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在华侨华人研究中的实践*——以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为例

陈鸿超,杨祥银

(1.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2.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美国现代口述史潮流的影响,口述史开始在英国兴起与发展。与早期美国口述史主要面向社会精英阶层不同,英国口述史致力于展现“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更注重发掘工人、妇女、少数族裔等边缘群体的历史。[1]与英国口述史兴起同一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移民涌入英国,英国从传统的移民输出国转变为移民输入国,从而使英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2]自然,英国外来移民历史也自此成为英国口述史采集与研究的重要对象,并出现了大量有关移民历史的口述史作品。

在英国所有移民中,中国移民占据着重要份量。中国移民英国至少有150年的历史,英国更是欧洲第一个建立唐人街的国家。1800—1945年,约有2万中国人移居英国。[3]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英国华侨华人数量不断增长,[4]截止到2019年,英国华侨华人人数超过70万,成为英国社会第三大少数族裔。[5]加之中国在世界影响力日益扩大,在英华侨华人受到英国各界的重点关注,华人移民历史更是成为英国移民口述史的研究热点。随着近些年口述史逐渐成为显学,国内华侨华人口述史的研究和论著不断涌现,但鲜见以移民目的国为视角的研究。本文即以英国为例试作论述,以期展现口述史在西方华侨华人研究中的实践。

纵观现代口述史学发展脉络,移民一直是口述史实践与研究的焦点。这不仅是因为伴随着二战后的新移民潮,移民本身受到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广泛关注,更在于越来越多学者在之后的口述史实践中发现,口述史方法给移民研究带来了全新范式。与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从外部记录下来的方式不同,口述史可以使我们从内部了解移民群体的历史。[6]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当代西方口述史学开始出现所谓的理论转向,包括“记忆转向”“叙事转向”“关系转向”“女性主义转向”“情感转向”与“空间转向”等,[7]也深刻影响了移民口述史的研究与实践,使口述史在解释移民的记忆形成、话语表达、身份认同、迁徙空间等方面具备独特价值。

众所周知,华侨华人在国际移民群体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西方移民研究中,不乏以华侨华人为对象的口述史实践。比如,在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地美国,于华人研究领域有开拓之功的美国华人学者谭碧芳(Judy Yung)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麦礼谦(Him Mark Lai)和吉尼林(Genny Lim)合作,采访了39位曾在天使岛遭受囚禁的中国移民,记录下他们心酸的回忆,并最终出版了在华人研究领域影响巨大的《埃仑诗集》(Island: 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此后,谭碧芳将学术目光聚焦于华人女性群体,通过口述史采访陆续出版了《图说美国华人妇女史》(Chinese Women in America: A Pictorial History)、《解放缠足:旧金山华人妇女社会史》(Unbound Feet: A Social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in San Francisco)、《解放声音:旧金山华人妇女历史记实》(Unbound Voices: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in San Francisco)等一系列口述史书籍,引起了美国口述史学界对中国移民口述史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更推动了美国华侨华人口述史作品的大量问世。

同样,在国内,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口述史在理论与实践上开始与国际接轨,口述史出版物总体上呈递增趋势,据统计,1980—2017年,口述史的出版物约为2300种。[8]其中也包括诸多华侨华人口述史作品,如,2004—2012年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主持的“归侨口述历史”项目对全国11个省400多位归侨进行了采访并出版成果11册。又如,20世纪60年代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研究人员曾对归国的1000余位东南亚华侨进行口述采访,采集资料500余份,近5000页600多万字。近年来,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对这些口述资料进行重新整理与编辑,于2018年正式出版《东南亚华侨口述历史丛编》共8册。这些书中访谈资料涉及教育、经济、政治、民族主义、女性主义等众多层面,揭示了许多以往学界从未关注到的内容和议题。

总之,21世纪以来,随着华侨华人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华侨华人研究在国内外愈加受到重视,使华侨华人口述史实践呈现出一片繁盛之势。而在各国华侨华人口述史研究实践中,英国的个案是非常值得分析与称道的。这不仅是因为英国口述史学界深受“自下而上”历史观的影响,善于深入挖掘中国移民中的底层群体,产生了诸多优秀作品,也在于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秉持着鲜明的公共开放的特征,形成了社会广泛互动与参与的良好氛围,这是当下华侨华人口述史实践尤其需要借鉴与学习的。

