张亚锋与母亲一道每天五点起床,为父亲洗漱擦身、吸痰、换尿布、抠大便、翻身、拍背,细心伺候。亲友们看到这些,心疼地为这位高大的男子汉叹息,而张亚锋总是苦笑着回答:“这是做儿子的责任”。

2014年年底,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院方劝其回家疗养。入夜,寒风凛凛。张亚锋在父亲病床边沉思:我是你的儿子,我走过和您相同的路,热血青春洒军营,我又没走过您走过的路,默默无言,勤奋持家。出院的那一天,张亚锋记忆犹新。他提着住院期间的生活用具,心中无比喜悦,阳光当头照,竟然眼前昏暗站不住脚。看着回家的路,生活还得继续,生活还在那里。

涉足陌生领域,自主创业,只为实现父亲的夙愿

张亚锋与母亲张姣梅悉心照料父亲,从不向政府提任何额外要求的事迹被广泛传颂,2018年他们的家庭荣获黄冈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奖,母亲张姣梅评为“黄梅楷模”。原任黄梅县委书记、现任黄冈市副市长马艳舟同志曾两次上门看望其父张玉亭同志,得知张亚锋的事迹,鼓励他要保持军人本色,艰苦创业,勇于拼搏,为社会和家乡多作贡献。

聆听马书记的教诲,想起父亲“长大后开个店”的嘱咐,2015年,张亚锋在尽职尽责做孝子照顾父亲的同时,工余时间兼做广告业务,一来重拾在部队从事文字、宣传的爱好,二来广告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利润比较可观。“我要将父亲的夙愿,变为现实。”张亚锋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后,涉足陌生的广告行业,创办了“小池镇创艺广告经营部”。

“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张亚锋回想起从小学到中学,优越的家庭环境,开明的父母双亲;从2006年10月参军服役到2014年7月辞职回家,路走得一直比较顺。现在父亲不能为他指点迷津了,他还要为父亲实现开店的夙愿。

创业就是命令,开弓没有回头箭。他租门面、买电脑、招人才。虚心请教,“学”字当先。电脑不懂可以学,平面设计不懂可以学,广告牌制作不会可以学,电焊氩弧焊不会可以学,不会就请教、揣摩、看资料,对照样品加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努力与钻研,终于掌握了广告业务的一些知识,对设计排版与制作也有所了解。虽然掌握了一些技术,具备接单能力,但自家店前仍是门可罗雀,业务来源寥寥无几。看到这种情况,张亚锋如坐针毡,他想起军训时,教导员的严厉训诫,军歌《咱当兵的人》又在耳边响起。“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他要用新时代军人的担当来实现人生理想。他走出店门,带上名片,到附近社区上门联系业务,热忱为他们做一些服务性工作,并且承诺,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如将业务交给我,我将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满意后再付款。

在每一笔业务中,无论量大量小,张亚锋都把真诚与质量放在第一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因此,张亚锋的创艺广告部以价廉物美感动了每一位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几年下来,业绩不断增长,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当地服务行业的排头兵。

记得有一次,省政府一位领导要来小池镇考察指导妙乐农禅小镇建设项目,为了更好的展现该项目的总体情况,需要搭建一处户外大型立式广告牌,相关部门将这个业务交给了创艺广告经营部,要求3天时间完成。面对时间紧、要求高、困难多的情况,按照常规制作流程,在保障质量,确保安全等情况下最少需10天左右。张亚锋与团队连夜设计方案,实行倒班作业连轴转,室内户外不歇息,尽管高温酷暑,时间紧迫,张亚锋同队友们一起焊接、组装、预埋、凝固、拼装成型,全程参加。由于大家精诚团结,合理布局,在规定的工期内,一块高15米、面积150多平米的立式广告牌稳定、平整、美观地矗立在指定地点。事后从电视新闻中看到省领导视察的画面,张亚锋突然有了一种久违的成就感,于是他下定决心,热爱这个行业里的一切。同时,将用真诚和服务与质量不断地持续发展下去。

参与志愿公益,奉献青春,只为军人家风的承诺

创业有点起色后,张亚锋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退役军人,自己有了妻儿,更应该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非凡的业绩,让家人生活得更幸福。

这种力量源于家风。母亲张姣梅勤勉工作,赢得领导和村民的信任,尽管接近花甲之年,仍然在社区留任;父亲在亲人们长期细心照料下,病情也出现奇迹般好转,现在不仅可以稳稳地坐轮椅,还可以自已用左手挑饭吃,还能用“嗯”、“啊”等单音节与人会话,这使张亚锋内心产生了无穷的力量。

2017年上半年,小池滨江新区举办首届运动会,主会场湖北理工学院滨江学院内热闹非凡,张亚锋因业务关系整天在会场内忙碌。在他看来,最为亮丽的是小池商会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中有男有女,年龄有大有小,做事干脆利落,交流真知灼见,让人佩服。“我要加入商会,也要成为志愿者。”他知道,商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政府、商人、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经济的得力助手。尽管还只是个小商人,但要有远大理想,加入商会后就可以向更优秀的商人学习,让自己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此次运动会结束后,张亚锋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商会。从那以后,张亚锋积极参与商会组织的各类活动,虚心向其他会员学习。他加入商会后,体会最深的是“做人要有良心,要知道反哺社会,不能光想着自己,光想着从社会获取财富,更要奉献给社会,你做了,社会不会忘记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积德行善固然可嘉,但一个人、一个家族的能力毕竟有限,商会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带动会员企业在抗洪救灾、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光彩事业等方面出资出力,奉献爱心,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开始,小池商会就向全镇发出倡议,号召会员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参加疫情防控。张亚锋快速反应,加入捐款捐物行列。仅2月3日一天就捐赠N95口罩500个,方便面180箱,价值18000元。当得知九江一桥每天都有进出的防疫救援物资要运送,张亚锋主动献出自己家的一台货车,固定负责给政府运输物资,风雨无阻地每天往返在九江大桥上。

