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护模式对CT,定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探讨

高明清 曾现伟 张国庆 付婕婷

(1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潍坊 261031;
2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 100176;
3 潍坊市高新区人民医院 山东潍坊 261205)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病死率较高,临床诊治涉及多个学科,处理较为棘手。既往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清除血肿,减少肿块效应,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减轻血肿导致后续神经毒性及免疫炎性反应,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恢复快、脑功能损伤轻等特点,成为有希望的治疗策略[1-3]。医养护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医护患为团队,围绕病患,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社会环境,个体化整体化规范化诊疗,适应医疗发展需要。本研究分析医养护模式对CT 定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探讨医养护模式在临床诊治病患中的价值。

1.1 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20 年12 月我院住院经CT 定位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HICH 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 例。

对照组男性64 例,女性9 例;
年龄38 岁~82岁,平均(63.54±10.32)岁;
出血量20 毫升~65 毫升,平均(48.67±10.37)毫升;
脑出血(9.13±0.87)小时,高血压(12.62±3.95)年;
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2例,丘脑19 例,脑叶15 例,小脑7 例。

观察组男性61 例,女性12 例;
年龄40 岁~81岁,平均(61.46±11.74)岁;
出血量22 毫升~67 毫升,平均(47.34±11.56)毫升;
脑出血(9.34±0.83)小时,高血压(11.74±4.13)年;
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4例,丘脑18 例,脑叶13 例,小脑8 例。

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者[4];
经颅脑CT检查证实者;
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史者;
出血病因明确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者;
CT 定位下行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者。

排除标准:脑干出血者;
合并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者;
严重精神、认知障碍病变者;
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1)对照组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反馈医师遵医嘱处理。

(2)观察组医养护结合模式。术前、术中、术后分期护理,观察病情,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瞳孔、意识变化及头痛、恶心呕吐、二便状况、疗效等,头位及体位护理,分急性期、稳定期,防止褥疮、误吸、再出血、肺炎等;
口腔护理、颅脑引流管、胃管、导尿管,尤其引流管护理;
及时心理干预早期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异常,医护工作人员进行疾病健康教育,从疾病特点、手术方式进行全面疏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诊治依从性;
医护根据病情判断,制定个体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分时段、分周期,从语言、肢体功能开始,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摆体位、放姿势,由被动到主动;
饮食日常生活干预,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基础疾病予以指导;
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及随访制度,建立联络群及疾病档案卡,密切医护患亲关系,互相协作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性评价:NIHSS 评分评估意识、水平凝视、面部瘫痪、言语、肢体肌力等神经缺损功能改善状况,评分90%~46%~18%分别为治愈、有效、无效;
(2)Barthel 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进食、洗澡、穿衣、如厕等[5,6];
(3)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量表,总分100 分;
(4)脑出血量评估选取颅脑CT 中出血面积最大层面的最大长径和最大横径相乘,然后乘出血的层面数,再乘扫描间距,最后除以2;
(5)焦虑、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
(6)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下肢静脉血栓、褥疮、再出血、感染、消化道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2.1 两组医护养模式干预后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显示有效69 例,总有效率(93.15%),对照组显示有效60 例,总有效率(82.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有效率的比较

2.2 两组NIHSS 评分、BI 评分与血肿吸收状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 评分、血肿量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Barthel 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升高,观察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 评分、BI 评分与血肿吸收状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焦虑状况、抑郁状况、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满意度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焦虑状况、抑郁状况、满意度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有4 例,总发生率(5.48%)。对照组并发症13 例,总发生率(17.8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比较

医养护模式兼顾临床规范、护理径路、心理干预、医护质量控制、循证医学、社会方式等层面,完善协同医护患作用机制,突显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 的规范化、标准化特点,提高医护诊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能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改善生活质量[7]。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干预后4 周观察组NIHSS 评分、血肿量、SAS与SDA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Barthel 指数、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医养护模式在CT 定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 中应用可显著促进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快,明显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加诊治依从性,临床并发症少,增加回归社会能力。也说明了,充分发挥医护养的医疗模式,利用临床医疗、护理路径,结合患者个体化病情,主管医师、责任护师、营养护师联合查房,多学科联合协作在CT 定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 中的效果显著[8]。

总之,在CT 定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 患者应用医养护模式,能显著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获得较好效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医护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年2期)2022-08-31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4期)2022-05-23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医学前沿(2021年3期)2021-09-10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金卡生活(2021年7期)2021-07-07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4期)2020-11-16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草原歌声(2020年1期)2020-07-25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学习与科普(2019年4期)2019-09-10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年10期)2016-06-01

推荐访问:血肿 脑出血 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