英国口述史兴起初期就已关注到美国口述史学界对中国移民群体的研究。[9]但英国本土学者真正将中国移民作为研究对象要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和二战后英国制定的移民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移民浪潮密不可分。尽管在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英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移民平等地位,华侨华人地位也得到一定改善,[10]但有色族裔移民仍然在就业、居住、教育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对待。[11]尤其是华侨华人受到长期黑化与歧视。[12]

与此同时,受到二战后新社会运动与新社会史潮流的影响,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口述史学界将口述史实践与研究深入到不同的社会边缘群体,其中就包括移民群体。在不少口述史学家看来,“(口述史)对于少数族裔的历史书写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少数族裔没有能力或缺乏机会以书面形式记录他们的历史”。[13]所以,当时不少英国口述史家就在这样的学术思潮与社会发展浪潮的共同推动下,期望通过口述史,更立体客观地展现英国华侨华人的多维面向。

(一)伦敦华人社区口述史

在西方传统移民研究中,移民社区在移民种族认同与同化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14]这也直接影响了早期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的实践与创作,使之对传统中国移民社区尤为关注。比如伦敦东区莱姆豪斯(Limehouse)在19世纪已是伦敦最重要的中国移民聚居区。在英国报纸与小说笔下,这里充斥着性和暴力,以及随处可见的鸦片馆。于是,“鸦片”成为英国社会贴在华人社区的恶意标签。但随着中国移民口述史的展开,“鸦片”则成为英国人客观了解早期华人社区生活的重要线索。早在20世纪70年代,伦敦大学精神病学研究所成瘾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弗吉尼亚·贝里奇(Virginia Berridge)就采访了20世纪20年代的毒品管制人员,记录了20世纪早期莱姆豪斯华人社区居民吸食鸦片的资料,用以撰写英国毒品使用史。[15]然而,与以往仅依靠官方资料的毒品史研究不同,贝里奇的研究显然受到新社会史的影响,他强调说:“需要在一个更广泛的框架内设定药物在社会中的使用,该框架考虑到其他异常领域和社会政策形成的发展。最近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都强调,自下而上的发展观往往与自上而下的看法大相径庭。”[16]贝里奇在这些口述资料的支持下,认为“吸食鸦片的中国人并不邪恶,大多只是普通劳动人民”,以往因华人吸食鸦片而将他们与邪恶划上等号是不正确的,由此,他认为,正是种族敌意造成了鸦片使用在官方和专业层面上的情感“偏离”。[17]

“莱姆豪斯”“鸦片”“移民”,这些关键词既涉及社会的边缘群体,也囊括了底层社区,非常符合英国当时的研究旨趣。20世纪80年代以后,更有不少英国学者以鸦片贸易和社区生活为切入点考察莱姆豪斯华人社区的历史变迁。其中,不少受访者是与中国移民有密切接触、具有独特经历的英国人,使得口述内容更易于被英国主流社会理解与接收。像《唐人街安妮——1920—1935年东区的鸦片贸易:一个女鸦片贩子的故事》这样具有丰富故事情节的口述史作品甚至还荣获了1985年伦敦周末电视“1914—1939年现代伦敦的建立”口述史公开赛冠军。[18]它讲述了一位嫁给中国移民的英国女性赖安妮(Annie Lai)的所见所闻与亲身经历,她于1921年16岁来到莱姆豪斯,一方面在莱姆豪斯从事肮脏的鸦片和卖淫交易,有着不光彩的职业;
另一方面则是为生计奔波,时常受到当地人歧视和警察欺压,有着令人同情的人生。安妮的叙述代表了一个英国女人的独特视角,尽管她与一个中国鸦片贩子的婚姻是唐人街丑闻的一部分,[19]但这部作品同时也反映了华人社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比如,无论是安妮还是她丈夫都不是英国人想象中的流氓形象,她丈夫虽然是鸦片贩子中的高层,但并非无恶不作,而更像典型的中国家庭男子。同时,这些口述内容也揭露了不少中国移民所受到的非公正待遇。比如随着1919年种族骚乱①1919年种族骚乱发生在利物浦、加的夫和索尔福德等英国海港地区,主要针对黑人、阿拉伯人与中国人等少数族裔群体。详情可参阅Jacqueline Jenkinson,“The 1919 Race Riots in Britain: A Survey”,in Rainer Lotz and Ian Pegg,eds.,Under the Imperial Carpet: Essays in Black History 1780-1950,Crawley: Rabbit Press,1986,pp.182-207; 以及https://www.blackpast.org/global-african-history/events-global-african-history/britain-s-1919-raceriots/,2021年7月28日访问。以及英国社会对“黄祸”的恐惧,英国执法部门对中国移民的压迫变本加厉。