2021年7月,小池进入汛期,张亚锋作为商会抢险突击队的队员之一,连续8天9次参加抢洪抢险,其抢险突击队的突出事迹在“黄冈党旗红”和“黄梅先锋”等官方网络媒体上公开报道,受到镇防指领导的充分肯定。更难能可贵的是,张亚锋还以创艺广告部的名义向抗洪一线的干部群众捐赠价值达万余元的物资。

几年来,张亚锋还先后参加为贫困学生捐款、义务献血、精准扶贫、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尽职尽责,起到了楷模作用。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在部队,张亚锋是优秀士兵,脱下军装后是有担当的创业者,既充分发扬了军人勇于挑战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又抱有积极投身回报社会的赤子情怀,将新时代退役军人奉献青春的精神风藐,展现得淋漓尽致。

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篇四

热血筑军魂 金融显担当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脱下军装,永远老兵”,这是农行北京朝阳路北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贾会亭最常说起的两句话。

1971年11月出生的他,于1990年3月入伍,1992年6月入党,先后历任武警某总队基层单位主官、旅级和军级机关的干部。

在2015年1月,他迎来了人生又一个精彩转变,从武警某总队后勤部转业至农行北京朝阳支行,先后担任了朝阳支行机构部客户经理、营业室副主任、南湖中园和朝阳路北支行行长等职务。

事不避难

军旅生涯25载,他满怀着对部队的留恋与不舍,投入到农行崭新的工作中。

刚入行时,他对“头寸”“保函”“并表”等专业术语一头雾水,但军人气节激励他迎难而上。

他努力学习农行的企业文化和业务知识技能,通过跟同事学、向领导学、在培训中学、从书本上学,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汲取金融知识。通过两年时间,他考取了多项金融、管理资格证书。

投入工作后,他从“机构联结银行”开始进行开拓突破,发挥“扑下身子”的精神,在机构客户服务工作中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快速实现了从一名退伍军人到银行职员的转变。

百炼成钢

贾会亭从2018年4月开始担任所在单位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带领基层党支部,寻求网点服务的突破和发展。

南湖中园支行地处老旧小区,周边对公客户资源匮乏,他带领团队以“能吃苦、能忍耐、能战斗”的顽强作风,积极深入部队、部委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外拓服务,每月拜访客户20余次,网点服务质量屡受好评。

朝阳路北支行服务机构类客户较多,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点经营发展遇到瓶颈,他带领党支部提出了“让作风硬起来、让腰杆子挺起来”的奋斗目标,成立了服务、人文、安保等六个柔性团队,发挥党员“一帮一、一对红”的作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体制,他还坚持疫情防控和经营转型两手抓,共筑防疫力量与社区守望相助。

朝阳路北支行被评为先进单位,荣获农总行“2022年春天行动对公业务卓越网点”称号;他所在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获得分行级先进个人称号,实现了从一名银行职员到管理者的转变。

接下来的农行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但贾会亭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与勇气,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热情与希望。他愿秉持金融初心、践行责任担当、贡献“军魂”人生,同农行一道,向着构建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目标勇毅前行。

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篇五

26年前,我投身火热军营,应征入伍。2017年,我脱下戎装,转业到地方工作。2018年12月,我被分配至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全市退役军人系统新闻宣传工作。

时间一晃四年有余,虽然脱下军装,但军魂犹在。每当看到部队官兵由衷地感到亲切,更十分乐意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服务。对我来说,成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一员,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漳州是革命老区,__事件多、红色资源多,同时也是兵员大市、退役军人大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红色革命经历中蕴含着红色精神富矿。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宣传好退役军人事迹,传播出更多好声音、好故事,带动更多的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地方建设。

平日里,我常常向战友、同事了解现役、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或见义勇为故事。不少老兵也通过发送邮件、网上留言等方式提供退役军人事迹线索。文字材料工作繁琐,因此上班做业务、下班写新闻,成了我平时生活的真实写照。我被战友、同事们调侃为“编外记者”。每天下班后仍坐在电脑前,整理各地上报的退役军人事迹材料,以便及时了解情况,核实信息,赶在第一时间推出他们的故事。

近年来,在我和同事的努力下,退役军人事迹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20名现役军人、退役军人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先后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央视军事等媒体广泛报道。不仅如此,我们还积极宣传烈士、烈属、军属等事迹,运用“互联网+”烈士寻亲机制成功为190位烈士找寻到亲属。

随着一篇篇稿件的推出,军人的风采和力量被越来越多群众所感知。尊崇英烈、尊重退役军人的氛围也愈加浓厚,而我也从中不断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

推荐访问:先进事迹 退役 军人 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 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 退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素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