尽管安妮的故事可能不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莱姆豪斯华人社区最典型的生活,但处于边缘社区与社会最底层的个体陈述,无疑具有鲜明的特点与突出的感染力。作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伦敦东区中国移民研究的缩影,口述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国主流社会过去对华人社区的主观偏见,推动了英国伦敦华人社区研究迈向更为理性、客观与深入的新阶段。[20]

(二)利物浦华人社区口述史

除伦敦之外,利物浦也是英国华侨华人的聚居地。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中国水手在利物浦登岸之后定居,而这里也拥有欧洲最古老的唐人街。与早期伦敦华人面临的困境一样,利物浦华人也长期受到种族歧视。1907年,利物浦市议会对利物浦的中国移民进行了调查,发布了带有一定偏见的《委员会对中国人在利物浦定居点的调查报告》,内容大都关乎吸食鸦片、酗酒滋事、违法犯罪等负面记录,而对当时英国人对中国移民的歧视与排斥则避而不谈。[21]但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华人在利物浦大都安分守己、吃苦耐劳,并未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22]甚至大量中国移民深受当地妇女,尤其是当时也居于弱势地位的爱尔兰女子的喜爱,因而普遍存在中国移民男子与当地白人女子通婚的情况。[23]而他们的后代,其中就有不少参与了早期利物浦华人口述史项目,如1989年出版的《利物浦华人:利物浦华人社区的历史》就是典型代表,[24]它以口述史为基础,穿插大量家庭照片,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早期利物浦华人社区的历史。尽管这本书并不属于严格的研究论著,但却成为此后英国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参考与引用来源。[25]它以生动新颖的方式唤起了英国人对华人移民历史及家庭生活的关注,这远胜于单纯数据与结论的罗列。由于作者出身原因,该书尤其关注跨国婚姻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状况,从中也让英国社会了解到白人妻子如何融入身处西方社会的中国家庭当中。比如,尽管华人社区很少与英国主流社会进行广泛接触,[26]但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群体中,存在着广泛亲密的关系纽带,而白人妻子很快能够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融入到紧密的家庭结构中。[27]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书不仅记录过去的美好记忆,还详细描述了跨国家庭受到的歧视与不平等待遇。如,同样的工作,中国男人的薪酬不到白人的四分之一。与中国男人结婚的白人妇女也同样遭受利物浦社会公开的种族歧视,就业十分困难。而且,这种种族歧视还延伸到孩子身上,当地的百货公司宁愿考虑不称职的白人,也不愿录用这些混血后代。显然,这一强烈的反差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同情与共鸣。由此可见,早期不少华侨华人口述史作品通过展现社区内部的美好景象与外部中国移民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真实情况,以期改变英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与歧视。

可以说,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实践的兴起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与现实需要,正如莫纳什大学历史教授阿利斯泰尔·汤姆森(Alistair Thomson)论及移民口述史时所言:“族群内部的变化以及与主流文化有争议的关系往往是记录和传播移民起源和迁移故事的动机。”[28]早期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作品尽管为数不多,但是大都借亲历者的讲述,对英国华人社区给予客观公正的描述与评价,这使之成为深入了解英国华人社区形成与内部真实状况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极大地改变了过去英国社会对华人的盲目歧视与偏见。

大约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少数族裔口述史开始受到英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29]英国各地区纷纷建立了移民历史资料库,其中也包括大量中国移民资料库。这使得有关项目与作品层出不穷,由此打开了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实践的新局面。

(一)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积极推动

英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英图书馆具有英国最丰富的口述史资料库,其中就包含大量中国移民的口述资料。如访谈节目《英国华人》是2007年英国BBC电台四台“文化智慧”(Culture Wise)栏目制作的一个系列访谈集,内容主要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来英华人的生活。[30]此外,一些华人聚集地的地方图书馆和档案机构也藏有本地区中国移民口述史资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伦敦大都会档案馆。作为欧洲最大的地方政府档案馆,伦敦大都会档案馆收藏了大量有关中国移民社区的档案资料,包括丰富的口述史资源。难能可贵的是,档案馆还对这些资源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与介绍。[31]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地方档案馆、博物馆推动了有关中国移民的口述史项目。这些项目使当时一些学者认识到,口述史除了有助于填补地方史的空白之外,对记录移民的漫长历史也有重大贡献。[32]

另外,英国不少政府部门、高等教育机构与文化基金会也大力推动中国移民口述史项目的开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英国遗产彩票基金会。自1994年成立以来,该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提供至关重要的遗产保护资金。[33]其中就资助了不少中国移民口述史项目,比如“英国华人职业传承史”(British Chinese Workforce Heritage)、“伦敦唐人街口述史”(London Chinatown Oral History Project)、“重温旧华埠记忆——寻找东伦敦唐人街莱姆豪斯历史”等等。

正是依托这些机构的帮助,一些少数族裔民间组织也借此展开少数族裔口述史项目,其中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华人口述史作品。比如伦敦哈默史密斯和富勒姆区的少数民族社区成员发起了少数民族社区口述史项目(The Ethnic Communities Oral History Project),他们认为,伦敦少数民族的经历没有得到充分记录。[34]1994年,该项目出版了口述史成果《居英华人之心声》,[35]该书不仅包含丰富的原始采访文稿,还配有精美的插图,更难得的是,书中同时提供中文原文和翻译后的英文,从而提供了一个兼顾中外读者的文化交流平台,以帮助中外读者共同理解一个长期以来一直默默无闻的中国移民社区。

(二)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运用

进入21世纪之后,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给口述史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发展,使口述史作品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而这同样推动了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实践的进一步开展,使创作视角更加深入,作品形式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受到英国马克思主义第二代史学家在英国史学“文化”转向中重新调整学术领域的影响,[36]这些口述史成果开始从简单反映个人经历转向多元化的文化解读与跨学科研究。

首先,数据存储的发展推动华侨华人口述史超越了录音磁带与纸质书籍等传统媒介。2008年,来自约克郡的6名华人社区历史学家进行了30次采访,采集了来自利兹、约克和谢菲尔德华人的历史记忆。在英国口述史学会的建议下,所有内容以DVD数字格式进行存档,这是约克郡首次使用数字格式分享华人社区的发展历程。[37]

同时,伴随着20世纪末以来西方口述史学的“情感转向”,“西方口述史学界开始注重对口述史访谈中明显具有主观性特征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或情绪信息的挖掘与记录,并发挥口述史的特质与功能以加强对情感问题的探究。”[38]受此影响,西方口述史学界也日益关注移民复杂的情感心理与情感表达,尤其近二十年借助互联网的流行,以华人移民情感为纽带的口述史作品跳出静态的图文、影像等传统形式,呈现情感互动的新形态。比如曼彻斯特大学艾哈迈德·伊克巴尔·乌拉种族关系资源中心(Ahmed Iqbal Ullah Race Relations Resource Centre)是一个开放图书馆,专门研究种族、民族和移民问题。该中心有着极其丰富的线上资源,尤其是以“阅读种族,收集文化(Reading Race,Collecting Cultures)”为主题的博客分享与讨论十分活跃,包含大量对华人口述史发展的评介。[39]比如像《华人私语》(Chinese Whispers?)[40]、《漫长的旅程:中国移民的曼彻斯特之旅》(A Long Journey: Chinese Migration to Manchester)[41]等博文都是通过对口述史项目、作品的介绍与点评,深刻展现华人到英国的艰辛经历与华人身份认同的曲折心路。网上分享与交流的形式尤其受到英国年轻群体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地年轻人了解自己地区、社区历史的有效途径。这实际上表明,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开始从早期注重于改变西方人对华人的传统偏见转向肯定华人对英国社会发展的贡献,并将华人移民史纳入到地方社会发展史当中。

此外,大量由口述史改编或具有口述史纪录片性质的影视作品也推出了线上展示或收看服务平台,比如英国电影协会(BFI)网站专门推出了《中国声音》(China Voices)专栏,专栏中的影片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英电影制作人拍摄的华人在英国生活的故事。除了过去重视的华人奋斗史与社区变迁史之外,这些有趣而深刻的故事还重构了英国华人的情感历程,探索了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尤其是涉及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与第二代英国华人文化错位的情感问题,反映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英国文化在移民社会中的共存与摩擦。[42]当然,不少项目不止一种线上交流与展现方式,比如“伦敦唐人街口述史项目”(London Chinatown Oral History Project),自2013年开始采访了总计90位在英国出生以及在20世纪50—90年代移民伦敦的华侨华人,所有采访资料皆包含中英双语,收藏于伦敦大都会档案馆。[43]同时,该项目还建设了一个双语网站,使口述史项目不止于音频和文稿等传统形式,还涵盖了纪录片、网上虚拟博物馆、摄影展览、文化教材、手机APP等一系列生动内容。[44]

(三)考察视角的拓展与深入

随着考察视角的进一步拓展,英国口述史学界还诞生了一批针对细分群体的华侨华人口述史作品,比如对华工口述史的采集与整理。众所周知,劳工史在英国传统史学研究中占据重要份量,然而,英国传统学术研究却极少涉及来自中国的劳工移民,更遑论研究这些跨国劳工在英国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大多数早期中国移民的身份就是劳工,其数量十分庞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就招募了10余万华工。[45]这些中国劳工过去缺乏文献记载,直到50多年以后才被人们提及。但即便如此,公开论及一战中国劳工的文章很少,而且往往相当不准确。[46]值得庆幸的是,口述史不仅使这段险些被忽视的历史得以更生动地呈现,更使这些华工及其后代获得本该属于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在帝国战争博物馆所收藏的一战老兵采访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声音”(Voices Of The First World War)中,我们听到一些讲述中国劳工方面的内容。[47]在纪实文学中也出现了中国劳工的身影,马克·奥尼尔(Mark O’Neill)所著《中国劳工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中国劳工》(The Chinese Labour Corps: The Forgotten Chinese Labourers of the First World War)详细描述了一战中国劳工的招募经过,以及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日常经历和危险工作,其中,作者不仅采用了传统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也利用了大量口述资料。[48]随着人们对一战中国劳工的愈加关注,不少学者和华人开始呼吁展开专门以一战中国劳工为对象的口述史项目。2017年11月12日晚,BBC第四频道播出了一部口述史纪录片《英国被忘却的军队》(Britain’s Forgotten Army),这部时长一小时的纪录片首次公开展示了新近发现的有关一战华工的信件、日记和文件,并从华工后代和历史学家的口中追忆这段未被记录的历史,其中包括华工当年如何被招募来到英国和法国,他们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修建公路、战壕、铁路等等。[49]这些故事充分表明,中国劳工的一战经历同样精彩和伟大,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危险程度不亚于在一战中浴血奋战的欧洲士兵。

上述口述史视角的拓宽更多地是关注到华人细分群体,而与之相伴的视角深入,则是从跨学科角度挖掘华人个体生命史,以展现华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贝克斯利的心灵(Mind in Bexley)是成立于1986年的心理健康慈善机构,机构创始人希望利用口述史的方法开展广泛的治疗和非临床心理健康活动,以改变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大型机构模式。“铭记历史”(Minding Histories)就是在这种理念下于2009年开展的口述史项目。其主要与当地越南人和华人社区的合作,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伦敦贝克斯利区移民心理健康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尽管立足于心理健康领域,但该项目通过受访者亲身讲述一些影响移民心理健康的独特经历,使人们对移民复杂心理的形成有了全新维度的认识与理解。[50]

综上,如果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英国人的传统偏见的话,那么在步入八九十年代之后,英国口述史学界已将中国移民在英国的奋斗历程视为英国近现代发展史的一部分。随着英国学界对华侨华人口述史愈加关注,相关口述史实践的叙事视角更加多元,采集方法更加多样,访谈对象更加广泛。这推动了华侨华人口述史书籍、纪录片、展览、网站等成果百花齐放,层出不穷,使英国成为欧洲华侨华人口述史实践与传播的重镇,其独特的人文价值也日益受到学界与社会的肯定与赞赏。

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实践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一个是由英国本土学者或研究机构开展的实践,另一个则是由英国境内的华人学者或华人机构发起的实践。就后者而言,起始时间甚至可能要早于前者。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华人吴贵竹就在牛津大学求学期间对伦敦华侨华人展开研究调查,其中曾通过口述史方法采访了一批中国海员,并于1968年出版了《中国人在伦敦》(The Chinese in London),探讨了中国人之所以能够在这个孤立的异国他乡生存的原因。[51]

除华人学者外,为数众多的华人团体与机构近些年也组织了不少华侨华人口述史项目。如,位于苏格兰的华人社区服务中心(Chinese Community Development Partnership)2017年发起了“认识华人”(Get A Chinese)口述史项目,该项目旨在记录1950年后移居英国的老一辈中国人的经历,并解释他们是如何在一个全新而陌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52]此外,伦敦纽汉华人协会(Newham Chinese Association)于2019年开展了华人口述史项目,以记录半个世纪来纽汉和皇家码头有关中国移民的生动故事。这些故事共同反映了华人社区的文化凝聚力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力。[53]另外,各类华人公益组织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英国子午社(The Meridian Society)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公益性组织,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以帮助世界大众更好地理解华人社区的发展。[54]为此,子午社推出了大量具有创造性和多样性的文化艺术和学术活动。比如,前述中国劳工口述史曾受到英国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其中除了英国学者自身的学术兴趣之外,还有不少华侨华人机构为之努力推动。子午社就制作了一部口述史电影《华工:一战中不可忘却的面孔》(Forgotten Faces of the Great War: The Chinese Labour Corps),该影片通过采访中国劳工后代,同样深刻地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华工的战地工作及其战后的生活状况。[55]

此外,一些华人医疗健康机构也热衷于开展华人口述史项目,如位于伦敦的全国华人保健中心(Chinese National Healthy Living Centre)不仅为华人社区提供健康保健服务,还致力于社会文化事业。2005年,该中心组织采访了31位不同背景的华人,以记录华人在英国的迁移和定居记忆。项目成果不仅包括访谈与研究文稿,还包括一部讲述华人老年人生活故事的纪录片。[56]类似的还有华心会(Chinese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在2005年10月开展的中国移民口述史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口述史采访将中国移民的老一代和年轻一代聚集在一起,提高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其成果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包括一部纪录片、一张可以学习中国文化的互动光盘、一个网站和一本面向儿童的教育手册,全部提供给当地社区图书馆。[57]

目前来看,由华人社团组织的最大项目,当属伦敦明爱学院于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开展的为期三年的大型口述史项目——“英国华人职业传承史”(British Chinese Workforce Heritage)。该项目通过对90人的口述史采访,记录了在过去150年里伦敦华人的职业历史及贡献。该项目实施方案科学可行,前期提供了翔实的计划,组成了9人的指导小组,15人的采访团队和多达100人的志愿者。采访按年采访不同职业的受访者,并将之分为“启航”、“融入”与“今天”三大主题。[58]同时,该项目非常重视社会宣传,不仅联合查令十字图书馆(Charing Cross Library)推出了摄影展、文化展,还建有专门的项目网站,向公众展示采访录音与档案资料。[59]正因如此,英国华人职业传承史项目影响巨大,不仅受到英国主流社会的肯定,也受到中国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正如遗产彩票基金会主席苏·鲍尔斯(Sue Bowers)所言:“这个开创性的项目探寻了一个半世纪以来在英华人的职业历史以及他们为伦敦社会做出的贡献。”[60]

可见,由英国华侨华人组织开展的口述史项目内容丰富、视角宏阔、形态多样。与英国本土学者研究视角相较,这些项目皆是从主体视角考察华人在英国的成长与奋斗经历,从而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东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也反映出华侨华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定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综上所述,在英国学术界、主流社会与华人社团的共同推动下,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成果丰硕,不仅填补了英国华侨华人历史文献的长期空缺,也对英国对华移民政策和华侨华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政策研究方面,如1984年,英国内政部委托属下“种族关系与移民小组”就利用口述访谈的方式,对英国华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过一项大型调查,并于1985年1月完成了《英国华人社会报告书》,详细介绍英国华人的历史及现状。[61]在学术研究方面,近年来,英国的中国移民研究越来越重视利用口述史成果,如巴克利·普莱斯(Barclay Price)于2019年出版的《中国人在英国》(The Chinese in Britain: A History of Visitors and Settlers)就是新近的典型代表。[62]该书是第一部全面研究中国人赴英的著作,时间跨度从1687年第一个有记录的中国游客到20世纪来英国定居的中国移民,展现了中国移民在三个多世纪以来对英国文化生活的积极影响。书中不仅吸收了报纸、回忆录、日记等传统资料,还借鉴了大量口述访谈记录,反映了华人长期被历史记录忽略的真实处境,这部分内容成为该书极具史料价值的闪光点。可以预见,口述史资料与口述史方法将在未来英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综上可见,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至今,随着口述史在英国从兴起到兴盛,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诞生了一批高质量的实践作品。在英国学术界和华侨华人社团的共同努力下,英国华侨华人口述史实践已成为英国乃至欧洲移民研究的重要内容。当然,也为我们当下华侨华人领域的口述史实践与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借鉴。

[注释]

[1]陈鸿超、杨祥银:《英国早期口述史学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5期。

[2]Francesca Carnevali and Julie-Marie Strange,eds.,Twentieth-Century Britain: Economic,Cultural and Social Chang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7,p.247.

[3]Panikos Panayi,An Immigration History of Britain: Multicultural Racism since 1800,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4,p.44.

[4]Gregor Benton and Edmund Terence Gomez,The Chinese in Britain 1800-Present: Economy,Transnationalism,Identity,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8,pp.50-56.

[5]张春旺、张秀明主编:《世界侨情报告(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53页。

[6]Paul Thompson,“The Voice of the Past: Oral History”,in Robert Perks and Alistair Thomson,eds.,The Oral History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p.25.

[7][38]杨祥银:《当代西方口述史学的六大理论转向》,《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第5期。

[8]李慧波:《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口述历史发展状况》,《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9]Willa K.Baum,“Oral His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Oral History,Vol.1,No.3,1972,p.16.

[10]于明波:《战后英国有色人种移民问题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21年第3期。

[11]黄正铭:《中国人在英美各国的法律地位》,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

[12]李宜芯、周小粒:《二战后英国有色族裔社会融入困境研究》,《史学月刊》2019年第10期。

[13]Laurie R.Serikaku,“Oral History in Ethnic Communities: Widening the Focus”,Oral History Review,Vol.17,No.1,1989,p.71.

[14]Kathleen Neils Conzen,“Immigrants,Immigrant Neighborhoods,and Ethnic Identity: Historical Issues”,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Vol.66,No.3,1979,p.603.

[15][26][34][37][43][50][56][57]Oral History Society,“Current British Work”,Oral History,Vol.5,No.1,1977,p.46; Vol.19,No.1,1991,p.9; Vol.18,No.2,1990,p.7; Vol.37,No.1,2009,pp.16-17;Vol.41,No.2,2013,p.17; Vol.38,No.1,2010,pp.9-10; Vol.33,No.2,2005,p.11; Vol.35,No.1,2007,p.12.

[16][17]Virginia Berridge,“Opium and Oral History”,OralHistory,Vol.7,No.2,1979,pp.48,54.

[18]Annie Lai,Bob Little and Pippa Little,“Chinatown Annie: The East End Opium Trade 1920-35: The Story of a Woman Opium Dealer”,Oral History,Vol.14,No.1,1986,pp.18-30.

[19]Sascha Auerbach,Race,Law,and “The Chinese Puzzle” in Imperial Britai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9,p.189.

[20]John Seed,“Limehouse Blues: Looking for Chinatown in the London Docks,1900-40”,History Workshop Journal,Vol.62,No.1,2006,pp.58-85.

[21]Liverpool City Council,“Report of Committee Investigating Chinese Settlement in Liverpool”,Council Proceedings,June,1907.

[22]David Parker,“Chinese People in Britain: Histories,Futures and Identities”,in Gregor Benton and Frank N.Pieke,eds.,The Chinese in Europe,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1998,pp.67-95.

[23]Maurice Broody,“The Social Adjustment of Chinese Immigrants in Liverpool”,The Sociological Review,Vol.3,No.1,1955,p.65.

[24][27]Maria Lin Wong,Chinese Liverpudlians: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Liverpool,Birkenhead:Liver Press,1989,p.72.

[25]David Parker,“Chinese People in Britain: Histories,Futures and Identities”,in Gregor Benton and Frank N.Pieke,eds.,The Chinese in Europe,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1998,pp.67-95.

[28]Alistair Thomson,“Moving Stories: Oral History and Migration Studies”,Oral History,Vol.27,No.1,1999,p.25.

[29]Alistair Thomson,“Oral History and Community History in Britain: Personal and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wenty-Five Years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Oral History,Vol.36,No.1,2008,p.102.

[30]http://cadensa.bl.uk/uhtbin/cgisirsi/x/0/0/5?searchdata1=CKEY7235377&library=ALL&_ga=2.207530259.1880468763.1623087494-1204862807.1616515795,2021年4月3日访问。

[31]https://search.lma.gov.uk/scripts/mwimain.dll/144/RESEARCH_GUIDES/web_detail_rg/SISN+47?GET&FILE=[WWW_LMA]messages/208.htm,2021年6月6日访问。

[32]Robert Perks,“‘Everyone Has A Story to Tell’: The Bradford Heritage Recording Unit and the Value of Oral History”,The Bradford Antiquary,Vol.2,No.3,1986,pp.18-27.

[33]王子岚:《英国遗产彩票——政府拨款之外的遗产保护之道》,《世界遗产》2013年第4期。

[35]Christine Mak,Such a Long Story! Chinese Voices in Britain,London: Ethnic Communities Oral History Project,1994.

[36]梁民愫:《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际遇与“文化”转向》,《光明日报》2019年7月29日第14版。

[39]https://aiucentre.wordpress.com/aiu-centre-bloggers/,2021年3月2日访问。

[40]https://aiucentre.wordpress.com/2014/08/29/chinese-whispers/,2021年3月2日访问。

[41] https://aiucentre.wordpress.com/2015/05/08/a-long-journey-chinese-migration-to-manchester/,2020年12月3日访问。

[42]https://player.bfi.org.uk/rentals/collection/chinese-voices,2021年6月24日访问。

[44]http://www.london-chinatown.org.uk/,2020年5月30日访问。

[45]Ronald Skeldon,“Migration from 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49,No.2,1996,p.434.

[46]Nicholas J.Griffin,“Britain’s Chinese Labor Corps in World War I”,Military Affairs,Vol.40,No.3,1976,p.102.

[47]https://www.iwm.org.uk/VoicesOfTheFirstWorldWar,2021年6月21日访问。

[48]Mark O’Neill,“The Chinese Labour Corps: The Forgotten Chinese Labourers of the First World War”,Ringwood:Penguin Australia,2014.

[49]梁希之、桂涛:《一战华工终于迎来迟到百年的铭记》,《新华每日电讯》2017年11月14日第8版。

[51]Ng Kwee Choo,The Chinese in London,Institute of Race Rel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

[52]https://ccdpglasgow.org.uk/en/new-oral-history-project-get-a-chinese/,2021年7月28日访问。

[53]https://royaldocks.london/articles/chinese-lives-in-newham-recording-50-years-of-oral-history,2021年 7月 27日访问。

[54]http://themeridiansociety.org.uk/about/,2021年7月21日访问。

[55]https://folkestonemuseum.co.uk/event/screening-forgotten-faces-of-the-great-war-the-chinese-labour-corps/,2021年7月22日访问。

[58]http://uk.people.com.cn/n/2013/0929/c352308-23073090.html,2020年5月13日访问。

[59]http://www.britishchineseheritagecentre.org.uk/projects/life-in-the-time-of-corona/oral-history,2020年 5月 30日访问。

[60]http://www.tiki-toki.com/timeline/embed/774848/2576513305/#vars!panel=8061114!,2021年6月30日访问。

[61]李明欢:《欧洲华侨华人研究述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62]Barclay Price,The Chinese in Britain: A History of Visitors & Settlers,Gloucestershire: Amberley Publishing,2019.

猜你喜欢 华人社区华侨华人 何为“华人”?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我的华侨老师华人时刊(2022年5期)2022-06-05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19-11-18CHINATOWN EXPRESS TEXT AND PHOTOGRAPHY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8年2期)2018-10-24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菲律宾加强警力保护华人社区环球时报(2016-11-09)2016-11-09《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华人经济(2009年4期)2009-05-22

推荐访问:口述 华侨 华人